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及加強板,所述U型支架包括底板和與底板連接的兩個側壁,所述加強板連接在兩個側壁間,加強板與底板平行設置,使得兩個側壁之間機械強度和剛度增強,使得懸置系統在低頻下不易發生振動噪聲,另外,側壁上設置有防轉塊可以有效防止螺母松動脫落,加強板的弧形設計有效避讓螺栓,使得螺栓安裝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
技術介紹
通過對前懸置支架設計合理的加強板,解決的實際問題是我們在以往的設計中對前懸置支架的剛度及強度沒有達到一個較好的使用狀態,同時由于汽車路況復雜,更有效的滿足汽車在惡劣工況下對強度及限位等使用要求。汽車懸置系統中的前懸置支架結構,屬于機械
前懸置支架結構在設計時往往會遇到一階模態過低問題,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固有頻率,在外力作用的激勵作用下,物體會表現出不同的震動特性,所謂一階模態是外力的激勵頻率與物體固有頻率相等的時候出現的振動形態,前懸置支架的強度及剛度過低使得汽車在低頻下的容易產生振動 噪聲,降低了整車的NVH舒適性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強度和剛度增強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及加強板,所述U型支架包括底板和與底板連接的兩個側壁,所述加強板連接在兩個側壁之間,所述加強板沿底板延伸方向設置在兩個側壁之間。進一步地,所述側壁為梯形結構,所述梯形結構下底邊與底板連接,靠近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邊設有用于安裝懸置系統的通孔。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用于連接變速箱體的螺栓安裝孔。進一步地,所述螺栓安裝孔為兩個。進一步地,在任意一個側壁背離加強板的一側上設有防轉塊。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為弧形的金屬板,所述加強板包括與底板平行的平行部,在平行部的一端設有向背離底板方向偏離的彎折部。進一步地,所述平行部朝向螺栓安裝孔的一端設有便于螺栓安裝的缺口。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及加強板,所述U型支架包括底板和與底板連接的兩個側壁,所述加強板連接在兩個側壁間,加強板與底板平行設置,使得兩個側壁之間機械強度和剛度增強,使得懸置系統在低頻下不易發生振動噪聲。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的一種實施例的與支座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的一種實施例的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A-A圖。其中U型支架I ;加強板2 ;底板3 ;偵_ 4 ;螺栓安裝孔5 ;防轉塊6 ;缺口 7 ;螺母8 ;平彳了部9 ;彎折部10 ;通孔11 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I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I及加強板2,所述U型支架I包括底板3和與底板3連接的兩個側壁4,所述加強板2連接在兩個側壁4之間,為了使得兩個側壁4連接的更穩固,所述加強板2沿與底板3延伸方向設置在兩個側壁4之間,加強板2對稱安裝在兩個側壁4之間,優選的,加強板2位于側壁4的幾何中心,使得兩個側壁4之間的機械強度增強。從節省材料方面,優選的,所述側壁4為梯形結構,前懸置支架在轉動的過程中,不會與其他部件產生阻礙,所述梯形結構下底邊與底板3連接,靠近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邊設有用于安裝懸置系統的通孔11。為了使得前懸置支架更好的固定在變速箱體上,所述底板3上設有用于連接變速箱體的螺栓安裝孔5,螺栓安裝孔的位置根據變速箱的具體結構決定在在底板上的位置,所述螺栓安裝孔5的個數優選為兩個,分別貫穿設置底板3的兩側。前懸置支架在安裝時需要與支座轉動連接,支座由橡膠與鈑金骨架裝配而成,前懸置支架是由鈑金件經過沖壓、焊接等加工工藝制造而成。懸置系統用于動力總成裝置與車身(副車架)支架的連接作用,主要起到一個支撐及隔振作用,并影響到整車的振動和噪聲,前懸置支架和支座安裝時采用螺栓連接,螺栓通過螺栓安裝孔5與螺母8配合,為了防止螺母8在工作過程中松動脫落,螺母8采用防轉動設計,即在螺母8的側壁4上設有突起的結構,在任意一個側壁4背離加強板2的一側上設有用于限制螺母8轉動的防轉塊6,螺母8的突起部分與防轉塊6相互干涉,阻止螺母8發生轉動,所述防轉塊6設置在其中任意一個側壁4上,通過轉動螺栓完成對螺母8的安裝,本實施例中,所述防轉塊6為金屬塊,防轉塊為一個且設置在其中一個側壁4上。前懸置支架安裝在懸置系統時為了防止加強板2對螺栓安裝產生阻礙,所述加強板2為弧形的金屬板,所述加強板2包括與底板3平行的平行部9,在平行部9的一端上設有向背離底板3方向偏離的彎折部10,所述平行部9和彎折部10分別對應螺栓安裝孔5,即平行部9對應一個螺栓安裝孔,彎折部對應靈一個螺栓安裝孔,通過彎折使得靠近螺栓安裝孔的彎折部能夠為螺栓安裝預留出足夠空間,由于螺栓安裝孔5根據變速箱體的結構來決定其位于底板3上的位置,當加強板2不干涉螺栓安裝的時候可以采用直板結構,可以節省材料,減輕重量。由于平行部9較彎折距離底板3距離更近,為了便于平行部9直接避開螺栓安裝孔5,所述平行部9靠近螺栓安裝孔5的一端設有便于螺栓安裝的缺口 7,所述缺口 7形狀為弧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I及加強板2,所述U型支架I包括底板3和與底板3連接的兩個側壁4,所述加強板2連接在兩個側壁4之間,加強板2與底板3平行設置,使得兩個側壁4之間機械強度和剛度增強,使得懸置系統在低頻下不易發生振動噪聲,另外,側壁4上設置有防轉塊6可以有效防止螺母8松動脫落,加強板2的弧形設計有效避讓螺栓,使得螺栓安裝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I)及加強板(2),所述U型支架(I)包括底板(3)和與底板(3)連接的兩個側壁(4),所述加強板(2)連接在兩個側壁(4)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2 )沿底板(3 )延伸方向設置在兩個側壁(4 )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4)為梯形結構,所述梯形結構下底邊與底板(3)連接,靠近所述梯形結構的上底邊設有用于安裝懸置系統的通孔(1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設有用于連接變速箱體的螺栓安裝孔(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裝孔(5)為兩個。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個側壁(4)背離加強板(2)的一側上設有防轉塊(6)。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2)為弧形的金屬板,所述加強板(2)包括與底板(3)平行的平行部(9),在平行部(9)的一端設有向背離底板(3)方向偏離的彎折部(10)。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部(9)朝向螺栓安裝孔(5)的一端設有便于螺栓安裝的缺口(7)。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及加強板,所述U型支架包括底板和與底板連接的兩個側壁,所述加強板連接在兩個側壁間,加強板與底板平行設置,使得兩個側壁之間機械強度和剛度增強,使得懸置系統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懸置系統的前懸置支架,包括U型支架(1)及加強板(2),所述U型支架(1)包括底板(3)和與底板(3)連接的兩個側壁(4),所述加強板(2)連接在兩個側壁(4)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2)沿底板(3)延伸方向設置在兩個側壁(4)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昌盛,葉飛,陳勃言,金會鳳,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