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上座體下座體組成的本體,及置于本體內由齒輪組構成的傳動結構,以及供傳動結構嚙合連接,設有不同齒數環狀齒的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于傳動結構樞接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該傳動結構包含一固定座及容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一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由開孔突露,嚙合連接于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的環狀齒。(*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尤指一種可使減速機提高輸出扭力效果,且可縮小體積及長度的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的減速機的結構,通常藉由行星齒輪作為主要的傳動方式,因此,當減速機工作時,齒輪與齒輪間相嚙合,會造成磨擦系數高、噪音大的缺失,相對的使得耗損率提高,且不易保養。再者,由于齒輪工作時壓力角較大,故而扭力被齒輪所消耗,造成輸出扭力降低,且影響減速機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使減速機得以達到低磨擦系數、低噪音,以及提高輸出扭力及縮小體積及長度的效果。前述的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包含固定座及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周緣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突露。使該等從動齒輪嚙合于一定位盤及一出力軸盤,且使主傳動齒輪樞接于一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當馬達帶動主傳動齒輪旋轉時,得以使該等從動齒輪如行星般沿定位盤旋轉,進而帶動出力軸盤,藉由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進而增加出力軸的扭力,且使減速機的體積及長度得以縮小。本技術具體包括由上座體下座體組成的本體,及置于本體內由齒輪組構成的傳動結構,以及供傳動結構嚙合連接,設有不同齒數環狀齒的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于傳動結構樞接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當馬達帶動傳動結構旋轉時,得以使齒輪組如行星般沿定位盤及出力軸盤旋轉,以帶動出力軸盤,且藉由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環形齒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進而增加出力軸盤的軸桿的扭力,其中該傳動結構包含一固定座及容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一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由開孔突露,嚙合連接于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的環狀齒。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設有開孔的固定座,以及主傳動齒輪及復數從動齒輪,構成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配合定位盤、出力軸盤,使減速機得以達到低磨擦系數、低噪音,以及提高輸出扭力及縮小體積及長度的效果,且具有高扭力,并可提高其使用的壽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構成齒差動減速機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的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的構成齒差動減速機部份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傳動結構與定位盤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的動作實施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I及附圖2所示,并配合附圖3,為本技術齒差動減速機的立體圖及立體分解圖,以及傳動結構立體圖。如圖所示,本技術主要設有一由上座體11及下座體12,以及底座13所組成的本體I,于本體I內設有一傳動結構2。該傳動結構2包含一主傳動齒輪21,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21的復數個從動齒輪22,以及供該等從動齒輪22嚙合的定位盤3及出力軸盤4。其中,該主傳動齒輪21,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21的復數個從 動齒輪22容置于一固定座5,于固定座5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22對應數量的開孔51,以供該等從動齒輪22突露;該主傳動齒輪21樞接于一套座6,使套座6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并于該套座6套置復數的軸承61,該定位盤3及出力軸盤4于內緣分別設有一環狀齒31、另一環狀齒41,使兩者的一環狀齒31、另一環狀齒41設為不同的齒數,該出力軸盤4的軸桿42則由本體I的上座體11突露,并以軸承43及墊圈44套置,以供樞接不同的傳動組件;藉由前述構件的組合,構成一齒差動減速機。當馬達帶動主傳動齒輪21旋轉時,得以使該等從動齒輪22如行星般沿定位盤3的一環狀齒31旋轉,進而帶動出力軸盤4,藉由定位盤3及出力軸盤4的一環狀齒31、另一環狀齒41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進而增加出力軸盤4的軸桿42的扭力,且使減速機的體積及長度得以縮小。如附圖3至附圖5所示,為本技術的立體圖及齒差動減速機部份剖視圖及傳動結構與定位盤剖視圖。如圖所示,本技術于組裝后,其中該等從動齒輪22由固定座5所設的開孔51向外突露,使其上、下半段分別嚙合于出力軸盤4的另一環狀齒41,以及定位盤3的一環狀齒31,由于該一環狀齒31、另一環狀齒41為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當從動齒輪22沿定位盤3旋轉時,藉由齒差可增加出力軸盤4的軸桿42的扭力,且使減速機達到低磨擦系數、低噪音的效果。如附圖6所示,為本技術的動作實施例圖。敬請配合附圖2,如圖所示,本技術的從動齒輪22由固定座5所設的開孔51向外突露,使其上、下半段分別嚙合于出力軸盤4的另一環狀齒41,以及定位盤3的一環狀齒31。當主傳動齒輪21被馬達所帶動時,該等從動齒輪22沿定位盤3及出力軸盤4旋轉。由于該一環狀齒31、另一環狀齒41為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當從動齒輪22沿定位盤3旋轉時,除了構成減速的作用外,藉由齒差可增加出力軸盤4的軸桿42的扭力。權利要求1.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包含由上座體下座體組成的本體,及置于本體內由齒輪組構成的傳動結構,以及供傳動結構嚙合連接,設有不同齒數環狀齒的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于傳動結構樞接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當馬達帶動傳動結構旋轉時,得以使齒輪組如行星般沿定位盤及出力軸盤旋轉,以帶動出力軸盤,且藉由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環形齒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進而增加出力軸盤軸桿的扭力,其特征在于 該傳動結構包含一固定座及容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一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由開孔突露,嚙合連接于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的環狀齒。專利摘要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上座體下座體組成的本體,及置于本體內由齒輪組構成的傳動結構,以及供傳動結構嚙合連接,設有不同齒數環狀齒的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于傳動結構樞接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該傳動結構包含一固定座及容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一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由開孔突露,嚙合連接于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的環狀齒。文檔編號F16H1/28GK202707944SQ20122002522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9日專利技術者廖英洲, 蘇振輝 申請人:廖英洲, 蘇振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齒差動減速機傳動結構,包含由上座體下座體組成的本體,及置于本體內由齒輪組構成的傳動結構,以及供傳動結構嚙合連接,設有不同齒數環狀齒的定位盤及出力軸盤,于傳動結構樞接套座,使套座套固于馬達的傳動軸,當馬達帶動傳動結構旋轉時,得以使齒輪組如行星般沿定位盤及出力軸盤旋轉,以帶動出力軸盤,且藉由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環形齒不同的齒數比,以形成齒數的放大,進而增加出力軸盤軸桿的扭力,其特征在于:該傳動結構包含一固定座及容置于固定座的齒輪組,其中,該齒輪組包含一主傳動齒輪,以及嚙合于該主傳動齒輪的復數個從動齒輪,該固定座設有與該等從動齒輪對應數量的開孔,以供該等從動齒輪由開孔突露,嚙合連接于定位盤及出力軸盤的環狀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英洲,蘇振輝,
申請(專利權)人:廖英洲,蘇振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