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包括有傳統結構GB5272的左半聯軸器、右半聯軸器、彈性體,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直徑,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該腹板孔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孔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在腹板孔外側設有將彈性體擋在工作區內的旋轉擋板,在旋轉擋板上設有與腹板孔對應的擋板孔,該旋轉擋板通過螺釘與腹板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在狹小的空間快速拆裝彈性聯軸器的彈性體操作,又能具備GB5272梅花形彈性聯軸器的優點,能夠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的情況下,拆裝彈性體。(*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彈性聯軸器
,特別是機電設備動力傳遞中常用的梅花形彈性聯軸器,屬于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GB5272彈性聯軸器在進行更換彈性體操作時,均需軸向移動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原動機的或工作機),需要有足夠的操作空間、時間、人力和設備,給實際使用帶來許多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在狹小的空間快 速拆裝彈性聯軸器的彈性體操作,又能具備GB5272梅花形彈性聯軸器的優點,能夠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原動機或工作機)的情況下,拆裝彈性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包括有傳統結構GB5272的左半聯軸器、右半聯軸器、彈性體,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直徑,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該腹板孔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孔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在腹板孔外側設有將彈性體擋在工作區內的旋轉擋板,在旋轉擋板上設有與腹板孔對應的擋板孔,該旋轉擋板通過螺釘與腹板連接。所述的彈性體為整體階梯狀,一段為腰鼓形的工作段,一段為圓柱形的距離段。本技術的又一個實施例,上述拆裝整體階梯狀彈性體軸向操作空間受限時,在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幅板上,沿圓周方向均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在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外側分別固定有旋轉擋板(12);所述的彈性體分成直徑近似的三段,中段為腰鼓形的工作段,兩側段為圓柱形的距離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在狹小的空間快速拆裝彈性聯軸器的彈性體操作,又能具備GB5272梅花形彈性聯軸器的優點,能夠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原動機或工作機)的情況下,拆裝彈性體。附圖說明圖I是公知的GB5272彈性聯軸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彈性體的放大示意圖。圖4本技術又一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剖視示意圖。圖6是圖4左視半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4中彈性體的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號1、原動機;2、工作機;3、中間機件;4、彈性聯軸器;5、左半聯軸器;6、彈性體;6a、工作段;6b、距離段;7、腹板孔;8、螺釘;9、運動軌跡;10、中間機件孔;11、右半聯軸器;12、旋轉擋板;13、腹板;14、擋板孔。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圖2、圖3所示右半聯軸器11、彈性體6,增加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直徑,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7,該腹板孔7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6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孔7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在腹板孔7外側設將彈性體6擋在工作區內的旋轉擋板12,在旋轉擋板12上設有與腹板孔7對應的擋板孔14,該旋 轉擋板12通過螺釘8與腹板13連接。所述的彈性體6為整體階梯形,一段為腰鼓形的工作段6a,一段為任意形狀的距離段6b。更換彈性體6時先拆下螺釘8,旋轉擋板12使其上的預設的擋板孔14與右半聯軸器11上的腹板孔7對正;彈性體6從中間機件3的中間機件孔10循其運動軌跡9,經上述的中間機件孔10、擋板孔14和腹板孔7,安裝在兩半聯軸器相向的凹齒廓之間;再反向旋轉擋板重復上述操作,安裝相鄰的彈性體6。此時兩半聯軸器的相對圓周運動已固定,剩余彈性體6在旋轉擋板當前位置和再旋轉一次就完成安裝,檢查各彈性體均安裝到位后,旋轉擋板旋轉一角度,使彈性體6擋在旋轉擋板12內,用螺釘8固定在右半聯軸器腹板上。這樣就可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原動機或工作機)時,拆裝彈性體6。參見圖4、圖5、圖6、圖7所示其是本技術的改進型,在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13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7,在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外側分別固定有旋轉擋板12,所述彈性體6分為獨立的6a、6b三段,腰鼓形的工作段6a在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相向的凹齒廓之間;兩距離段6b分別在兩聯軸器腹板13的腹板孔7內;所述的段距離為能夠徑向、軸向定位的任意形狀的段距離6b。更換彈性體6時,根據拆裝需要,可以從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13上先拆下螺釘8,旋轉擋板12使其上的預設的擋板孔14與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上的腹板孔7對正;用手夾住彈性體6的距離段6b、工作段6a,經腹板孔7、擋板孔14和中間機件孔10,取出;換上新的彈性體6,再反向旋轉擋板重復上述操作,安裝相鄰的彈性體6。此時兩半聯軸器的相對圓周運動已固定,剩余彈性體6在旋轉擋板當前位置和再旋轉一次就完成安裝,檢查各彈性體均安裝到位后,旋轉擋板旋轉一角度,使彈性體6擋在圖2、圖5所示區域內,用螺釘8固定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腹板上。這樣就可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原動機或工作機)時,拆裝彈性體6。本實施例彈性體6有十個,旋轉擋板12上有五個擋板孔14,一個旋轉擋板12上有五個螺釘孔8。便可在聯軸器的輸出端或輸入端的任意端更換彈性體。同樣可在不軸向移動半聯軸器(原動機或工作機)時,拆裝彈性體。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GB5272規定的各型式聯軸器和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構思的前提下做出 各種變化。權利要求1.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包括有傳統結構GB5272的左半聯軸器(5)、右半聯軸器(11)、彈性體(6),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13)直徑,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7),該腹板孔(7)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6)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孔(7)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在腹板孔(7)外側設將彈性體(6)擋在工作區內的旋轉擋板(12),在旋轉擋板(12)上設有與腹板孔(7)對應的擋板孔(14),該旋轉擋板(12)通過螺釘(8)與腹板(1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體(6)為整體階梯狀,一段為腰鼓形的工作段(6a),一段為圓柱形的距離段(6b)。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13)上,沿圓周方向均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幅板孔(7),在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外側分別固定有旋轉擋板(12),所述的彈性體(6)在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孔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所述的彈性體(6)分成直徑近似的三段,中段為腰鼓形的工作段(6a),兩側段為能夠徑向、軸向定位的距離段(6b)。專利摘要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包括有傳統結構GB5272的左半聯軸器、右半聯軸器、彈性體,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聯軸器和右半聯軸器的腹板直徑,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該腹板孔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在左半聯軸器或右半聯軸器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便拆裝彈性體的彈性聯軸器,它包括有傳統結構GB5272的左半聯軸器(5)、右半聯軸器(11)、彈性體(6),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聯軸器(5)和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13)直徑,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能穿過彈性體的腹板孔(7),該腹板孔(7)的中心線平行于彈性聯軸器中心線;所述的彈性體(6)在左半聯軸器(5)或右半聯軸器(11)的腹板孔(7)外側有足夠的彈性體軸向空間;在腹板孔(7)外側設將彈性體(6)擋在工作區內的旋轉擋板(12),在旋轉擋板(12)上設有與腹板孔(7)對應的擋板孔(14),該旋轉擋板(12)通過螺釘(8)與腹板(1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同順,李姿萱,
申請(專利權)人:朱同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