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拉手砂光機,包括工作臺機構,工作臺機構頂部安裝有能夠對拉手工件進行打磨加工的磨頭機構,所述的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支架,工作臺支架頂部上活接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上設置有與磨頭機構固定連接安裝的軸承底座,工作臺支架上設置有驅動支撐板左右移動的第一步進電機,軸承底座的底部連接有驅動其旋轉并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支架上的第二步進電機,磨頭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帶動工件前后移動且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機構上方的工件夾緊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工件夾緊機構夾持工件給能夠自動左右移動和旋轉的磨頭機構進行砂光打磨,避免了手動操作拉手工件進行砂光打磨時,容易導致同一批次拉手工件的線紋和光澤不一致的缺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拉手砂光機,特別是一種自動拉手砂光機。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的拉手砂光機都是手動拉手砂光機,手動拉手砂光機只能依靠人工手動拿住拉手工件,并讓拉手工件以一定的速度通過磨頭的旋轉砂帶對其進行砂光打磨,由于人工移動拉手工件與旋帶接觸的時間和壓力不一,所以容易導致同一批次拉手工件的線紋光澤不均勻,光澤也不一致,另外人工移動拉手工件進行砂光打磨,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又能夠使得拉手工件的砂光線紋和光澤均勻統一的自動拉手砂光機。本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拉手砂光機,包括工作臺機構,工作臺機構頂部安裝有能夠對拉手工件進行打磨加工的磨頭機構,所述的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支架,工作臺支架頂部上活動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上設置有與磨頭機構固定連接安裝的軸承底座,工作臺支架上設置有驅動支撐板左右移動的第一步進電機,軸承底座的底部連接有驅動其旋轉并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支架上的第二步進電機,磨頭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帶動工件前后移動且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機構上方的工件夾緊機構,上述的工件夾緊機構能夠夾緊拉手工件供磨頭機構進行打磨,磨頭機構能夠第一步進電機和第二步進電機的驅動下左右移動和旋轉,可以對拉手工件前端部分和圓弧部分進行砂光打磨,工件夾緊機構能夠帶動拉手工件前后移動,能夠使得拉手工件的中部能夠自動進入磨頭機構的砂帶內進行打磨。進一步,所述的磨頭機構上設置有用于將兩組砂帶張開的漲帶器,漲帶器包括鉗子,鉗子的尾部設置有能使其鉗嘴閉合的彈簧,鉗子的鉗嘴內部設置有能夠將鉗嘴撐開的圓軸,上述的漲帶器能夠將兩組夾緊拉手工件進行砂光打磨的砂帶張開,使得拉手工件能夠進入到兩者之間距離比拉手工件外圓直徑小的兩組砂帶之間。再進一步,所述的磨頭機構上部設置有第三步進電機,第三步進電機帶動鉗子的旋轉中心靠近或遠離圓軸,上述的第三步進電機帶動鉗子的旋轉中心靠近或遠離圓軸能夠實現鉗子的自動張開或者閉合。進一步,所述的工件夾緊機構包括與工作臺機構固定相連接的支架,支架一側安裝有第四步進電機,第四步進電機的轉動軸連接有絲桿,絲桿上設置有能夠沿著絲桿前后移動的連接板,連接板上設置有工件夾緊裝置,上述的第四步進電機和絲桿能夠實現工件夾緊裝置沿著絲桿作前后移動,從而帶動拉手工件沿著絲桿方向作前后移動進入磨頭機構的砂帶內部并對拉手工件進行砂光打磨。進一步,所述的工件夾緊裝置包括一端能夠嵌接安裝在拉手工件內部的漲緊套,漲緊套的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安裝在連接板上的第五步進電機,上述的第五步進電機和漲緊套能夠實現拉手工件的自動夾緊和松開。本技術的有 益效果是由于本技術的磨頭機構在第一步進電機和第二步進電機的帶動下能夠自動左右移動和旋轉,并且磨頭機構一側設置有一個能夠帶動拉手工件前后移動的工件夾緊機構,工件夾緊機構夾持拉手工件供給磨頭機構對其進行砂光打磨,通過工件夾緊機構帶動拉手工件前后移動和磨頭機構的左右移動和旋轉運動,就能夠對拉手工件的直線部分和圓弧部分進行充分砂光打磨,避免了手動拉手砂光機磨頭機構不能夠移動和旋轉而需要手動夾持拉手工件給磨頭機構進行砂光打磨的缺點,既有效地避免了人工移動拉手工件與砂帶接觸的時間和壓力不一,導致同一批次拉手工件的線紋和光澤不一致的缺點,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本技術的磨頭機構上設置有用于將兩組砂帶張開的漲帶器,使得拉手工件能夠進入兩者之間距離比拉手工件外圓直徑小的兩組砂帶之間,方便對拉手工件進行砂光打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是本技術中工作臺機構的左視圖;圖4是本技術中磨頭機構的正視圖;圖5是本技術中漲帶器的零件圖;圖6是本技術中工件夾緊機構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I至圖6,一種自動拉手砂光機,包括工作臺機構1,工作臺機構I頂部安裝有能夠對拉手工件進行打磨加工的磨頭機構2,所述的工作臺機構I包括工作臺支架10,工作臺支架10頂部上活動安裝有支撐板11,所述支撐板11的底部兩側安裝有第一滑動導軌13,第一滑動導軌13可以使得支撐板11能夠在工作臺支架10上左右移動,支撐板11上設置有與磨頭機構2固定連接安裝的軸承底座12,工作臺支架10上設置有驅動支撐板11左右移動的第一步進電機110,上述的第一步進電機110與支撐板11的底部相連接,通過第一步進電機110的轉動軸向前伸出與收縮從而帶動支撐板11左右移動,軸承底座12的底部連接有驅動其旋轉并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支架10上的第二步進電機120,第二步進電機120的轉動軸與軸承底座12底部的旋轉中心相連接,上述第一步進電機110和第二步進電機120的運作優先選擇為PLC程序控制,磨頭機構2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帶動工件前后移動且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機構I上方的工件夾緊機構3。再進一步,所述的磨頭機構2上設置有用于將兩組砂帶張開的漲帶器20,漲帶器20包括鉗子201,鉗子201的尾部設置有能使其鉗嘴閉合的彈簧202,鉗子201的鉗嘴內部設置有能夠將鉗嘴撐開的圓軸203,上述的漲帶器20能夠將兩組砂帶張開,使得兩組砂帶之間的距離增大可以讓拉手工件放進兩組砂帶之間。進一步,所述的磨頭機構2上部設置有第三步進電機21,第三步進電機21帶動鉗子201的旋轉中心靠近或遠離圓軸203,通過第三步進電機21帶動鉗子201的旋轉中心靠近圓軸203時,鉗嘴會伸入兩組砂帶之間,圓軸203會將鉗子201的鉗嘴撐開,從而通過鉗嘴將兩組砂帶張開,當第三步進電機21帶動鉗子201的旋轉中心遠離圓軸203時,鉗子尾部的彈簧202會將鉗子尾部頂開,從而使得鉗嘴閉合,兩組砂帶恢復到原來未張開的狀態,最后鉗子201從兩組砂帶之間退出,上述的第三步進電機21優先采用PLC程序控制。再進一步,所述的工件夾緊機構3包括與工作臺機構I固定相連接的支架30,所述支架30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支架10右側上部,支架30 —側安裝有第四步進電機31,第四步進電機31的轉動軸連接有絲桿32,所述的絲桿32優先選擇為滾珠絲桿,絲桿32上設置有能夠沿著絲桿32前后移動的連接板33,連接板33上安裝有一與絲桿32配合使用的滾珠螺母36,第四步進電機31的轉動軸旋轉時帶動絲桿32旋轉,使得與絲桿32相配合使用的滾珠螺母36在絲桿32上前后移動,從而帶動連接板33沿著絲桿32前后移動,絲桿32的一側還設置有第二滑動導軌37,第二滑動導軌37與連接板33相連接,上述的第二滑動導 軌37能夠使得連接板33沿絲桿32作前后移動時更加容易和安全可靠,連接板33上設置有工件夾緊裝置34,上述的第四步進電機31優先采用PLC程序控制。進一步,所述的工件夾緊裝置34包括一端能夠嵌接安裝在拉手工件內部的漲緊套340,漲緊套340的另一端連接有固定安裝在連接板33上的第五步進電機35,上述的漲緊套340嵌接安裝在拉手工件內部里,第五步進電機35的轉動軸向前伸出,驅動漲緊套340漲大并將拉手工件卡緊,當對拉手工件加工完后,第五步進電機35的轉動軸收縮帶動漲緊套340縮小,方便人們取下拉手工件,上述的第五步進電機35優先采用PLC程序控制。當要對拉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拉手砂光機,包括工作臺機構(1),工作臺機構(1)頂部安裝有能夠對拉手工件進行打磨加工的磨頭機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機構(1)包括工作臺支架(10),工作臺支架(10)頂部上活動安裝有支撐板(11),支撐板(11)上設置有與磨頭機構(2)固定連接安裝的軸承底座(12),工作臺支架(10)上設置有驅動支撐板(11)左右移動的第一步進電機(110),軸承底座(12)的底部連接有驅動其旋轉并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支架(10)上的第二步進電機(120),磨頭機構(2)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帶動工件前后移動且固定安裝在工作臺機構(1)上方的工件夾緊機構(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健生,
申請(專利權)人:高健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