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其特征是:設置雙CPU結構,其中第一CPU用于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輸入和輸出,并且與安全穩定控制裝置進行通信;第二CPU作為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數據源的數據;在第一CPU與第二CPU之間以標準交流量波形數據格式進行通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輕便、輸出量多,控制方便靈活,適用于簡單快速現場安全穩定設備的檢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
本技術涉及一種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現場便攜式試驗儀,尤其是用于變電站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裝置的電氣特性調試、動作特性試驗、現場定期校驗等。
技術介紹
目前變電站端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系統設備主要包括FWK分布式穩控及UFV系列低頻低壓減載裝置,現場對此類設備的定檢一般沒有專用的試驗儀器,都采用繼電保護微機試驗儀來進行檢驗工作。目前使用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設備進行檢驗存在如下主要問題I、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的輸出電流電壓數目有限,安全穩定設備一般接入出線數目超過兩回時,需要輸入的量比較多,微機繼電保護試驗儀不能滿足輸入條件;2、現場使用微機接線方式復雜,要求分路控制輸出電流電壓及接點開出,配合困難;3、目前也有一些專用試驗臺,但都是結合廠家內部調試使用,需要與特定的屏柜上開關按鈕相結合才能試驗,與現場接線型式和一次設備條件不符;4、微機繼電保護試驗儀體積較大,接線復雜,對一次設備運行方式要求比較高,攜帶不便,消耗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停電過長,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及運行方式靈活性影響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輕便,輸出量多且控制方便靈活的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用于簡單快速地進行現場安全穩定設備的檢驗。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的結構特點是設置雙CPU結構,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輸入和輸出,并且與安全穩定控制裝置進行通信;第二 CPU作為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數據源的數據;在所述第一 CPU與第二 CPU之間以標準交流量波形數據格式進行通信。本技術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第一 CPU的模擬量輸出是通過16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包括模擬量輸出I至模擬量輸出12,以及各模擬量輸出地;所述第一 CPU的開關量輸出是通過2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包括開關量輸出I至開關量輸出16 ;以及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和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所述第一 CPU的開關量輸入是通過1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入;包括開關量輸入I至開關量輸入8 ;以及各開關量輸入公共端;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本技術輕便,輸出量多,操作簡單、控制方便靈活。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試驗儀器總體結構框圖;圖2為本技術試驗儀器軟硬件工作原理圖;圖3為本技術試驗儀器按鍵設置布置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的結構設置為設置雙CPU結構,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輸入和輸出,并且與安全穩定控制裝置進行通信;第二 CPU作為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數據源的數據;在第一 CPU與第二 CPU之間以標準交流量波形數據格式進行通信。為確保生成較高真實度的交流量波形,DAC的輸出是每周波100點。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的工作方式為外部手工設置的試驗數據或人工預設的故障數據(可隨機模擬各種運行參數或預設各種運行方式下的故障數據),通過人機交互CPU2轉換成標準數據后經內部傳輸到主控 CPUl中,通過12路D/A轉換和防混疊濾波后開入給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以檢驗其動作特性和動作邏輯的工作狀況。本實施例中,第一 CPU的模擬量輸出是通過16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包括模擬量輸出I至模擬量輸出12,以及各模擬量輸出地;第一 CPU的開關量輸出是通過2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包括開關量輸出I至開關量輸出16 ;以及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和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 ;其中,開關量輸出I至開關量輸出8的公共端對應為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 ;開關量輸出9至開關量輸出16的公共端對應為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 ;第一 CPU的開關量輸入是通過1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入;包括開關量輸入I至開關量輸入8 ;以及各開關量輸入公共端;具體實施中,相應的設置也包括I、模擬量輸出模擬量輸出接口應用于交流模擬信號的輸出。模擬量輸出都是通過16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的,輸出的管腳順序是第I管腳一模擬量輸出I ;第2管腳一模擬量輸出2 ;第3管腳一模擬量輸出 3 ;第4管腳一模擬量輸出4 ;第5管腳一模擬量輸出5 ;第6管腳一模擬量輸出 6 ;第7管腳一模擬量輸出地;第8管腳一模擬量輸出地;第9管腳一模擬量輸出 7 ;第O管腳一模擬量輸出8 ;第11管腳一模擬量輸出9 ;第12管腳一模擬量輸出 10 ;第13管腳一模擬量輸出11 ;第14管腳一模擬量輸出12 ;第15管腳一模擬量輸出地;第16管腳一模擬量輸出地。2、開關量輸出開關量輸出是通過2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出,輸出的管腳順序是第I管腳一開關量輸出I (斷);第2管腳一開關量輸出2 (斷)第3管腳一開關量輸出3 (斷);第4管腳一開關量輸出4 (合)第5管腳一開關量輸出5 (合);第6管腳一開關量輸出6 (斷)第7管腳一開關量輸出7 (斷);第8管腳一開關量輸出8 (斷)第9管腳一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 ;第10管腳一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 ;第11管腳一開關量輸出9 (合);第12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0 (合);第13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1 (斷);第14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2 (斷)第15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3 (斷);第16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4 (斷)第17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5 (斷);第18管腳一開關量輸出16 (斷)第19管腳一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 ;第20管腳一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 ;其中,開關量輸出I至開關量輸出8的公共端是開關量輸出公共端I ;開關量輸出 9至開關量輸出16的公共端是開關量輸出公共端2 ;括號中的“斷”或“合”為上電后默認輸出狀態;針對線路或主變跳閘短路故障,定義開關量輸出I為線路I的A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2為線路I的B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3為線路I的C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4為線路I的HWJl信號;開關量輸出5為線路I的HWJ2信號;開關量輸出6為線路2的A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7為線路2的B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8為線路2的C相跳閘信號;開關量輸出9為線路2的HWJl信號;開關量輸出10為線路2的HWJ2信號。3、開關量輸入是通過10芯扁平電纜插座輸入的,輸入的管腳順序是第I管腳一開關量輸入I ;第2管腳一開關量輸入2 ;第3管腳一開關量輸入 3 ;第4管腳一開關量輸入4 ;第5管腳一開關量輸入5 ;第6管腳一開關量輸入 6 ;第I管腳一開關量輸入7 ;第8管腳一開關量輸入8 ;第9管腳一開關量輸入公共端;第10管腳一開關量輸出公共端;其中開關量輸入公共端為公共地,開關量輸入端子由外部接點與開關量輸入公共端構成開關量輸入回路;下為4、電源輸入電源輸入有兩種類型,如果使用外部電源模塊,則其輸入順序從上到I—GND (數字地);2—5V (數字電源);3—為-15V (模擬負電源);4—AGND (模擬地);5—為+15V (模擬正電源);如果使用內部電源模塊,則其輸入為交流220V順序為左一零線;右一火線;上一大地;5、通信接口 I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其特征是:設置雙CPU結構,其中第一CPU用于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輸入和輸出,并且與安全穩定控制裝置進行通信;第二CPU作為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數據源的數據;在所述第一CPU與第二CPU之間以標準交流量波形數據格式進行通信。
【技術特征摘要】
1.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其特征是設置雙CPU結構,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輸入和輸出,并且與安全穩定控制裝置進行通信;第二 CPU 作為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數據源的數據;在所述第一 CPU 與第二 CPU之間以標準交流量波形數據格式進行通信。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型變電站端安全穩定控制裝置便攜式試驗儀,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達山,汪敏,范高杰,鄭浩,盧玉,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南供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