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包括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定位銷和支座,定位銷的一端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卡板與所述支座層疊設置,卡板通過所述定位銷與所述支座旋轉連接,定位銷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母與所述卡板之間夾設有彈性體,支座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有第一定位平面,卡板上設有第二定位平面。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調節螺母及彈性體來實現卡板可以于任意角度停止,可適用對卡板角度要求不同的測量,不會產生磨損,測量精度較高,通過第一定位平面和第二定位平面來建立基準平面,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且使用較為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檢具,尤其涉及檢具中的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
技術介紹
檢具是工業生產中用于控制產品各種尺寸(例如孔徑、空間尺寸等)的簡捷工具,提高生產效率和控制質量,適用于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檢具由于其檢測目的的不同通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計量型檢具,主要用于測量產品的尺寸和位置等參數;另一類則是功能型檢具,主要用于測量產品的形狀參數。在汽車車身零件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產品的裝配品質,通常需要使用功能型檢具來測量汽車車身零件的形狀參數,但由于汽車車身零件的表面或斷面通常為自由曲面,需要另外根據測量對象的形狀來制作卡板(也稱為樣板),再通過該卡板來測量汽車車身零件的表面或斷面是否符合要求。目前,為了提高測量的精度和效率,需要將卡板設置在支座上,并使卡板可以繞固定式定位銷旋轉,通過錐型插銷來定位卡板與支座的旋轉角度,即通過該固定式定位銷及錐型插銷來建立測量基準,再通過螺母將卡板鎖緊在支座上。但是,由于卡板每使用一次,錐型插銷就要要進行兩個動作取出和插入,使用較不方便;并且,錐型插銷在使用中,會因為反復的摩擦導致磨損,導致定位精度越來越低,而且,由于錐型插銷限定了卡板的角度,因此,只能用于一種已設定角度的測量,當測量環境發生變化,需要變更卡板的角度時,則需要重新制作符合角度要求的檢具。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包括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定位銷和支座,所述定位銷的一端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所述卡板與所述支座層疊設置,所述卡板通過所述定位銷與所述支座旋轉連接,所述定位銷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母與所述卡板之間夾設有彈性體,所述支座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有第一定位平面,所述卡板上設有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一定位平面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平面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座上設有鎖緊螺栓,所述鎖緊螺栓上設有鎖緊螺母,所述卡板的邊緣處設有避讓所述鎖緊螺栓的避讓缺口,所述卡板位于所述鎖緊螺母與所述支座之間,所述避讓缺口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等于所述鎖緊螺栓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當所述第一定位平面與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相抵接時,所述鎖緊螺栓位于所述避讓缺口之內,所述避讓缺口為以所述定位銷為圓心的圓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塊上設有第一極限限位面,所述卡板上設有第二極限限位面,所述第一極限限位面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二極限限位面與所述定位銷的距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極限限位面與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的夾角為90度,所述定位銷位于所述第二極限限位面與所述第二定位平面之間。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體為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與所述調節螺母相抵接,另一端與所述卡板相抵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板為平板狀,所述支座為平板狀,所述卡板與所述支座相接觸。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板與所述支座平行設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板遠離所述定位銷的一端設有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形狀測量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座的底部連接有基座。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可通過調節螺母及彈性體來實現卡板可以于任意角度停止,可適用對卡板角度要求不同的測量,不會產生磨損,測量精度較高,通過第一定位平面和第二定位平面來建立基準平面,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且使用較為方便。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后視 圖3是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第一定位平面和第二定位平面相接觸時的主視 圖4是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卡板旋至某一角度時的主視 圖5是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第一極限限位面與第二極限限位面相接觸時的主視 圖6是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至圖6中的附圖標號為卡板I ;第二定位平面11 ;第二極限限位面12 ;避讓缺口 13 ;支座2 ;基座21 ;限位塊3 ;第一定位平面31 ;第二極限限位面32 ;鎖緊螺母4 ;調節螺母5 ;彈性體6 ;定位銷7。如圖I至圖6所示,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包括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I、定位銷7和支座2,所述定位銷7的一端與所述支座2固定連接,所述卡板I與所述支座2層疊設置,可增大所述卡板I與所述支座2的接觸面積,避免所述卡板I發生晃動或偏擺,以提高測量精度。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卡板I通過所述定位銷7與所述支座2旋轉連接,即所述卡板I可以繞所述定位銷7相對所述支座2進行旋轉運動,所述定位銷7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5,所述調節螺母5與所述定位銷7為螺紋連接,所述調節螺母5與所述卡板I之間夾設有彈性體6,而所述卡板I則位于所述彈性體6與所述支座2之間,其中,可通過控制所述調節螺母5與所述卡板I的間距來調節所述彈性體6的壓縮狀態,以控制所述彈性體6的張力,所述調節螺母5與所述卡板I的間距越小,則所述彈性體6的張力越大,而所述彈性體6的張力越大,則所述卡板I與所述支座2的摩擦力越大,當到達一定程度時,所述彈性體6的張力將迫使卡板I相對支座靜止,無法移動,因此,可通過所述調節螺母5來控制所述卡板I可以于任意角度停止,可適用對卡板I角度要求不同的測量,并且,避免了插、拔動作,也就避免了磨損的現象,提高了測量精度,也使測量操作更為快捷、方便。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支座2上設有限位塊3,所述限位塊3上設有第一定位平面31,所述卡板I上設有第二定位平面11,所述第一定位平面31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平面11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即可通過旋轉所述卡板I來使所述第一定位平面31與所述第二定位平面11相接觸,以建立基準平面。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支座2上設有鎖緊螺栓,所述鎖緊螺栓上設有鎖緊螺母4,所述卡板I的邊緣處設有避讓所述鎖緊螺栓的避讓缺口 13,其中,所述避讓缺口 13為一以所述定位銷7為圓心的圓弧,所述卡板I位于所述鎖緊螺母4與所述支座2之間,所述避讓·缺口 13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等于所述鎖緊螺栓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通過所述鎖緊螺母4來實現對所述卡板I的鎖緊,避免了插、拔動作,也就避免了磨損的現象,提高了測量精度,也使測量操作更為快捷、方便。如圖I至圖6所示,當所述第一定位平面31與所述第二定位平面11相抵接時,所述鎖緊螺栓位于所述避讓缺口 13之內,可通過所述鎖緊螺母4來鎖緊所述卡板I與支座2。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限位塊3上設有第一極限限位面32,所述卡板I上設有第二極限限位面12,所述第一極限限位面32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等于所述第二極限限位面12與所述定位銷7的直線距離。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第一極限限位面32與所述第一定位平面31的夾角為90度,所述定位銷7位于所述第二極限限位面12與所述第二定位平面11之間。如圖I至圖6所示,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零件斷面及表面的卡板(1)、定位銷(7)和支座(2),所述定位銷(7)的一端與所述支座(2)固定連接,所述卡板(1)與所述支座(2)層疊設置,所述卡板(1)通過所述定位銷(7)與所述支座(2)旋轉連接,所述定位銷(7)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5),所述調節螺母(5)與所述卡板(1)之間夾設有彈性體(6),所述支座(2)上設有限位塊(3),所述限位塊(3)上設有第一定位平面(31),所述卡板(1)上設有第二定位平面(11),所述第一定位平面(31)與所述定位銷(7)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平面(11)與所述定位銷(7)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迎歡,喬曉勇,王志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