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鋼鐵冶金
,具體為 一種小方坯連續澆鑄工藝。(二)
技術介紹
中間包是鋼水連鑄工藝中的一個重要容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儲存、緩沖、 穩流和分流鋼包送來的鋼水。傳統的中間包澆注方式主要有定徑水口敞開澆 注和塞棒控流加浸入式水口加保護渣保護澆注兩種工藝。其中塞棒控流澆注 工藝是通過塞棒控制機構控制塞棒上下運動,實現開閉水口調節鋼水流量。在塞棒控流保護澆注工藝中,塞棒芯要通入壓縮空氣冷卻,由于釉磚質 量不穩定,造成組合式塞棒控流事故較多,如斷棒、關不住包等事故頻發, 而且塞棒不能實現長時間控流澆注,生產中塞頭侵蝕和熔損,與上水口不能 嚴密結合,鑄流失控導致溢流鋼,生產損失大。塞棒控流必須斷流關包更換浸入式水口,導致每換一次水口,必然生產 一支重接坯。采用塞棒控流由于塞棒吸熱,中間包被迫在較高的過熱度下澆 注,增加了耐材熔損,降低了耐材壽命,惡化了鑄坯質量。 (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之目的在于提供小方坯連鑄無塞棒控流保護澆注工藝,既能促進 連鑄生產發展,又能提高鑄坯表面和內部質量,滿足新生產開發的需要。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依據了下述的技術方案。在向鋼包澆注前 先用石棉繩堵住包鋼的水口,并在上面放入硅鈣粉后,鋼水澆注中間包;結 晶器小心插入浸入式水口后迅速與中間包座底部配合落下中間包,推入保護 渣。本專利技術的優越之處在于連鑄澆注徹底甩開塞棒,減少了中間包事故,實現了更換水口無重接坯澆注,可大幅減少重接廢坯,同時系統鋼水溫度比塞棒控流澆注工藝降低10-20°C。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述(1) 修砌中間包事故擺槽; ...
【技術保護點】
小方坯連鑄無塞棒控流保護澆注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向鋼包澆注前先用石棉繩堵住包鋼的水口,并在上面放入硅鈣粉后,鋼水澆注中間包;結晶器小心插入浸入式水口后迅速與中間包座底部配合落下中間包,推入保護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懷賓,李勇,劉炳堂,張學田,吳勇慧,石立光,王鴻飛,
申請(專利權)人: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