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所述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包含一基座部,所述的基座部上分別設有一第一夾緊部和一第二夾緊部,所述的第二夾緊部可轉動地與所述的基座部相互連接,所述的第一夾緊部可轉動地與所述的第二夾緊部相互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利用可以相互旋轉活動的第一夾緊部和第二夾緊部,使用者可以利用手動鎖定捏手實現快速鎖定和校準電路顯影板,再通過干法曝光,得到精度的電路板的顯影效果。這種裝置適合干法顯影,安裝方便,顯影面積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路板的制作裝置,更確切地說,是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
技術介紹
電路板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顯影法,通過電路圖打印墨水(碳粉)與綠色的感光膜面相接緊密,然后曝光,以獲得最高解析度。現有的顯影方法一般采用濕法顯影,在升滿顯影液的容器中進行,這種方法對于制作大尺寸的電路板顯得十分不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電路板的顯影>J-U ρ α裝直。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所述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包含一基座部,所述的基座部上分別設有一第一夾緊部和一第二夾緊部,所述的第二夾緊部可轉動地與所述的基座部相互連接,所述的第一夾緊部可轉動地與所述的第二夾緊部相互連接。作為本技術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夾緊部包含一第一夾緊主板,所述的第一夾緊主板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鎖定栓,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連接栓,所述的第二夾緊部包含一第二夾緊主板,所述的第二夾緊主板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連接柱,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連接柱,所述的第三連接柱與所述的第一連接栓可活動地相連接,所述的第二連接柱與所述的第一鎖定栓可分離地卡合連接。作為本技術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鎖定栓包含一鎖止銷桿和一手動鎖定捏手,所述的手動鎖定捏手內設有回復彈簧,所述的第二連接柱上設有一第二連接孔,所述的鎖止銷桿與所述的第二連接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連接栓包含一第一連接主體和一第一連接樞軸,所述的第一連接主體通過第一連接螺釘與所述的第一夾緊主板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連接柱包含一第三連接孔。本技術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利用可以相互旋轉活動的第一夾緊部和第二夾緊部,使用者可以利用手動鎖定捏手與第二連接柱的配合實現快速鎖定和校準電路顯影板,再通過干法曝光,得到精度的電路板的顯影效果。這種裝置適合干法顯影,安裝方便,顯影面積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I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A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B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2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C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2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D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2中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的E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 其中,I、電路板的顯影裝置;2、第一夾緊部;20、第一夾緊主板;21、第一鎖定栓;211、鎖止銷桿;212、手動鎖定捏手;22、第一連接栓;221、第一連接主體;222、第一連接螺釘;223、第一連接樞軸;3、第二夾緊部;30、第二夾緊主板;31、第二連接柱;311、第二連接孔;32、第三連接柱;321、第三連接孔;4、基座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如圖I至圖7所示,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1,該電路板的顯影裝置I包含一基座部4,該基座部4上分別設有一第一夾緊部2和一第二夾緊部3,該第二夾緊部3可轉動地與該基座部4相互連接,該第一夾緊部2可轉動地與該第二夾緊部3相互連接。該第一夾緊部2包含一第一夾緊主板20,該第一夾緊主板20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鎖定栓21,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連接栓22,該第二夾緊部3包含一第二夾緊主板30,該第二夾緊主板30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連接柱31,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連接柱32,該第三連接柱32與該第一連接栓22可活動地相連接,該第二連接柱31與該第一鎖定栓21可分離地卡合連接。該第一鎖定栓21包含一鎖止銷桿211和一手動鎖定捏手212,該手動鎖定捏手212內設有回復彈簧,該第二連接柱31上設有一第二連接孔311,該鎖止銷桿211與該第二連接孔311相配合,該第一連接栓22包含一第一連接主體221和一第一連接樞軸223,該第一連接主體221通過第一連接螺釘222與該第一夾緊主板20固定連接,該第三連接柱32包含一第三連接孔321。該技術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利用可以相互旋轉活動的第一夾緊部和第二夾緊部,使用者可以利用手動鎖定捏手與第二連接柱的配合實現快速鎖定和校準電路顯影板,再通過干法曝光,得到精度的電路板的顯影效果。這種裝置適合干法顯影,安裝方便,顯影面積大。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技術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技術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 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1)包含一基座部(4),所述的基座部(4)上分別設有一第一夾緊部(2)和一第二夾緊部(3),所述的第二夾緊部(3)可轉動地與所述的基座部(4)相互連接,所述的第一夾緊部(2)可轉動地與所述的第二夾緊部(3)相互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路板的顯影裝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I)包含一基座部(4),所述的基座部(4)上分別設有一第一夾緊部(2)和一第二夾緊部(3),所述的第二夾緊部(3)可轉動地與所述的基座部(4)相互連接,所述的第一夾緊部(2)可轉動地與所述的第二夾緊部(3)相互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路板的顯影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緊部(2)包含一第一夾緊主板(20),所述的第一夾緊主板(20)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鎖定栓(21),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連接栓(22),所述的第二夾緊部(3)包含一第二夾緊主板(30),所述的第二夾緊主板(30)的上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連接柱(31),其下邊緣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連接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思模,
申請(專利權)人:李思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