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壓脹形軋輥,包括設置在液壓脹形軋輥端部的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包括接頭殼體(2),接頭殼體(2)的一端能轉動地設置在接頭芯軸(9)上,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設置有進油口(21),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還固定連接有能封閉進油口(21)的逆止閥,接頭殼體(2)與液壓脹形軋輥固定連接,進油口(21)能夠通過逆止閥與液壓脹形軋輥的軋輥油道(22)連通。該液壓脹形軋輥能夠在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后使高壓油腔內緩慢泄壓,延長了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軋制設備
,特別是一種在軋機上使用的防止高壓油快速回流的液壓脹形軋輥。
技術介紹
在金屬板、帶、箔軋制過程中,保證板面的均勻性與保證板形的精確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獲得高質量的板、帶、箔,必須對軋輥的變形量進行補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出現了液壓脹形軋輥,該軋輥能夠通過調節支撐輥軸套與輥軸之間儲油室的內部壓力來擴張軸套,從而控制由于軋制負荷所引起的工作軋輥變形。與傳統的彎輥控制系統相比,液壓脹形軋輥直接作用于板帶的中心,能夠有效地控制板帶的擴張。另外,這種液壓脹形軋輥能夠安裝于的傳統的軋機中,直接替代原有軋機的支承輥,不用停產而且投資很少,安裝后 的軋輥能夠發揮比以前更加高級的控制優勢。圖I為液壓脹形軋輥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其中液壓脹形軋輥包括軋輥芯軸4、軋輥輥套41、普通高壓旋轉接頭43及配套液壓系統和控制操作系統。軋輥芯軸4與軋輥輥套41之間設有高壓油腔45,高壓油經普通高壓旋轉接頭43由軋輥芯軸4內的軋輥油道22進入高壓油腔45。軋輥在高壓液體的作用下軋輥輥套41外脹并產生一定的凸度。調整液體壓力大小,可以無級改變輥套凸度,迅速校正軋輥的彎曲、壓扁等變形,從而達到控制板形的目的。軋輥輥套與軋輥芯軸兩端在一定長度內采用過盈配合,一方面對高壓液體起密封作用,另一方面在承受軋制載荷時,傳遞所需要的轉矩,并保證軋輥的整體剛度。當液壓系統出現故障或其他情況時,如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45中供油,脹形軋輥系統隨之泄掉高壓油,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的一側將突然受到一個較大的徑向壓力,從而容易導致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被破壞,所以需要在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后,高壓油腔內能夠緩慢泄壓,使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一側受到的徑向壓力逐漸減小,以延長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后高壓油腔內的壓力驟降而導致的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容易被破壞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液壓脹形軋輥,該液壓脹形軋輥的接頭內設置有逆止閥,能夠在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后使高壓油腔內緩慢泄壓,延長了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的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脹形軋輥,包括設置在液壓脹形軋輥端部的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包括接頭殼體,接頭殼體的一端能轉動地設置在接頭芯軸上,接頭殼體的另一端設置有進油口,接頭殼體的另一端還固定連接有能封閉進油口的逆止閥,接頭殼體與液壓脹形軋輥固定連接,進油口能夠通過逆止閥與液壓脹形軋輥的軋輥油道連通。正常工作狀態下,高壓油推開逆止閥從進油口進入軋輥油道;當液壓系統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時,逆止閥能夠將進油口封閉,高壓油會從逆止閥與進油口之間的縫隙緩慢流出,從而了實現高壓油腔內緩慢泄壓。優選接頭殼體在含有進油口的一端還設置有接頭底座,接頭底座設置有底座槽,進油口設置在底座槽的底部,逆止閥設置在底座槽內。優選逆止閥具有與接頭殼體相連接的逆止閥座、能夠將進油口封閉的逆止閥芯、連接逆止閥座和逆止閥芯的逆止彈簧,逆止閥座設置有與進油口相連通的閥座導油孔。優選逆止閥座形成有內凹的閥座槽,閥座導油孔設置在閥座槽的底部;逆止閥芯包括閥芯頭部和閥桿,閥桿設置在閥座槽內,閥芯頭部位于閥座槽開口端的外部,其頂部的封閉端與進油口的形狀相匹配,并能嵌置于進油口內。優選閥桿上設置有突起的圓環,且該突起的圓環容置在閥座槽內;逆止彈簧的一端與閥座槽的底部抵接,逆止彈簧的另一端與突起的圓環抵接。 優選閥桿為具有流道的中空體,底座槽的底部與逆止閥座之間形成貯油空間,在突起的圓環和閥芯的封閉端之間設置有連通流道和貯油空間的通孔,閥桿插接于閥座導油孔。優選突起的圓環的外徑等于閥座槽的內徑。優選接頭芯軸中設置有接頭油道,接頭芯軸和接頭底座之間設置有密封盤,密封盤內設置有連通進油口和接頭油道的密封盤油道。密封盤與接頭底座之間緊密接觸,密封盤與接頭芯軸之間連接有壓力補償彈簧。接頭殼體和接頭芯軸之間設置有潤滑油區,接頭芯軸的外側設置有潤滑油進油口,接頭芯軸內設置有連通潤滑油區和潤滑油進油口的潤滑油進油道,接頭芯軸的外側還設置有潤滑油出油口,接頭芯軸內還設置有連通潤滑油區和潤滑油出油口的潤滑油出油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當液壓系統突然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時,逆止閥能夠將接頭油道封閉,高壓油腔中的高壓油會從逆止閥與進油口之間的縫隙向軋輥外側緩慢流出,使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受到的徑向壓力逐漸緩慢減小,從而延長了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液壓脹形軋輥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圖I是液壓脹形軋輥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的裝配圖。圖3是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中接頭底座的剖視圖。圖4是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中逆止閥座的剖視圖。圖5是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中逆止閥芯的剖視圖。圖6是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中接頭芯軸的剖視圖。圖7是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中密封盤的剖視圖。其中I.接頭底座,2.接頭殼體,3.深溝球軸承,4.軋輥芯軸,5.軸承隔套,6.接頭端蓋,7.脹形氟橡膠密封件,8.氟橡膠密封圈,9.接頭芯軸,10.端蓋連接螺釘,11.旋轉接頭緊固螺釘,13.壓力補償彈簧,14.密封盤,15.螺釘,18.逆止閥芯,19.逆止彈簧,20.逆止閥座,21.進油口,22.軋輥油道,23.潤滑油區,41.軋輥輥套,43.普通高壓旋轉接頭,45.高壓油腔,46.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91.接頭油道,92.潤滑油進油口,93.潤滑油出油口,94.潤滑油進油道,95.潤滑油出油道,96.高壓進油孔道,101.底座槽,102.底座槽的底部,103.貯油空間,141.密封盤油道,181.閥芯頭部,182.閥桿,183.封閉端,184.突起的圓環,185.流道,187.通孔,201.閥座導油孔,202.閥座槽,203.閥座槽的底部,204.安裝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所述防的液壓脹形軋輥詳細說明。一種液壓脹形軋輥,包括設置在液壓脹形軋輥端部的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包括接頭殼體2,接頭殼體2的一端能轉動地設置在接頭芯軸9上,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設置有進油口 21,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還固定連接有能封閉進油口 21的逆止閥,接頭殼體2與液壓脹形軋輥固定連接,進油口 21能夠通過逆止閥與液壓脹形軋輥的軋輥油道22連通,見圖2、圖3。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高壓油推開逆止閥從進油口 21進入軋輥油道22,即圖2和圖3中高壓油在進油口 21處從右向左運動推開逆止閥并繼續向左運動為高壓油腔45提供壓力;當液壓系統突然停止向高壓油腔中供油時,即高壓油大去了推動其從右向左運動的力時,進油口 21處壓力突然減小,逆止閥將進油口 21封閉,然后高壓油會從逆止閥與進油口21之間的縫隙緩慢流出,高壓油腔45內的壓力緩慢降低,避免了高壓油腔內的壓力突然減小而破壞軋輥芯軸和軋輥輥套。為了便于加工及安裝,接頭殼體2在含有進油口 21的一端還設置有接頭底座I,為了減小體積,充分利用接頭底座的空間,接頭底座I設置有底座槽101,進油口 21設置在底座槽的底部102,逆止閥設置在底座槽101內,如圖2、圖3。逆止閥具有與接頭殼體2相連接的逆止閥座20、能夠將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脹形軋輥,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液壓脹形軋輥端部的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防回流高壓旋轉接頭(46)包括接頭殼體(2),接頭殼體(2)的一端能轉動地設置在接頭芯軸(9)上,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設置有進油口(21),接頭殼體(2)的另一端還固定連接有能封閉進油口(21)的逆止閥,接頭殼體(2)與液壓脹形軋輥固定連接,進油口(21)能夠通過逆止閥與液壓脹形軋輥的軋輥油道(22)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建國,秋海濱,楊邵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京誠之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