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醫藥用的一種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劑及其制備方法。特點是解決了雙丙戊酸鈉易吸潮不易制作口服固體制劑的問題,且降低了其口服固體制劑的吸潮性,提高了穩定性,使得其藥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少。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雙丙戊酸鈉腸溶片的片芯是以雙丙戊酸鈉作為活性成分和其他藥用賦型劑制成,在所述片芯外包有胃溶型隔離層、外層腸溶型薄膜衣保護層。本發明專利技術之雙丙戊酸鈉腸溶片,用聚維酮的乙醇溶液作粘合劑,明顯降低了制劑的吸潮性,用高附著的防潮遮光包衣劑進行包衣,增加了本品的穩定性。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組方合理、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易生產;制劑穩定性好,臨床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含有雙丙戊酸鈉,用于治療癲癇、躁狂癥及預防偏頭疼的腸溶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品
技術介紹
雙丙戊酸鈉是新一代的丙戊酸類衍生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癲癇、躁狂癥及預防偏頭疼。癲癇病是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具WHO統計,目前全球癲癇病患者約有5000萬人,其中80%的人在發展中國家,中國約有600萬人,且每年有38萬新發現的癲癇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居多,對人類的危害較大,到目前為止,治療癲癇的最佳手段還是長期應用抗癲癇藥物。 藥物治療癲癇已有百余年的歷史,1978年以前上市的抗癲癇藥物成為常用抗癲癇藥物(傳統或經典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丙戊酸、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因其嚴重的不良反應已退出一線藥物,1993年以后上市的稱為新抗癲癇藥物,目前在國內上市的僅有奧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托毗酯。癲癇有多種類型,不同發作類型需要不同的藥物。由于丙戊酸鈉對各種類型的發作都有效,當癲癇類型不能確定時,丙戊酸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選擇。雙丙戊酸鈉是新一代丙戊酸類衍生物,是由等摩爾的丙戊酸和丙戊酸鈉組成的低分子聚合物,其抗驚厥活性與丙戊酸鈉相同。由于丙戊酸鈉極易吸潮,在制成制劑或制劑的穩定性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雙丙戊酸鈉與丙戊酸鈉相比,吸潮性有了明顯的改善,從而在制備工藝及制劑穩定性方面有了更大的優越性。雙丙戊酸鈉1983年獲準用于治療癲癇,隨后,在1995年和1996年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治療躁狂型雙極情感障礙癥和預防偏頭疼。目前雙丙戊酸鈉在國內還未生產銷售,國外上市的雙丙戊酸鈉制劑有腸溶片和緩釋片兩種劑型,為了滿足我國市場需求,我們開發研制了雙丙戊酸鈉腸溶片。經過大量的實驗,我們優選出了更為合理的處方及工藝,解決了制劑制作困難及制劑易吸潮不穩定等問題。一是選用合適的充填劑,使物料混合后的臨界相對濕度(CRH)最大,即混合后的物料的吸濕性最小,從而制成制劑后不易吸潮;二是用PVPK3tl的乙醇溶液做粘合齊IJ,使得顆粒被PVPK3tl包裹,避免了主藥與空氣接觸而吸潮,增加了制劑穩定性,提高了顆粒流動性,使得制作過程更容易操作;三是包腸溶衣后,避免了光照與空氣的接觸,增加了制劑的穩定性,又避免了主藥在胃內被胃酸破壞,提高了藥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雙丙戊酸鈉為主藥的一種腸溶片劑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其特征在于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包括內層活性片芯,中間隔離包衣層,外層腸溶型薄膜包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活性片芯由雙丙戊酸鈉活性成分及藥用賦形劑組成,所述的雙丙戊酸鈉含量為50. 0-90. 0% ;所述的賦形劑中的稀釋劑含量為10. 0%-50. 0%,崩解劑為0-5. 0%,潤滑劑為O. 5-7. 0%,粘合劑適量;所述的中間隔離包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HPMC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所述的HPMC的含量為6-12%,PEG6000為0_5%,滑石粉為1_5%,遮光劑含量為1_3%,防潮劑為O. 5-2% ;所述的外層腸溶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及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含量為4-12%,PEG6000為0_2%,滑石粉為1_5%,遮光劑含量為1_3%,防潮劑為O.5-2% ;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稀釋劑包括淀粉、磷酸氫鈣、硫酸鈣、乳糖、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甘露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崩解劑包括羥丙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羧甲基纖維素鈉、微晶纖維素、干淀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及交聯聚維酮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潤滑劑包括硬脂酸、硬脂酸鎂、硬脂酸鈣、滑石粉、三硅膠鎂及微粉娃膠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粘合劑為0-15%PVPk3(l的乙醇溶液或0_15%PVPk3(l的乙醇溶液。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隔離衣層的包衣劑的溶劑為50%醇水,固含量為8-10% ;腸溶衣層的包衣劑為80%醇水,固含量為6-10%。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雙丙戊酸鈉腸溶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各組分按比例定量混合均勻,用粘合劑適量制濕粒,于50-60°C干燥,過篩整粒,加入潤滑劑,混合均勻,壓片,包隔離衣層,腸溶衣層即得。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隔離衣層增重為片芯的2-4% ;腸溶衣層增重為片芯的6-10%。本專利技術具有組方合理、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易生產,對生產設備無特殊要求;制劑穩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臨床療效好等特點。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的介紹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將主藥、稀釋劑和/或崩解劑按比例定量混合均勻,用粘合劑適量制濕粒,于50-60°C干燥,過16目篩整粒,加入潤滑劑,混合均勻,壓片,包隔離衣層,腸溶衣層即得。實施例I 片芯雙丙戊酸鈉(以雙丙戊酸計)250g預膠化淀粉50g5%PVPk30的50%乙醇溶液適量適量 微粉娃膠1% 硬脂酸鎂_3%_ 隔離衣胃溶型薄膜衣8g50% 乙醇_92g 腸溶衣腸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25. 6g80% 乙醇_2Mg—制成1000片 實施例2 片芯雙丙戊酸鈉(以雙丙戊酸計)250g預膠化淀粉50 g5%PVPk30的50%乙醇溶液適量適量 微粉娃膠1%滑石粉3% 硬脂酸鎂_2%_隔離衣胃溶型薄膜衣8g 50% 乙醇_92g—腸溶衣腸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 25. 6g 80% 乙醇_2Mg—制成1000片實施例3片芯雙丙戊酸鈉(以雙丙戊酸計)250g乳糖50g 5%PVPk30的50%乙醇溶液適量適量滑石粉3%_硬脂酸鎂_2%_隔離衣胃溶型薄膜衣8g 50% 乙醇_92ε腸溶衣腸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 25. 6g 80% 乙醇_2Mg_制成1000片實施例4 片芯雙丙戊酸鈉(以雙丙戊酸計)250g 微晶纖維素50g 8%PVPk30的50%乙醇溶液適量適量微粉娃膠1% 滑石粉3% 硬脂酸鎂_1%_隔離衣胃溶型薄膜衣8g50% 乙醇_92g腸溶衣腸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 25. 6g 80% 乙醇_2Mg_制成1000片實施例5片芯雙丙戊酸鈉(以雙丙戊酸計)250g 預膠化淀粉38 g 竣甲 疋粉納12g 10%PVPk30的50%乙醇溶液適量適量微粉娃膠1% 滑石粉2%_硬脂酸鎂_1%_隔離衣胃溶型薄膜衣8g50% 乙醇_92g 腸溶衣腸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25. 6g80% 乙醇_294g_制成1000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包括內層活性片芯,中間隔離包衣層,外層腸溶型薄膜包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活性片芯由雙丙戊酸鈉活性成分及藥用賦形劑組成,所述的雙丙戊酸鈉含量為50.0?90.0%;所述的賦形劑中的稀釋劑含量為10.0%?50.0%,崩解劑0?5.0%,潤滑劑0.5?7.0%,粘合劑適量;所述的中間隔離包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HPMC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所述的HPMC的含量為6?12%,PEG6000為0?5%,滑石粉為1?5%,遮光劑為1?3%,防潮劑為0.5?2%;所述的外層腸溶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及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含量為4?12%,PEG6000為?0?2%,滑石粉為1?5%,遮光劑含量為1?3%,防潮劑為0.5?2%;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包括內層活性片芯,中間隔離包衣層,外層腸溶型薄膜包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活性片芯由雙丙戊酸鈉活性成分及藥用賦形劑組成,所述的雙丙戊酸鈉含量為50. 0-90. 0% ;所述的賦形劑中的稀釋劑含量為10. 0%-50. 0%,崩解劑0-5. 0%,潤滑劑O. 5-7. 0%,粘合劑適量;所述的中間隔離包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HPMC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所述的HPMC的含量為6_12%,PEG6000為0_5%,滑石粉為1_5%,遮光劑為1_3%,防潮劑為O. 5-2% ;所述的外層腸溶衣層由遮光劑、防潮劑、滑石粉及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和PEG6000構成,其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含量為4-12%,PEG6000為0_2%,滑石粉為1_5%,遮光劑含量為1_3%,防潮劑為O. 5-2% ;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劑包括淀粉、磷酸氫鈣、硫酸鈣、乳糖、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甘露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丙戊酸鈉腸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劑包括羥丙纖維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愛紅,穆子齊,蘇貴勇,范興山,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