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氣體的方法,包括:根據預定循環時間和工作循環,使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在以下兩個通道之間交替流動:(i)濕通道,其用于使氣體加濕到大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以提供濕氣體,以及(ii)干通道,其用于維持氣體的初始相對濕度,以提供干氣體,以及混合交替產生的濕氣體和干氣體團,以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混合氣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測量薄膜屏障性質的傳統方法是在兩室之間放置薄膜樣品,第一室容納有關注的測試氣體,第二室容納有載體氣體。當測試氣體滲透穿過薄膜樣品時,測試氣體被第二室收集,之后由合適的檢測儀器測量。影響測量值的因素通常涉及并且包括有薄膜厚度、溫度、相對濕度以及測試氣體混合物的其他特性,比如存在的其他氣體的比率。測試應當典型地在不同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條件下進行,以確定這些因素的每一個對于薄膜的滲透性的作用。因此,需要一種能生成具有已知相對濕度的測試氣體的成本有效系統和方法,其能快速、簡單并準確地在0% — 100%之間調節測試氣體的相對濕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是一種為目的點提供具有可選已知濕度的氣體的系統。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第一實施例是一種系統,包括(i)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源,(ii)與氣體源流體連通的供給管道,其用于將氣體從氣體源導向目的點,其中所述供給管道包括(A)濕通道,其用于將來自氣體源的氣體經過所述濕通道加濕到比初始相對濕度大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B)干通道,其用于將來自氣體源的氣體經過所述干通道被維持在初始相對濕度,以及(C)處于濕通道和干通道下游以及目的點上游的交匯點,經過濕通道和干通道的氣體在所述交匯點處匯合之后供給到目的點,以及(iii)至少一個與供給管道流體連通的閥門,用于相互排斥地使來自氣體源的氣體沿濕通道或干通道流動。該系統能(a)通過引導氣體只流經濕通道,給目的點提供第一已知相對濕度的氣體,(b)通過引導氣體只流經干通道,給目的點提供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以及(c)根據預定工作循環,使氣體交替流經濕通道和干通道,為目的點提供具有介于初始相對濕度和第一相對濕度之間任一濕度的已知相對濕度。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第二實施例的系統,包括(i)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源,(ii)與氣體源流體連通的供給管道,其用于將氣體從氣體源導向目的點,其中所述供給管道包括(A)濕通道,其用于將來自氣體源的氣體經過濕通道加濕到比初始相對濕度大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B)干通道,其用于將來自氣體源的氣體經過干通道被減濕到比初始相對濕度小的第二已知相對濕度,以及(C)處于濕通道和干通道下游以及目的點上游的交匯點,經過濕通道和干通道的氣體在所述交匯點處匯合之后供給到目的點,以及(iii )至少一個與供給管道流體連通的閥門,用于相互排斥地使來自氣體源的氣體沿濕通道或干通道流動。該系統能(a)通過引導氣體只流經濕通道,給目的點提供具有第一已知相對濕度的氣體,(b)通過引導氣體只流經干通道,給目的點提供第二相對濕度的氣體,以及(C)根據預定工作循環,使氣體交替流經濕通道和干通道,給目的點提供具有介于第一相對濕度和第二相對濕度之間任一濕度的已知相對濕度。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是一種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氣體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第一實施例是一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根據預定循環時間和工作循環,使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在以下兩個通道之間交替流動(A)濕通道,其用于使氣體加濕到比初始相對濕度大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以產生濕氣體,以及(B)干通道,其用于維持氣體的初始相對濕度,以提供干氣體,以及(ii)混合交替產生的濕氣體和干氣體塊團,以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混合氣體。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第二實施例是一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根據預定循環時間和工作循環,使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在以下兩個通道之間交替流動(A)濕通道,其用于使氣體加濕到比初始相對濕度大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以產生濕氣體,以及(B)干通 道,其用于使氣體的相對濕度降低到比初始相對濕度低的第二已知相對濕度,以產生干氣體,以及(ii)混合交替產生的濕氣體和干氣體團,以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混合氣體。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術語表10 系統20帶壓氣體源30wet 加濕室30dry 干燥室40 閥門40wet濕通道中的閥門40dry干通道中的閥門50混合室60流量調節閥70濕度傳感器80供給管道80a從氣體源到濕通道和干通道的分叉點的供給管道的長度80b從濕通道和干通道的匯合點到目的點的供給管道的長度80wet形成濕通道的供給管道的長度80dry形成干通道的供給管道的長度81供給管道進入濕通道和干通道的分叉點82濕通道和干通道的匯合點90測試儀器99測試儀器的測試室100微處理器定義正如在這里使用的以及包括權利要求在內的短語“工作循環(duty cycle)”是指氣體流經加濕室的時間與循環時間(cycle time)的比率,典型地表示為a%。在這里使用的以及包括權利要求在內的短語“循環時間”是指完成提供通過濕通 道的氣體流和提供通過干通道的氣體流的一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在這里使用的以及包括權利要求在內的短語“約O %的相對濕度”是指O %或由于去濕系統的些微變化、些微差別和難以預測的變化引起的稍微超過0%的相對濕度。典型地,約O %的相對濕度應當為小于I%的相對濕度。在這里使用的以及包括權利要求在內的短語“約100%的相對濕度”是指100%或由于去濕系統的些微變化、些微差別和難以預測的變化引起的稍微小于100%的相對濕度。典型地,約100%的相對濕度應當為至少99%的相對濕度。在這里使用的以及包括權利要求在內的短語“干氣體”是指具有約O %相對濕度的氣體。結構如圖I和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為目的點例如測試儀器90的測試室99提供一定數量加濕氣體的系統10。參見圖1,系統10的第一實施例包括(i)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源20,其與測試器90的測試室99流體連通,(ii)加濕室30wet,其設置在測試室99與氣體源20之間,流經加濕室30wet的氣體可被有效加濕,以產生具有大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的濕氣體,(iii)一定長度的供給管道80&y,其旁通加濕室30wet并與測試室99和氣體源20流體連通,以有效地使氣體從氣體源20不流經加濕室30wet到達測試室99,以及(iv)至少一個閥門40,其能使來自氣體源20的氣體相互排斥地(mutuallyexclusively)流經加濕室30wet (即濕通道)或者流經旁通供給管道80ty (即干通道)到達測試室99。參見圖2,系統10的第二實施例包括(i)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源20,其與測試室99流體連通,(ii )加濕室30wet,其設置在測試室99與氣體源20之間,流經加濕室30wet的氣體可被有效加濕以產生具有大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的濕氣體,(iii)干燥室30d,y,其設置在測試室99與氣體源20之間,流經干燥室30d,y的氣體可被有效干燥,以產生具有小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二相對濕度的干氣體,以及(iv)至少一個閥門40,其能使來自氣體源20的氣體相互排斥地流經加濕室30wet (即濕通道)或者流經干燥室30&y (即干通道)到達測試室99。具有約0%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是優選的,因為初始相對濕度不會由于供應的不同批次的氣體之間變化或者局部溫度和/或壓力變化而隨時間波動很大。希望的第一相對濕度目標值(即濕氣體的相對濕度)是約100%,因為這是基于一致性而要達到的最直接和簡單的目標值。相似地,希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氣體的方法,包括:(a)根據預定循環時間和工作循環,使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在以下兩個通道之間交替流動:(i)濕通道,其用于使氣體加濕到大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以提供濕氣體,以及(ii)干通道,其用于維持氣體的初始相對濕度,以提供干氣體,以及(b)混合交替產生的濕氣體和干氣體團,以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混合氣體。
【技術特征摘要】
2006.12.15 US 11/611,5111.一種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氣體的方法,包括 (a)根據預定循環時間和工作循環,使具有初始相對濕度的氣體在以下兩個通道之間交替流動(i)濕通道,其用于使氣體加濕到大于初始相對濕度的第一已知相對濕度,以提供濕氣體,以及(ii)干通道,其用于維持氣體的初始相對濕度,以提供干氣體,以及 (b)混合交替產生的濕氣體和干氣體團,以產生具有可選相對濕度的混合氣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環時間為約O.1-10秒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氣體以約I-IOOOcm3/分鐘的流量流經濕通道和干通道。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混合氣體供應給滲透測試儀。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初始相對濕度約為0%。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D·W·邁耶,
申請(專利權)人:膜康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