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風發電汽車系統。該系統包括風箏、汽車和風力發電機,汽車上安裝有風能轉換箱,風能轉換箱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儲氣罐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固定安裝有軸承,軸承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軸承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錐形筒連接有轉動軸,轉動軸與曲軸相連接,曲軸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相連接,曲軸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中的連桿相連接,連桿與活塞相連接。風能轉換箱通過進氣口與儲氣罐相連通,汽車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和電瓶,儲氣罐上的氣閥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相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風能作為汽車動力,節能、環保,給電動汽車帶來革命性的創新。(*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是涉及利用風能產生的自然動力控制的電動汽車領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汽車大多為燃油汽車,在燃油等能源越來越枯竭的狀況下,采用汽柴油能源做動力的汽車不符合低碳經濟和環保的要求,且運行成本也非常高。現有的節能汽車,目前能見到的主要是電動汽車或電、油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確是當前汽車節能發展方向,但電動汽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充電,而且許多城市并沒有汽車充電裝置配置,實際運行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利用自然風能進行發電的電動汽車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電動汽車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通過利用風能這種自然能源,汽車停放在微風的環境中就能夠發電的節能電動汽車。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該微風發電汽車系統包括風箏、汽車和風力發電機,汽車上裝載安置有風能轉換箱,風能轉換箱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儲氣罐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固定安裝有軸承,軸承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軸承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錐形筒連接有轉動軸,轉動軸與曲軸相連接,曲軸的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相連接,曲軸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中的連桿相連接,連桿與活塞相連接,風能轉換箱通過進氣口與儲氣罐相連通,汽車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和儲備電能用的電瓶,儲氣罐上的氣閥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相對。使用本技術時,先將汽車停放在有微風的地方,在風力作用下,風箏帶動特制軸承轉動,并通過錐形筒帶動轉動軸一起轉動,曲軸隨之轉動,帶動風能轉換箱中的活塞進行往復運動,通過活塞往復運動吸進的空氣通過進氣口輸送到儲氣罐,儲氣罐中的氣壓達到一定壓力時,儲氣罐的氣閥自動打開,較大氣流向外沖擊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快速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發電電能存儲到電瓶中供汽車運行中使用。本技術具有如下顯著效果I、本技術使用自然清潔能源一風能作為汽車動力,符合節能、環保及低碳經濟的要求,給電動汽車帶來了革命性的創新;2、本技術對風力環境要求不高,風力在微風,即2-3級鳳之間就可滿足發電要求;3、本技術可長期使用,不像目前普通汽車需要加油站或加氣站,也不像電動汽車需要經常進行充電的充電站,大大節省了經濟成本,省時省力,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_風箏2-軸承3-錐形筒4-連接固定桿5-轉動軸6-曲軸7_氣門8汽車9-連桿10-風能轉換箱11-活塞12-密封墊13-支撐架14-電瓶15-風力發電機16-氣門17-進氣口 18-葉片19-氣閥20-儲氣罐21-支撐架22-支撐桿軸套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加以說明。該系統包括風箏(I)、汽車(8)和風力發電機(15),汽車(8)上裝載安置有風能轉換箱(10),風能轉換箱(10)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20),儲氣罐(20)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4)固定安裝有軸承(2),軸承(2)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I),一組風箏的數量在三至六個之間。軸承(2)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3),錐形筒(3)連接有轉動軸(5),轉動軸(5)與曲軸(6)相連接,曲軸¢)的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22)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10)相連接。曲軸¢)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10)中的連桿(9)相連接,連桿(9)與活塞(11)相連接,活塞(11)與箱體壁的接觸部位安裝有密封墊(12)。風能轉換箱(10)通過進氣口(17)與儲氣罐(20)相連通,風能轉換箱(10)的前后端均安裝有氣門(7)和氣門(16)。汽車(8)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15)和儲備電能用的電瓶(14),儲氣罐(20)上的氣閥(19)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18)相對。支撐架(13)用以支撐風能轉換箱(10),支撐架(21)用以支撐儲氣罐(20)。權利要求1.微風發電汽車系統,該系統包括風箏(I)、汽車⑶和風力發電機(15),其特征在于汽車(8)上裝載安置有風能轉換箱(10),風能轉換箱(10)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20),儲氣罐(20)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4)固定安裝有軸承(2),軸承(2)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I),軸承(2)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3),錐形筒(3)連接有轉動軸(5),轉動軸(5)與曲軸(6)相連接,曲軸(6)的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22)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10)相連接,曲軸¢)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10)中的連桿(9)相連接,連桿(9)與活塞(II)相連接,風能轉換箱(10)通過進氣口(17)與儲氣罐(20)相連通,汽車(8)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15)和儲備電能用的電瓶(14),儲氣罐(20)上的氣閥(19)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18)相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風發電汽車系統,其特征在于軸承(2)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I)的數量在三至六個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風發電汽車系統,其特征在于風能轉換箱(10)的前后端均安裝有氣門(7)和氣門(16)。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風發電汽車系統,其特征在于活塞(11)與箱體壁的接觸部位安裝有密封墊(12)。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微風發電汽車系統。該系統包括風箏、汽車和風力發電機,汽車上安裝有風能轉換箱,風能轉換箱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儲氣罐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固定安裝有軸承,軸承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軸承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錐形筒連接有轉動軸,轉動軸與曲軸相連接,曲軸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相連接,曲軸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中的連桿相連接,連桿與活塞相連接。風能轉換箱通過進氣口與儲氣罐相連通,汽車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和電瓶,儲氣罐上的氣閥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相對。本技術使用風能作為汽車動力,節能、環保,給電動汽車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文檔編號B60L8/00GK202703298SQ2012201300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專利技術者楊禮誠 申請人:楊禮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微風發電汽車系統,該系統包括風箏(1)、汽車(8)和風力發電機(15),其特征在于:汽車(8)上裝載安置有風能轉換箱(10),風能轉換箱(10)上支撐安裝有儲氣罐(20),儲氣罐(20)的一側通過固定連接桿(4)固定安裝有軸承(2),軸承(2)的內圈安裝有一組風箏(1),軸承(2)的下面安裝有錐形筒(3),錐形筒(3)連接有轉動軸(5),轉動軸(5)與曲軸(6)相連接,曲軸(6)的下端套裝在支撐桿軸套(22)中,支撐桿軸套通過支撐桿與風能轉換箱(10)相連接,曲軸(6)的凹軸與風能轉換箱(10)中的連桿(9)相連接,連桿(9)與活塞(11)相連接,風能轉換箱(10)通過進氣口(17)與儲氣罐(20)相連通,汽車(8)的車體后側安裝有風力發電機(15)和儲備電能用的電瓶(14),儲氣罐(20)上的氣閥(19)與風力發電機上的葉片(18)相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禮誠,
申請(專利權)人:楊禮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