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緩釋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其含有緩釋部分,速釋部分和包衣層,所述緩釋部分以質量份計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丙烯酸樹脂Ⅱ13~28份、糖粉10~25份、糊精33份、活性成分A350份、95%乙醇72份、硬脂酸鎂4份;所述速釋部分以質量份計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活性成分B300份,微晶纖維素20~60份,玉米淀粉31份,羥丙纖維素1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K90)10份,95%乙醇70份,羧甲淀粉鈉10~30份,硬脂酸鎂4份;其中,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為同一藥物成分,所述藥物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起效同時又能保持長久穩定的血藥濃度而保持長效,且制備方法簡易,效果顯著。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緩釋制劑
,具體涉及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對乙酰氨基酚化學名為N
?
(4
?
羥基苯基)乙酰胺,為非那西丁的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合成酶,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能減少前列腺素PGE1、緩激肽和組胺等的合成和釋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經中樞,它的減少將導致中樞體溫調定點下降,體表溫度感受器感覺相對較熱,進而通過神經調節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出汗而達到解熱的作用,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較弱。對血小板及凝血機制無影響。對乙酰氨基酚為苯胺類非甾體解熱鎮痛藥,與其他解熱鎮痛藥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緩和,藥效持久以及不良反應小等特點,臨床常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等癥狀。對乙酰氨基酚無明顯腸胃刺激,因此適用于阿司匹林過敏、消化性潰瘍等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頭痛發熱病人,尤其適合兒童。
[0003]對乙酰氨基酚現上市制劑為緩釋片,原研為美國強生制藥有限公司泰諾林,國內上市還有普通片、滴劑、顆粒劑、干混懸劑、膠囊劑等,原研組成為每片含主要成份對乙酰氨基酚0.65g,輔料為巴西棕櫚蠟、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微晶纖維素、變性淀粉、聚維酮、羧甲淀粉鈉、粉狀纖維素、預交化淀粉、硬脂酸鎂、包衣粉等,為雙層緩釋片,骨架材料為巴西棕櫚蠟、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
[0004]本專利技術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制劑緩釋部分采用丙烯酸樹脂Ⅱ為骨架材料,包含緩釋部分、速釋部分,既能快速起效同時又能保持長久穩定的血藥濃度而保持長效,且制備方法簡易,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包含緩釋部分、速釋部分,通過采用丙烯酸樹脂Ⅱ為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制劑緩釋部分的骨架材料,既能快速起效同時又能保持長久穩定的血藥濃度而保持長效,且制備方法簡易,效果顯著。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所述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含有緩釋部分,速釋部分和包衣層;
[0008]所述緩釋部分含有活性成分A,不溶性網狀骨架,以及緩釋輔料;
[0009]所述速釋部分含有活性成分B,速釋輔料;
[0010]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為同一藥物成分,所述藥物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
[0011]所述不溶性網狀骨架為丙烯酸樹脂Ⅱ,緩釋輔料為糖粉、糊精、對乙酰氨基酚、95%乙醇、硬脂酸鎂;
[0012]所述緩釋部分以重量份計包括:丙烯酸樹脂Ⅱ13~28份、糖粉10~25份、糊精33份、活性成分A(對乙酰氨基酚)350份、95%乙醇72份、硬脂酸鎂4份。
[0013]進一步地,所述的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4](一)制備緩釋部分;
[0015](二)制備速釋部分;
[0016](三)壓片包衣;
[0017]其中,所述的緩釋部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a1、丙烯酸樹脂Ⅱ8份與72份95%乙醇溶液攪拌溶解配制成10%溶液(W/W),加入緩釋部分總質量10%的活性成分A,充分攪拌分散均勻得粘合劑Ⅰ;
[0019]a2、將剩余活性成分A和丙烯酸樹脂Ⅱ,加上糖粉、糊精混合均勻后加入粘合劑Ⅰ攪拌制成軟材,再用24目篩制粒,40℃~5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用24目~30目篩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即得緩釋部分。
[0020]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速釋輔料為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羥丙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K90)、95%乙醇、羧甲淀粉鈉、硬脂酸鎂;
[0021]速釋部分以質量份計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活性成分B300份,微晶纖維素20份~60份,玉米淀粉31份,羥丙纖維素10份~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K90)10份,95%乙醇70份,羧甲淀粉鈉10份~30份,硬脂酸鎂4份。
[0022]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速釋部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b1、配制粘合劑Ⅱ:PVPK90與95%乙醇混合并充分攪拌溶解配制成15%溶液得粘合劑Ⅱ,備用;
[0024]b2、制備速釋部分:將對乙酰氨基酚、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羥丙纖維素混合均勻,加入粘合劑Ⅱ,攪拌制成軟材,用20目篩制粒,40℃~5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然后再用20目~30目篩整粒,加入羧甲淀粉鈉、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即得速釋部分。
[002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壓片包衣具體是采用沖模壓雙層片,然后將壓制的雙層片包衣。
[002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沖模壓雙層片是采用8mm
×
17mm異形沖壓雙層片,壓片機可采用ZPW23旋轉式壓片機,片硬度≥6kg。
[0027]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雙層片包衣的具體步驟是:采用胃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與純化水攪拌分散配制成13%的混懸液,然后把雙層片素片倒入包衣滾筒內,將槍支架與噴槍轉入鍋內固定好;使用熱風和點動使片芯升溫至30℃~40℃,調節霧化壓力為0.4~0.6Mpa,進風溫度80℃~130℃,出風溫度30℃~60℃,包衣增重為0.7%~1.0%。
[0028]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包衣其包衣材料為歐巴代胃溶型包衣。
[0029]本專利技術將聚丙烯酸樹脂I和藥物制成不溶性骨架緩釋片,患者服用后藥物會在胃腸道內被逐漸釋放出來,而該骨架卻并不會發生改變,隨后將以原型經腸道排出;其不溶性骨架能形成孔徑極細的孔道,藥物經這些孔道逐漸向體液擴散,從而起到緩釋作用。
[0030]聚丙烯酸樹脂I可溶于乙醇中形成黏性溶液,其黏性隨聚丙烯酸樹脂I摩爾濃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增加顆粒可壓性、隔離顆粒組分和降低顆粒及片劑的引濕性等作用。
[0031]本專利技術緩釋部分形成的骨架是網狀的骨架,且形成了孔徑極細的孔道,藥物經這
些孔道逐漸向液體擴散,從而起到緩釋作用。
[003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包含緩釋部分、速釋部分,且緩釋部分通過采用丙烯酸樹脂Ⅱ為骨架材料,既能快速起效同時又能保持長久穩定的血藥濃度而保持長效,制備方法簡易,效果顯著,且儲存穩定性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34]實施例1:
[0035]本實施例的制劑配方
[0036]1、緩釋部分組成:
[0037][0038]2、速釋部分組成
[0039][0040][0041]3、制備方法
[0042]緩釋部分制備:
[0043]粘合劑I配制:丙烯酸樹脂Ⅱ8mg與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含有緩釋部分,速釋部分和包衣層;所述緩釋部分含有活性成分A,不溶性網狀骨架,以及緩釋輔料;所述速釋部分含有活性成分B,速釋輔料;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為同一藥物成分,所述藥物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所述不溶性網狀骨架為丙烯酸樹脂Ⅱ,緩釋輔料為糖粉、糊精、對乙酰氨基酚、95%乙醇、硬脂酸鎂;所述緩釋部分以重量份計包括:丙烯酸樹脂Ⅱ13~28份、糖粉10~25份、糊精33份、活性成分A(對乙酰氨基酚)350份、95%乙醇72份、硬脂酸鎂4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制備緩釋部分;(二)制備速釋部分;(三)壓片包衣;其中,所述的緩釋部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1、丙烯酸樹脂Ⅱ8份與72份95%乙醇溶液攪拌溶解配制成10%溶液(W/W),然后加入緩釋部分總質量10%的活性成分A,充分攪拌分散均勻得粘合劑Ⅰ;a2、將剩余活性成分A和丙烯酸樹脂Ⅱ,加上糖粉、糊精混合均勻后加入粘合劑Ⅰ攪拌制成軟材,再用24目篩制粒,40℃~5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用24目~30目篩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即得緩釋部分。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釋輔料為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羥丙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K90)、95%乙醇、羧甲淀粉鈉、硬脂酸鎂;速釋部分以質量份計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活性成分B300份,微晶纖維素20份~60份,玉米淀粉31份,羥丙纖維素10份~30份,聚乙烯吡咯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德其,沈樺,李銳,曾耘藝,劉家俊,王英,吳佳佑,夏文紅,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