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環保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置有填料床、噴淋器和除霧器,所述填料床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所述填料床固定在罐體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固定在罐體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設置在填料床和除霧器之間,所述罐體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進風管位于填料床的下端,所述罐體的罐底部連接有藥液箱,罐底部通過連通口與藥液箱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通過水管與噴淋器連接。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時,通過在罐體內設置填料床和噴淋器,可以有效去除氣體中的臭味和異味,能滿足環保的排放標準,另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填料無需更換,日常維護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環保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工業廢氣通常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及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這些氣體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較大危害。目前,工業廢氣處理裝置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方法,該吸附方法能夠較好地去除有害氣體;由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如需保證吸附效果,則需頻繁更換活性炭,因此活性炭吸附方法的日常維護成本較高,而且活性炭還有造成二次污染。為此,如何降低廢氣處理成本,如何保證廢氣的處理效果等問題已成為業內研究的熱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有機廢氣處理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置有填料床、噴淋器和除霧器,所述填料床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所述填料床固定在罐體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固定在罐體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設置在填料床和除霧器之間,所述罐體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進風管位于填料床的下端,所述罐體的罐底部連接有藥液箱,罐底部通過連通口與藥液箱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通過水管與噴淋器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罐底部開設有排污口,所述罐體的中上段位置開設有投料口,投料口位于填料床和噴淋器之間。進一步地,所述藥液箱的外壁上設置有液位計。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置有填料床、噴淋器和除霧器,所述填料床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所述填料床固定在罐體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固定在罐體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設置在填料床和除霧器之間,所述罐體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進風管位于填料床的下端,所述罐體的罐底部連接有藥液箱,罐底部通過連通口與藥液箱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通過水管與噴淋器連接。使用本技術時,通過在罐體內設置填料床和噴淋器,可以有效去除氣體中的臭味和異味,能滿足環保的排放標準,另外,本技術的填料無需更換,日常維護成本低。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罐體;11、投料口; 13、進風管;14、排污口;15、罐底部;16、連通口;2、填料床;21、溢流孔;3、噴淋器;4、除霧器;5、藥液箱;51、液位計。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罐體1,所述罐體I內設置有填料床2、噴淋器3和除霧器4,所述填料床2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21,所述填料床2固定在罐體I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4固定在罐體I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3設置在填料床2和除霧器4之間,本技術的填料床2的填料優選為馬鞍環,以便增加氣體與藥液的接觸面積,保證廢氣的處理效果。所述罐體I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13,進風管13位于填料床2的下端,所述罐體I的罐底部15連接有藥液箱5,罐底部15通過連通口16與藥液箱5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5通過水管與噴淋器3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罐底部15開設有排污口 14,以便日常清潔 罐底時排放污水;所述罐體I的中上段位置開設有投料口 11,投料口 11位于填料床2和噴淋器3之間,以便投放填料。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藥液箱5的外壁上設置有液位計51,以便觀察藥液箱5的水位,以防藥液箱5缺水或加水過滿。用本技術凈化氣體時,不僅可以有效去除氣體中的臭味和異味,達到環保的排放標準,而且日常維護成本低,方便管理。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所述罐體(I)內設置有填料床(2)、噴淋器(3)和除霧器(4),所述填料床(2)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21),所述填料床(2)固定在罐體(I)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4)固定在罐體(I)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3)設置在填料床(2)和除霧器(4)之間,所述罐體(I)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13),進風管(13)位于填料床(2)的下端,所述罐體(I)的罐底部(15)連接有藥液箱(5),罐底部(15)通過連通口( 16)與藥液箱(5)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5)通過水管與噴淋器(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部(15)開設有排污口( 14 ),所述罐體(I)的中上段位置開設有投料口( 11),投料口( 11)位于填料床(2 )和噴淋器(3)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液箱(5)的外壁上設置有液位計(51)。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環保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內設置有填料床、噴淋器和除霧器,所述填料床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所述填料床固定在罐體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固定在罐體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設置在填料床和除霧器之間,所述罐體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進風管位于填料床的下端,所述罐體的罐底部連接有藥液箱,罐底部通過連通口與藥液箱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通過水管與噴淋器連接。使用本技術時,通過在罐體內設置填料床和噴淋器,可以有效去除氣體中的臭味和異味,能滿足環保的排放標準,另外,本技術的填料無需更換,日常維護成本低。文檔編號B01D53/72GK202700349SQ20122035113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專利技術者和曉剛 申請人:太倉東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所述罐體(1)內設置有填料床(2)、噴淋器(3)和除霧器(4),所述填料床(2)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溢流孔(21),所述填料床(2)固定在罐體(1)內的中段位置,所述除霧器(4)固定在罐體(1)內的頂部位置,所述噴淋器(3)設置在填料床(2)和除霧器(4)之間,所述罐體(1)外圓壁上設置有進風管(13),進風管(13)位于填料床(2)的下端,所述罐體(1)的罐底部(15)連接有藥液箱(5),罐底部(15)通過連通口(16)與藥液箱(5)連接起來,所述藥液箱(5)通過水管與噴淋器(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和曉剛,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東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