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兩個藥瓶、助推器、混合器、銜嘴和外殼,通過選擇性地將兩個藥瓶之一的藥物壓入混合器或者將兩個藥瓶的藥物都壓入混合器內選擇用藥種類,通過按壓次數的不同調節藥物用量以及混合藥物中各種藥物的濃度,助推器可以有效地將混合氣內的藥物全部壓入銜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以很直觀的觀察到用藥量,并能按照醫生要求調節用藥量和用藥濃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兩個藥瓶,因此也為患者提供了藥物的選擇功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用具
,更具體地,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便攜式藥盒。
技術介紹
便攜式藥盒是一種自行用藥設備,該設備的研究和發展為具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帶來很大的便利。哮喘是需要自行用藥的一個較常見的病癥。在沒有便攜式藥盒之前,哮喘患者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嚴重的患者發病時還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為其用藥 ,用藥的藥量和藥物種類必須嚴格控制才能減輕發病病癥,否者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哮喘或者其他后遺癥。隨著便攜式藥盒的開發,有效的自行用藥為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固體藥片或膠囊可以很好的控制用藥的藥量,但是患者每次服用隨身攜帶的液體藥物時卻不好控制藥物的量和濃度。此外,患者通常把藥罐放于手提包或者其他包中,當發病時卻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藥罐,耽誤用藥時間,可能引起病癥加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便攜式藥盒不能準確控制藥物濃度與用藥藥量等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調節藥物濃度和控制用藥藥量的便攜式藥盒,使患者在發病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服用準確藥量與濃度的藥物,減輕病癥或者消除癥狀。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助推器、混合器、銜嘴,第一藥瓶瓶口和第二藥瓶瓶口分別與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通過螺紋緊密連接,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分別通過兩個固定管道固定于混合器上,助推器緊貼于混合器圓面一側并位于第一藥瓶和第二藥瓶之間,混合器弧面與銜嘴上部通過小孔連接。優選的,所述的便攜式藥盒還包括用于包裝的瓶體外殼,瓶體外殼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即外殼蓋子和外殼瓶身。優選的,所述的便攜式藥盒的助推器有一端為膨大的圓柱,其內部為空腔,空腔中裝有殺菌劑和干燥劑,助推器膨大端的表面有矩陣排列的小孔。優選的,所述銜嘴一端通過固定柱固定于瓶體外殼內表面底部且銜嘴可以橫向旋轉。優選的,所述外殼蓋子上表面由柔性膜組成,形成三個圓弧形突起,每個突起對應一個按鈕。優選的,所述的便攜式藥盒的外殼殼體上有三個透明窗口,分別正對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和混合器,正對第一藥瓶、第二藥瓶的兩個透明窗口都具有標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技術提供的便攜式藥盒可以調整用藥藥量和用藥濃度,便于攜帶,避免了患者因無法控制液體藥物的量和濃度而導致的潛在危。患者可以在開始發病的最短時間內服用醫生規定的藥物,并控制好藥量和藥物濃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便攜式藥盒內部結構圖。圖中101-外殼蓋子,102-按鈕一,103-柔性膜,104-助推器,105-按鈕二,106-第一藥瓶,107-小孔,108-瓶頸,109-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110-固定管道,111-銜嘴,112-銜嘴上部連接處,113-固定柱,114-混合器,115-外殼瓶身,116-第二藥瓶。圖2為本技術便攜式藥盒外部結構圖。·圖中201-頸繩,202-柔性膜,203-頸繩固定片,204-透明窗口,205-標尺,206-外殼,207-銜嘴放置腔,208-銜嘴。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I所示,便攜式藥盒的結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外殼,第二部分為內部裝置。藥盒外殼主要分為外殼蓋子101和外殼瓶身115兩個部分。外殼蓋子101上表面為柔性膜103,柔性膜形成三個突起,每個突起對應一個按鈕,按鈕一 102對應于第二藥瓶116瓶底,按鈕二 105對應于第一藥瓶106瓶底,還有一個按鈕為助推器104 —端端部。內部裝置包括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助推器、混合器和銜嘴。第一藥瓶106瓶口和第二藥瓶116瓶口各與一個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109通過螺紋緊密連接,兩個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109各通過一個固定管道110固定于混合器114圓面上,混合器114弧面與銜嘴上部連接處112連接,銜嘴111 一側通過固定柱113固定于瓶體外殼內表面底部且銜嘴可以橫向旋轉。助推器104位于第一藥瓶106和第二藥瓶116之間且其膨大一端緊貼于混合器圓面上。助推器膨大端為中空結構且其表面有很多小圓孔,其內部空腔裝有干燥劑和殺菌劑。當壓下按鈕一 102或者按鈕二 105時,第二藥瓶116或者第一藥瓶106向下移動,壓下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109,液體被壓入混合器114內,混合后通過助推器104將混合器內的藥液全部壓入銜嘴111內。患者可以同時使用兩個藥瓶,也可選擇使用其中一個藥瓶,也就是說,患者可以選擇使用兩個藥瓶其中的一種藥,也可以選擇使用它們的混合物,通過壓下按鈕的次數的不同控制每種藥物的使用量,以及混合藥物的濃度。如圖2所示,當按壓柔性膜202的時候,可以將藥瓶中的液體壓入混合器中,各個藥瓶剩余藥量可以從透明窗口 204和標尺205觀察到,混合器中的藥液可以從混合器觀察窗口 206觀察到。銜嘴208可以橫向旋轉90°,當使用時可將其從銜嘴放置腔208中旋轉出來,使用完后在放回銜嘴放置腔內,避免污染。盡管這里參照本技術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助推器、混合器、銜嘴,其特征在于 第一藥瓶瓶口和第二藥瓶瓶口分別與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通過螺紋緊密連接,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分別通過兩個固定管道固定于混合器上,助推器緊貼于混合器圓面一側并位于第一藥瓶和第二藥瓶之間,混合器弧面與銜嘴上部通過小孔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包裝的瓶體的外殼,瓶體外殼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即外殼蓋子和外殼瓶身。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器膨大的一端內部為空腔,空腔中裝有殺菌劑和干燥劑,助推器膨大端表面有矩陣排列的小孔。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銜嘴一端通過固定柱固定于瓶體外殼內表面底部。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蓋子上表面由柔性膜組成,形成三個圓弧形突起,每個突起對應一個按鈕。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攜式藥盒的外殼殼體上有三個透明窗口,分別正對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和混合器,正對第一藥瓶、第二藥瓶的兩個透明窗口都具有標尺。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兩個藥瓶、助推器、混合器、銜嘴和外殼,通過選擇性地將兩個藥瓶之一的藥物壓入混合器或者將兩個藥瓶的藥物都壓入混合器內選擇用藥種類,通過按壓次數的不同調節藥物用量以及混合藥物中各種藥物的濃度,助推器可以有效地將混合氣內的藥物全部壓入銜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以很直觀的觀察到用藥量,并能按照醫生要求調節用藥量和用藥濃度,本技術有兩個藥瓶,因此也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藥盒,包括第一藥瓶、第二藥瓶、助推器、混合器、銜嘴,其特征在于:第一藥瓶瓶口和第二藥瓶瓶口分別與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通過螺紋緊密連接,兩個相同的重疊式彈性軟膜裝置分別通過兩個固定管道固定于混合器上,助推器緊貼于混合器圓面一側并位于第一藥瓶和第二藥瓶之間,混合器弧面與銜嘴上部通過小孔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璐,朱德其,馬一明,郁紅梅,劉爽,曾丹,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