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中薄板坯連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其特征在于,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通過持續吹氬脫碳,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生產此鋼種的成本,相比RH-LF雙聯法,生產成本降低37.5元/噸。相比RH直上方式,生產罐數由一澆次7罐增加為一澆次12罐,鋼板夾雜缺陷率降低。減少了中薄板坯鑄機生產此鋼種出現的絮流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薄板坯連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生產低碳低娃低猛的中薄板還鋼種成分要求為碳< O. 04%,O. 05%,猛(O. 25%。中薄板坯連鑄機生產此類鋼種時,一般采用的工藝流程是鐵水倒罐站一鐵水預 處理一轉爐冶煉一 RH爐精煉一連鑄(此為RH直上方式)或采用鐵水倒罐站一鐵水預處理一轉爐冶煉一鋼水扒渣一 RH爐精煉一 LF爐精煉一連鑄(此即RH-LF雙聯法),前一種工藝流程在連鑄澆鑄時易出現絮流,鋼板的夾雜缺陷率高;而后一種工藝流程的成本較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在滿足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中薄板坯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通過持續吹氬脫碳,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轉爐出鋼,氧值> 800ppm,鋼水搬出溫度> 1700°C,鋼中的碳含量要求不大于O.05%,出完鋼吹氬后的溫度> 1640°C ;2)轉爐出鋼后,向鋼水罐中加入白灰小粒2. 0-3. O Kg/t鋼,持續吹氬1_3分鐘;3)鋼水進LF爐后,加入白灰小粒3. 0-4. O Kg/t鋼,升溫7_10分鐘,氬氣流量控制在20-30Nm3/h,進行升溫和脫碳,碳脫到O. 02%以下;4)升溫結束后攪拌3-4分鐘定氧取樣,根據定氧值,加入鋁脫氧劑改質;5)改質結束后,取過程樣,根據過程樣調整鋼水成分,喂鋁線,上連鑄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生產此鋼種的成本,相比RH-LF雙聯法,生產成本降低37. 5元/噸。相比RH直上方式,生產罐數由一澆次7罐增加為一澆次12罐,鋼板夾雜缺陷率降低。減少了中薄板坯鑄機生產此鋼種出現的絮流現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是將經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后的鋼水,由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轉爐出鋼,氧值> 800ppm,鋼水搬出溫度> 1700°C,鋼中的碳含量要求不大于O.05%,出完鋼吹氬后的溫度> 1640°C ;2)轉爐出鋼后,向鋼水罐中加入白灰小粒2. 0-3. O Kg/t鋼,持續吹氬1_3分鐘;3)鋼水進LF爐后,加入白灰小粒3. 0-4. O Kg/t鋼,升溫7_10分鐘,氬氣流量控制在20-30Nm3/h,進行升溫和脫碳,碳脫到O. 02%以下;4)升溫結束后攪拌3-4分鐘,定氧取樣,根據定氧值,加入鋁脫氧劑改質,首批鋁脫氧劑的參考加入量為A,單位kg A= {max為成品上限,% ;M為鋼水量,單位t ;0為定氧值,單位ppm ;在常規的初步改質過程中,白灰的加入量不小于3Kg/噸鋼水,以滿足頂渣改質的要求,要使鋼水一次升溫至高于出鋼溫度,根據渣樣顏色決定是否補鋁,當渣樣顏色較深為墨綠或黑色時,可每次加入30-50kg鋁,直到渣樣顏色變成綠色或淺綠色,初步改質結束之前,渣樣應保持為綠色或淺綠色,用氧氣管沾取渣樣,使管壁殘留渣層厚度在O. 5-lmm之間,此時頂渣流動性良好,利于脫硫;初步改質結束后取過程樣,在電極升溫過程中或升溫后應補加白灰1-2. 5Kg/噸鋼水和螢石0-0. 5Kg/噸鋼水,增加頂渣的渣量和堿度,以抑制回硅,此時用氧氣管沾取渣樣,管壁殘留渣層厚度為l_2mm,粘度適中,利于繼續脫硫和吸附夾雜,同時,減小攪拌的強度,以減少回硅,氬氣流量70-90立米/小時,保證后加入的白灰熔化;5)改質結束后,取過程樣,根據過程樣調整鋼水成分,喂鋁線,上連鑄機。權利要求1.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其特征在于,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通過持續吹氬脫碳,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O轉爐出鋼,氧值> 800ppm,鋼水搬出溫度> 1700°C,鋼中的碳含量要求不大于.O.05%,出完鋼吹氬后的溫度> 1640°C ; . 2)轉爐出鋼后,向鋼水罐中加入白灰小粒2.0-3. O Kg/t鋼,持續吹氬1-3分鐘; . 3)鋼水進LF爐后,加入白灰小粒3.0-4. O Kg/t鋼,升溫7-10分鐘,氬氣流量控制在.20-30Nm3/h,進行升溫和脫碳,碳脫到O. 02%以下; .4)升溫結束后攪拌3-4分鐘定氧取樣,根據定氧值,加入鋁脫氧劑改質; . 5 )改質結束后,取過程樣,根據過程樣調整鋼水成分,喂鋁線,上連鑄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薄板坯連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其特征在于,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通過持續吹氬脫碳,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生產此鋼種的成本,相比RH-LF雙聯法,生產成本降低37.5元/噸。相比RH直上方式,生產罐數由一澆次7罐增加為一澆次12罐,鋼板夾雜缺陷率降低。減少了中薄板坯鑄機生產此鋼種出現的絮流現象。文檔編號C21C7/04GK102912080SQ20121042583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專利技術者梅雪輝, 林洋, 張越, 臧紹雙, 毛志勇, 趙軍成, 張志文, 簡龍, 王榮, 孫艷霞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產低碳低硅低錳鋼的LF處理方法,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其特征在于,轉爐冶煉出鋼后直接進入LF爐精煉,通過持續吹氬脫碳,鋼水在LF爐內改質后即直接開始連鑄,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轉爐出鋼,氧值>800ppm,鋼水搬出溫度>1700℃,鋼中的碳含量要求不大于0.05%,出完鋼吹氬后的溫度>1640℃;2)轉爐出鋼后,向鋼水罐中加入白灰小粒2.0?3.0?Kg/t鋼,持續吹氬1?3分鐘;3)鋼水進LF爐后,加入白灰小粒3.0?4.0?Kg/t鋼,升溫7?10分鐘,氬氣流量控制在20?30Nm3/h,進行升溫和脫碳,碳脫到0.02%以下;4)升溫結束后攪拌3?4分鐘定氧取樣,根據定氧值,加入鋁脫氧劑改質;5)改質結束后,取過程樣,根據過程樣調整鋼水成分,喂鋁線,上連鑄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梅雪輝,林洋,張越,臧紹雙,毛志勇,趙軍成,張志文,簡龍,王榮,孫艷霞,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