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五金工具磨削機,包括箱式的機體、設在機體內的電控箱、動力機構、傳動機構、磨削系統和設在機體頂部的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系統包括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都主要包括砂帶機總成、卡件機構和可夾緊工件、防止工件偏位的卡件輔助機構組成,其中,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共用一套卡件機構和卡件輔助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自動對錘頭的圓周面、倒圓角面和棱面完成磨削,自動化程度高,省工省時,可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磨削機械,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打磨拋光錘、斧頭等五金工具毛坯的五金工具磨削機。
技術介紹
生活中常見的五金工具有錘子、斧子等,以最常用的錘子為例,它包括錘頭和錘柄。錘頭的結構如圖1-3所示,由錘頭體、敲擊部和連接錘頭體與敲擊部的連接體,其中敲擊部有三個面,分別是敲擊面17、圓周面15和敲擊面15與圓周面15結合部位的倒圓角面16 ;錘體主要有四個面,分別是頂面13、左側面18、右側面12和錘體尾部弧面11 ;連接體的表面則均分成若干個棱面14。錘頭毛坯制作好以后,其表面是暗色的,沒有光澤,因此,錘頭在出廠前,要先對錘頭毛坯的表面進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澤明亮。而現有技術中,對錘頭的圓周面15、倒圓角面16、棱面14、頂面13、敲擊面17、左側面18、右側面12和錘體尾部弧面11的磨削工作都是由人工來完成的,不僅費工費時,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對錘頭的圓周面、倒圓角面和棱面自動完成磨削的五金工具表面磨削機,其自動化程度高,省工省時,可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五金工具磨削機,包括箱式的機體、設在機體內的電控箱、動力機構、傳動機構、磨削系統和設在機體頂部的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可調速電機,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減速機和傳動齒盤,可調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減速機的動力輸入軸傳動連接;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傳動齒盤常嚙合;傳動齒盤底面的邊緣內側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齒塊,齒塊的外邊緣與傳動齒盤的外邊緣相對齊;所述磨削系統包括對工件的棱面進行打磨拋光的棱面磨削系統、對工件的圓周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對工件的倒圓角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倒圓角面磨削系統;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都主要包括砂帶機總成、卡件機構和可夾緊工件、防止工件偏位的卡件輔助機構組成,其中,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共用一套卡件機構和卡件輔助機構。進一步地說所述砂帶機總成包括支架板、安裝在支架板前面上的動力電機、砂帶輪、砂帶和砂帶漲緊汽缸、安裝在支架板背面上的滑套、安裝在機體上與滑套相對應的滑桿,以及控制支架板沿滑桿往復運動的行程汽缸;動力電機的動力輪與砂帶輪通過砂帶傳動連接;動力電機通過電機座安裝在支架板上,電機座可在支架板長度方向上滑動;砂帶漲緊汽缸設在電機座和砂帶輪主軸之間,行程方向與支架板相平行,其尾部固定在支架板上,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電機座;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和圓周面磨削系統的砂帶機總成都是縱向設置,即它們的砂帶機總成中,動力電機的動力輪和砂帶輪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倒圓角面磨削系統的砂帶機總成為斜向設置,即動力電機的動力輪和砂帶輪保持在同一個與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的面上。所述卡件機構包括卡件器、卡件器支柱、支座和固定在卡件器支柱下部的齒輪,卡件器固定在卡件器支柱的頂部,卡件器支柱的底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支座上;支座的側面上設有滑套,機體上設有與滑套相對應的滑桿,支座可在卡件器行程汽缸的控制下,帶動卡件器沿滑桿往復運動;卡件器上設有與工件通孔相對應的橫臂,橫臂的前端設有鎖件器。所述棱面磨削系統的卡件機構中還設有卡件器復位裝置,它包括齒條和控制汽缸,齒條的一端鉸接在機體上,另一端與控制汽缸的活塞桿垂直固定連接,齒條可在控制汽缸的推動下與固定在卡件器支柱下部的齒輪相嚙合?!に隼饷婺ハ飨到y的卡件機構中還設有卡件器糾位裝置,包括糾位齒輪、糾位凸輪和設置在糾位凸輪兩側、夾緊糾位凸輪的一組夾板和控制夾板復位的復位彈簧;糾位齒輪與卡件器支柱下部的齒輪常嚙合,且卡件器支柱下部的齒輪的齒數為糾位齒輪齒數的倍數;糾位凸輪固定在糾位齒輪軸的底端。所述機體的背板上設置有除塵風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可以自動對錘頭的圓周面、倒圓角面和棱面完成磨削,自動化程度高,省工省時,可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要。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述的錘頭的側面視圖;圖2為圖I的后視圖;圖3為圖I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布局框圖;圖5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動力機構和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N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卡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砂帶機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機構的糾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本實施例以錘頭作為磨削機的工作對象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一種五金工具磨削機,如圖4所示,包括箱式的機體I ;設在機體I內的電控箱14、動力機構3、傳動機構2和磨削系統;設在機體I頂部的操作面板11 ;設在機體I背板上、用于排除粉塵的除塵風扇7 ;控制動力機構3、傳動機構2、磨削系統和除塵風扇7工作的智能控制裝置。如圖5所示,所述動力機構3為可調速電機31,所述傳動機構2包括減速機22和傳動齒盤25,可調速電機31的動力輸出軸32與減速機22的動力輸入軸21傳動連接。減速機22的動力輸出軸23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傳動齒輪24,傳動齒輪24與傳動齒盤25常嚙合。傳動齒盤25底面的邊緣內側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齒塊28,齒塊的數目與錘頭棱面的數目相對應。齒塊28的外邊緣與傳動齒盤25的外邊緣相對齊,且相鄰齒塊28之間都設有一個感應頭27。所述磨削系統包括對工件的棱面進行打磨拋光的棱面磨削系統、對工件的圓周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對工件的倒圓角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倒圓角面磨削系統。 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都主要包括砂帶機總成、卡件機構和可夾緊工件、防止工件偏位的卡件輔助機構組成。其中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分別對應設有一組砂帶機總成;棱面磨削系統自用一套卡件機構和卡件輔助機構;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共用一套卡件機構和卡件輔助機構。如圖8所示,所述砂帶機總成包括支架板803、安裝在支架板803前面上的動力電機805、砂帶輪810、砂帶807和砂帶漲緊汽缸808、安裝在支架板803背面上的滑套809、安裝在機體I上與滑套809相對應的滑桿802,以及控制支架板803沿滑桿802往復運動的行程汽缸801。動力電機805的動力輪806與砂帶輪810通過砂帶807傳動連接。動力電機805通過電機座804安裝在支架板803上,電機座804可在支架板803長度方向上滑動。砂帶漲緊汽缸808設在電機座804和砂帶輪810之間,行程方向與支架板803相平行,其尾部固定在支架板803上,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電機座804。為防止工件的加工面被過度磨肖IJ,砂帶機總成還設有調控彈簧和讓位擺動軸承,砂帶機總成的支架板在調控彈簧的控制下利用讓位擺動軸承,帶動砂帶機總成整體自由擺動,達到所有磨削面保持一致。具體地說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包括砂帶機總成6、第一卡件機構5和第一卡件輔助機構4組成。第一卡件輔助機構4的作用是,在對工件進行棱面磨削時,由其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五金工具磨削機,包括箱式的機體、設在機體內的電控箱、動力機構、傳動機構、磨削系統和設在機體頂部的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可調速電機,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減速機和傳動齒盤,可調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減速機的動力輸入軸傳動連接;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傳動齒盤常嚙合;傳動齒盤底面的邊緣內側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齒塊,齒塊的外邊緣與傳動齒盤的外邊緣相對齊;所述磨削系統包括對工件的棱面進行打磨拋光的棱面磨削系統、對工件的圓周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對工件的倒圓角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倒圓角面磨削系統;所述棱面磨削系統、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都主要包括砂帶機總成、卡件機構和可夾緊工件、防止工件偏位的卡件輔助機構組成,其中,圓周面磨削系統和倒圓角面磨削系統共用一套卡件機構和卡件輔助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景宏,
申請(專利權)人:張景宏,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