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混合動力施工機械。該施工機械包括:溫度檢測部,其用于檢測與電動發電機相連接的電池的溫度;判斷部,其用于判斷電池的溫度是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分配比設定部,其在電池的溫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用于控制電動發電機相對于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的輸出控制機構進行控制并減小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比,與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比減小部分相對應地增大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再生量控制部,其在電池的溫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用于控制對于液壓馬達的液壓再生量的輸入控制機構進行控制并減少相對于液壓馬達的液壓再生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合動力施工機械。
技術介紹
混合動力施工機械基本上都具有鋰離子電池等伴隨有化學反應的類型的電池。伴隨有化學反應類型的電池的特性是使用溫度范圍受到限定。例如,該類電池存在下述界限在某低溫Tl以下或高溫T4以上時不能使用電池;在上述溫度附近時電池的可用動力受到限制;僅在適當溫度T2 T3的范圍內能夠正常使用上述電池。因此,以往,在日本JP 3859982B中,在將伴隨有化學反應的類型的電池搭載到施工機械上的情況下,該施工機械具有冷暖氣設備,利用冷暖氣設備將電池的溫度保持于適當溫度T2 T3。 然而,在上述專利技術中,在外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即,在根據實際的箱體溫度或箱體周圍的溫度由于線膨脹系數的差異使板的形狀發生變形的情況下,在兩張板之間形成空間。因此,存在有在兩張板之間自外部經由板向箱體內部傳熱、使箱體內部的溫度上升這樣的問題。另外,現有技術必須搭載冷暖氣設備,因此存在有使其成本大幅上升這樣的問題。另外,在低溫地帶,特別是在溫度較低的早晨進行初始啟動時,必須利用暖氣設備長時間加熱電池之后才能使用該電池,因此,存在有不但操作性差且增大由暖氣造成的能量損失這樣的問題。而且,在高溫時也必須利用冷氣設備對電池進行冷卻,因此,存在有與低溫時相同的操作性差且增大由冷氣造成的能量損失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伴隨有化學反應的電池、并在低溫或高溫時也能夠進行常規作業的混合動力施工機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某一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混合動力施工機械,其中,該混合動力施工機械包括主泵;發動機,其用于驅動主泵;輔助泵,其經由合流通路與主泵的排出側相連接;液壓馬達,其利用來自致動器的返回油進行旋轉;電動發電機,其與輔助泵及液壓馬達相聯動;輸出控制機構,其用于控制電動發電機相對于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輸入控制機構,其用于控制對于液壓馬達的液壓再生量;電池,其與電動發電機相連接且伴隨有化學反應;溫度檢測部,其用于檢測電池的溫度;判斷部,其用于判斷電池的溫度是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分配比設定部,其在電池的溫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者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輸出控制機構進行控制并減小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t匕,并且與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比減小部分相對應地增大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再生量控制部,其在電池的溫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者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輸入控制機構進行控制并減少對于液壓馬達的液壓再生量。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即使電池溫度為超過適當范圍的低溫或高溫,也不會對操作性造成影響。從而,也可以不搭載冷暖氣設備,相應地能夠削減成本。而且,由于不存在由冷暖氣設備造成的能量損失,因此有助于節能。另外,若使發動機旋轉一定時間,則發動機會發熱,因此利用該熱量能夠加熱電池。從而,在低溫時,即使沒有暖氣設備也能夠謀求有效地使用電池。以下,參照添加的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圖。圖2是表不電動機的輸出特性的圖表。圖3是表示發動機的輸出特性的圖表。 圖4是表示使用了閥的液壓再生量限制特性的圖表。圖5是表示由液壓馬達的排油容積(displacement)導致的液壓再生量限制特性的圖表。圖6是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是表示作為混合動力施工機械的挖掘機的控制系統的圖。挖掘機的控制系統包括可變容量型的第I主泵MP1、第2主泵MP2。在第I主泵MPl上連接有第I回路系統,在第2主泵MP2上連接有第2回路系統。在第I回路系統中從上游側起依次連接有操作閥1,其用于控制旋轉馬達RM ;臂一檔用的操作閥2,其用于控制未圖示的臂缸(arm cylinder);動臂二檔用操作閥3,其用于控制動臂缸(boom cylin der)BC ;操作閥4,其用于控制未圖示的預備用附件;操作閥5,其用于控制未圖示的左行駛用馬達。各個操作閥I 5分別經由中立流路6和并行通路7與第I主泵MPl連接。在中立流路6上,在左行駛馬達用的操作閥5的下游側設有先導壓生成機構8。若流過先導壓生成機構8的流體的流量較多,則先導壓生成機構8生成較高的先導壓,若流過先導壓生成機構8的流體的流量較少,則先導壓生成機構8生成較低的先導壓。在操作閥I 5全部位于中立位置或中立位置附近的情況下,中立流路6將從第I主泵MP I排出的流體的全部或一部分引導到罐T中。在該情況下,由于通過先導壓生成機構8的流體的流量也增多,因此生成較高的先導壓。當操作閥I 5切換為全閥程(full stroke)的狀態時,中立流路6關閉而不存在流體的流通。從而,在該情況下,由于基本不存在流過先導壓生成機構8的流體的流量,因此先導壓保持為零。但是,根據操作閥I 5的操作量,泵排出量的一部分被引導到致動器中,泵排出量的一部分被從中立流路6引導到罐T中,因此先導壓生成機構8生成與流動于中立流路6的流量相對應的先導壓。換言之,先導壓生成機構8生成與操作閥I 5的操作量相對應的先導壓。在先導壓生成機構8上連接有先導流路9。先導流路9與用于控制第I主泵MPl的偏轉角的調節器10相連接。調節器10與先導壓成反比例地控制第I主泵MPl的排出量。從而,在將操作閥I 5設為全閥程而使中立流路6的流量為零的情況下,換言之,在先導壓生成機構8所產生的先導壓為零的情況下,第I主泵MPl的排出量保持最大。在先導流路9上連接有第I壓力傳感器11。由第I壓力傳感器11檢測出的壓力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器C中。在第2回路系統中從上游側依次連接有操作閥12,其用于控制未圖示的右行駛用馬達;操作閥13,其用于控制未圖示的纟產斗缸(bucket cylinder);動臂一檔用操作閥14,其用于控制動臂缸BC ;臂二檔用的操作閥15,其用于控制臂缸。在動臂一檔用的操作閥14上設有用于檢測操作方向及操作量的傳感器14a。各個操作閥12 15經由中立流路16與第2主泵MP2相連接。鏟斗用的操作閥13和動臂一檔用的操作閥14經由并行通路17與第2主泵MP2相連接。在中立流路16上,在臂二檔用的操作閥15的下游側設有先導壓生成機構18。先 導壓生成機構18與上述說明的先導壓生成機構8同樣地發揮功能。在先導壓生成機構18上連接有先導流路19。先導流路19與用于控制第2主泵MP2的偏轉角的調節器20相連接。調節器20與先導壓成反比例地控制第2主泵MP2的排出量。從而,在將操作閥12 15設為全閥程而使中立流路16的流量為零的情況下,換言之,在先導壓生成機構18所產生的先導壓為零的情況下,第2主泵MP2的排出量保持最大。在先導流路19上連接有第2壓力傳感器21。由第2壓力傳感器21檢測出的壓力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器C中。第I主泵MPl和第2主泵MP2在一個發動機E的驅動力帶動下同軸旋轉。發動機E與控制器C電連接。利用控制器C能夠控制發動機E的輸出動力、轉速系數。在發動機E上設有發電機22。發電機22能夠利用發動機E的剩余輸出進行發電。發電機22發出的電力經由電池充電器23充入到伴隨有化學反應的鋰離子電池24中。電池充電器23與控制器C相連接。控制器C能夠開閉發電機22與鋰離子電池24的電連接。電池充電器23在與普通的家庭用電源25相連接的情況下能夠向鋰離子電池24中充入電力。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5.14 JP 2010-1120771.一種混合動力施工機械,其中, 該混合動力施工機械包括 主泵; 發動機,其用于驅動上述主泵; 輔助泵,其經由合流通路與上述主泵的排出側相連接; 液壓馬達,其利用來自致動器的返回油進行旋 轉; 電動發電機,其與上述輔助泵及上述液壓馬達相聯動; 輸出控制機構,其用于控制上述電動發電機相對于上述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 輸入控制機構,其用于控制對于上述液壓馬達的液壓再生量; 電池,其與上述電動發電機連接且伴隨有化學反應; 溫度檢測部,其用于檢測上述電池的溫度; 判斷部,其用于判斷上述電池的溫度是否小于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高溫區域的閾值; 分配比設定部,其在上述電池的溫度小于上述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上述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上述輸出控制機構進行控制并減小上述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比,并且與上述電動發電機的輸出分配比減小部分相對應地增大上述發動機的輸出分配比; 再生量控制部,其在上述電池的溫度小于上述低溫區域的閾值或大于上述高溫區域的閾值的情況下,對上述輸入控制機構進行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川崎治彥,江川祐弘,
申請(專利權)人:萱場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