一種脫毛裝置,包括脫毛筒,內設有若干脫毛棒,在底端周緣至少設有一排毛口,脫毛筒底緣連接底承板,底承板至少設有一出口,對應排毛口,底承板下方由補助架與馬達結合,其轉軸向上分別依序連接及驅動活動旋架及脫毛底盤旋轉,脫毛底盤直徑略小于底承板,并設有若干脫毛棒,使脫除的羽毛落入底承板,并由底承板出口排除;另在脫毛筒底部及其周緣分別結合有定型框及輔助架,從而構成具有精確、簡潔及強化底部的脫毛裝置。(*該技術在201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脫毛裝置本技術涉及一種脫毛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筒體與脫毛構件等相互結合成一體的并具有精簡及強化底部的家禽脫毛裝置。一般家禽類為人們日常生活食物的來源之一,如雞、鴨、鵝…等等均屬于具有豐厚羽毛的家禽,在烹煮調理前,必需拔除其所有表面的羽毛,以便后續的清洗及烹調。然而,在較早期的作法是采用人工方式來拔除該家禽的羽毛,但較為費時費工,而漸不可行,取而代之的,是以電動旋轉式自動脫毛機,自動并大量地處理拔除該家禽表面的羽毛。圖9~圖13分別顯示一典型現有的家禽脫毛機,以下各相關圖中以編號B來表示,其包括一脫毛圓桶C及一底座D構成,其中,該脫毛圓筒C與底座D為焊合或鉚合連接,該底座D是由若干支架1D及包覆板2D、3D及4D所共同螺接圍成一立體中空矩形架體,并由該包覆板2D與上述的脫毛圓桶C底部相焊接或鉚合,以使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結合為一體。然而,以上所述的現有脫毛機B的結構,在產業利用及操作上存有下列的缺點:<一>底座D的構成元件及結構過于復雜,在制造組裝上費時費工:即由該若干支架1D交錯連接(如圖12及14所示)形成中空矩形架體,且各元件間以焊接或鉚合方式來連接,尤其是支架角端須先去邊角再定位焊接鉚合,會使整個加工過程較為費時費工,使其機組整體的成本偏高。<二>底座D的結構連接誤差大,影響組合強度及品質:如圖12及圖13所示,該底座D以若干支架1D所交錯組成的中空矩形架體,必需以逐一支架1D來連接組成,必需使用人工來逐一連接,每一支架1D間存在著或大或小的誤差,在組合上,發生元件組合結構誤差的機率增高,并因而影響該底座D的組合強度及組合品質。<三>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的組合不易,耗費工時及人力:即脫毛圓桶C具有一定的重量,與該底座D結合時,必需通過大量的人力來搬運扶持,且該圓柱狀的脫毛圓桶C與立體矩形的底座D間,需以焊接或-->鉚合的方式來加工,由于脫毛圓筒與底座包覆板間的皮厚較薄,因此在焊接時,容易造成蝕穿現象,相應地,使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的組合更為不易,并且在強度上也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四>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的組合結構脆弱,易受機械運轉扭力影響而支解:即基于上述第<三>點中,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是以焊合及鉚合,除了上述施工困難外,極易因該兩者間的組合結構脆弱,易在機組運轉時,使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產生相對的運轉扭力,例如:脫毛的家禽與脫毛圓筒C間作圓周碰撞,致使該脫毛圓桶C與底座D間,逐步支解分離而導致損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脫毛裝置,其組件精簡,僅需以最小體積的圓柱狀脫毛筒即可構成,無需復雜的底座結構及元件,在制造及組裝上,可較為省時省工,并降低其產品整體的成本。本技術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脫毛裝置,其脫毛筒底部設有精簡的強化元件及輔助支撐元件,以使其底部的結構強化及獲致支撐補強,使該脫毛筒底部不致有元件分離或支解的問題。本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脫毛裝置,其脫毛筒的底部設有可帶動羽毛移動及排除裝置,以使羽毛可確實被排出,不會大量屯積在脫毛筒內的排毛機構間。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脫毛裝置,它包括:一脫毛筒,在其內部周緣設有若干脫毛棒,在底端周緣至少設有一排毛口;一底承板,設于該脫毛筒內部底端,在其中心設有一承座,在周緣至少設有一出口,與該排毛口相對應;一補助架及馬達,馬達連接于補助架,該補助架連接于底承板的底端,且馬達的轉軸自該承座穿出;一活動旋架,與該馬達的轉軸連接,受馬達驅動旋轉,在內部周邊設有若干肋條;一脫毛底盤,套置于馬達的轉軸,馬達轉軸末端連接固定于該頂端,在周邊設有若干脫毛棒,該脫毛棒一部分僅凸伸于脫毛底盤頂面,另一部分貫穿于該脫毛底盤頂、底面,以接觸活動旋架的肋條而受該活動旋架帶動旋轉;若干輔助架,結合于該脫毛筒周緣。其中,通過該馬達帶動該活動旋架,以傳動該脫毛底盤,并通過毛筒的脫毛棒與脫毛底盤的脫毛棒相互配合以除去置于脫毛筒內的家禽羽毛,并集中于該底承板,再由該脫毛底盤的脫毛棒掃入該出口,并由該脫毛筒的排毛-->口排出,并且由該輔助架穩固于除毛動作的重心及牢固度。本技術裝置的優點在于,其具有強度較好底部,使其脫毛筒不僅結實,而且整體結構簡化,成本降低,并脫毛效果好,使用方便。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其中:圖1為本技術脫毛裝置的立體外觀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脫毛裝置的立體分解結構圖;圖3為一局部仰視圖,其顯示本技術中的脫毛底盤的脫毛棒與活動旋架的結構;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其顯示本技術中活動旋架的肋條接觸該脫毛底盤的脫毛棒,以帶動該脫毛底盤的狀態;圖5為本技術的脫毛裝置的另一結構實施例圖;圖6為圖5的局部分解結構圖,其顯示該筒底支架與脫毛筒周緣所設的輔助架間的連接結構;圖7為一仰視圖,其顯示圖5的結構實施例中,該筒底支架與輔助架相連接,以強化脫毛筒底部結構的狀態;圖8為本技術脫毛裝置的另一筒底支架與輔助架間的結構實施例圖;圖9為一仰視圖,其顯示圖8的結構實施例中,該筒底支架與輔助架相連接,以強化脫毛筒底部結構的狀態;圖10為另一輔助架與底承板間的實施例圖,用以懸持馬達的結構狀態;圖11為本技術的脫毛裝置的又一較佳輔助架的結構實施例圖;圖12為現有脫毛機的立體外觀結構圖;圖13為現有脫毛機的立體分解結構圖;圖14為現有脫毛機中的底座分解結構圖;圖15為現有脫毛機中,以若干支架組合為中空底座結構的示意圖;圖16為現有脫毛機中,該中空底座的支架立體分解結構圖。首先請參閱圖1~圖4所示,以下在各相關的圖中以100編號來標示,其中,該脫毛裝置100本技術的脫毛裝置,該脫毛裝置包括有一脫毛筒10,該脫毛筒可以鋼材或塑膠材料等而成,在其內部周緣設有若干脫毛棒11,由脫毛筒10的內部向外穿,并固定在該脫毛筒10的內壁上,底端外部周緣并設有若干固定孔洞12,且至少設有一排毛口13,該排毛孔13向上斜-->設有一滑板131,以與該脫毛筒10內部相連通,以形成一排毛的通道。一底承板20,連接設于脫毛筒10內部底端壁面,在中心設有一承座21,在周緣至少設有一出口22,以與上述脫毛筒10中的排毛口13相對應(如圖1所示)。一馬達30,其型態不限,在本技術所揭示的實施例中,是由減速齒輪(圖未顯示)構成,該轉軸31的直徑為呈上小下大的“凸”字形狀,由底端至上端依序為一基部311、中段312及末端313,其中,該中段312周緣開一鍵槽并連接有一鍵塊32,該末端313外部設有若干螺牙314。一補助架40,是由若干支架41所連接構成,其連接方式及型態不限,在本技術中所列舉的實施例為呈“井”字狀,且該支架41上設有若干套孔411,通過若干螺釘F穿鎖連接于上述馬達30的頂部,且該補助架40與馬達30間的連接固定方式也不限于鎖合固定,可為其他等效的結合方式或結構,該補助架40并再連接于上述底承板20的底部,以使上述馬達30的轉軸31基部311、中段312及末端313都可自該承座21穿出于該底承板20上端。一活動旋架50,在中央設有一套接孔51,以套接于上述馬達30轉軸31的中段312,其底端與基部311的頂側貼齊(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脫毛筒,在其內部周緣設有若干脫毛棒,在底端周緣至少設有一排毛口;一底承板,設于所述脫毛筒內部底端,在其中心設有一承座,在周緣至少設有一出口,與所述排毛口相對應;一補助架及馬達,馬達連接于補助架,所述補助架連接于底承板的底端,且馬達的轉軸自所述承座穿出;一活動旋架,與所述馬達的轉軸連接,受馬達驅動旋轉,在內部周邊設有若干肋條;一脫毛底盤,套置于馬達的轉軸,馬達轉軸末端連接固定于所述頂端,在周邊設有若干脫毛棒,所述脫毛棒一部分僅凸伸于脫毛底盤頂面,另一部分貫穿于所述脫毛底盤頂、底面,以接觸活動旋架的肋條而受所述活動旋架帶動旋轉;若干輔助架,結合于所述脫毛筒周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脫毛筒,在其內部周緣設有若干脫毛棒,在底端周緣至少設有一排毛口;一底承板,設于所述脫毛筒內部底端,在其中心設有一承座,在周緣至少設有一出口,與所述排毛口相對應;一補助架及馬達,馬達連接于補助架,所述補助架連接于底承板的底端,且馬達的轉軸自所述承座穿出;一活動旋架,與所述馬達的轉軸連接,受馬達驅動旋轉,在內部周邊設有若干肋條;一脫毛底盤,套置于馬達的轉軸,馬達轉軸末端連接固定于所述頂端,在周邊設有若干脫毛棒,所述脫毛棒一部分僅凸伸于脫毛底盤頂面,另一部分貫穿于所述脫毛底盤頂、底面,以接觸活動旋架的肋條而受所述活動旋架帶動旋轉;若干輔助架,結合于所述脫毛筒周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毛筒的排毛口設有一上斜的滑板,以構成一脫毛通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助架是由若干支架構成。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被連接成“井”字狀。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為具有減速齒輪的型態。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的轉軸為上小下大呈“凸”狀。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的轉軸由下而上分設有基部、中段及末端。8.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脫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轉軸的中段設有一鍵槽;所述活動旋架中央設有一套接孔,套接孔內也設有一鍵槽,用一鍵塊與馬達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寶成,
申請(專利權)人:林寶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