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滾塑工藝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滾塑模具。
技術介紹
滾塑是大型中空儲罐成型的一種工藝方法。滾塑是將樹脂粉末加入滾塑模具中,然后加熱滾塑模具并使之沿相互平行的兩根軸連續旋轉,滾塑模具內的樹脂在重力和熱量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涂布、熔融黏附于滾塑模具的內表面上,從而形成所需要的儲罐形狀,然后冷卻模具,脫模得到儲罐。滾塑模具通常包括若干上模、若干下模,上模與下模的外壁設置凸肋,并通過若干螺栓將上模與下模扣持。同理,通過兩個封頭將上模與下模扣持,以形成完整的滾塑模具。通常,滾塑模具中的封頭還包括一人孔模,以形成人孔。人孔是儲罐中為作業人員提供進入儲罐所設置的一個通道。這種結構的滾塑模具在脫模時,在凝固后的樹脂的作用下,使脫模變得很費力,因此造成了脫模不方便,作業人員強度較大的缺陷。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滾塑模具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塑模具,用以提高脫模的效率,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滾塑模具,其包括相互扣合以形成內部中空的圓柱形的罐體的若干半圓形的上模與若干半圓形的下模,所述上模與下模徑向向外凸伸出與罐體的軸線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一凸肋及第二凸肋,以及與罐體的軸線方向垂直的第四凸肋,通過若干螺栓貫通所述若干第一凸肋及第二凸肋,以將上模與下模相扣持,且通過若干螺栓貫通所述第四凸肋,以將相鄰的上模或相鄰的下模相扣持;兩個封頭,其徑向向外凸伸出第三凸肋,并通過若干螺栓貫通所述第三凸肋、相應第四凸肋,以將封頭與所述罐體相扣持;所述第一凸肋及第二凸肋還分別徑向向外凸伸出第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滾塑模具(100),其包括:相互扣合以形成內部中空的圓柱形的罐體(10)的若干半圓形的上模(1)與若干半圓形的下模(2),所述上模(1)與下模(2)徑向向外凸伸出與罐體(10)的軸線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一凸肋(11)及第二凸肋(21),以及與罐體(10)的軸線方向垂直的第四凸肋(14),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若干第一凸肋(11)及第二凸肋(21),以將上模(1)與下模(2)相扣持,且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第四凸肋(14),以將相鄰的上模(1)或相鄰的下模(2)相扣持;兩個封頭(3),其徑向向外凸伸出第三凸肋(31),并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第三凸肋(31)、相應第四凸肋(14),以將封頭(3)與所述罐體(10)相扣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肋(11)及第二凸肋(21)還分別徑向向外凸伸出第一凸塊(111)及第二凸塊(211),所述第一凸塊(111)及第二凸塊(211)沿罐體(10)的軸線方向上錯位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滾塑模具(100),其包括 相互扣合以形成內部中空的圓柱形的罐體(10)的若干半圓形的上模(I)與若干半圓形的下模(2),所述上模(I)與下模(2)徑向向外凸伸出與罐體(10)的軸線方向平行的若干第一凸肋(11)及第二凸肋(21),以及與罐體(10)的軸線方向垂直的第四凸肋(14),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若干第一凸肋(11)及第二凸肋(21),以將上模(I)與下模(2)相扣持,且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第四凸肋(14),以將相鄰的上模(I)或相鄰的下模(2)相扣持; 兩個封頭(3),其徑向向外凸伸出第三凸肋(31),并通過若干螺栓(4)貫通所述第三凸肋(31)、相應第四凸肋(14),以將封頭(3)與所述罐體(10)相扣持;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肋(11)及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昌,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華潤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