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連鑄機中的噴水冷卻裝置,適用于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由設置在冷卻段I↓[A]、I的鑄坯周圍的噴水管和噴水嘴所組成,特點是沿冷卻段I每流續增設噴水冷卻段Ⅱ;每個冷卻段設置有四條噴水管(6),其橫斷面上有四個噴水嘴(4),上下相鄰橫斷面上的噴水嘴相錯角α=45°,噴水嘴沿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是上密下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實踐證明它有助于實現方坯連鑄機生產圓坯,給企業帶來好的經濟效益。(*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連鑄機中的噴水冷卻裝置,它適用于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形連鑄坯。連鑄工藝因其成材率高、能耗低等優點取代了模鑄工藝而在煉鋼廠中被廣泛應用。目前生產方坯的連鑄機上的噴水冷卻裝置是由設置在冷卻段IA和冷卻段I的方形鑄坯(1)周圍的噴水管(2)和噴水嘴(3)所組成,四個噴水嘴(3)分別與方坯(1)相對應的四個面垂直布置。在國內外煉鋼廠中一般認為在方坯連鑄機上只能生產方坯而不能生產圓形連鑄坯,這是因為方坯連鑄機的鑄坯弧形半徑較小。例如一種小方坯連鑄機的鑄坯弧形半徑僅為R2=5250mm,而圓形連鑄機的鑄坯弧形半徑一般都在10000mm以上。當鋼水在生產圓坯連鑄機的結晶器內形成薄殼坯,在拉矯機(8)的驅動下拉出結晶器后,所需的冷卻條件和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方坯的冷卻條件相比,需要比較均勻和較長的冷卻時間。正是由于方坯連鑄機的鑄坯弧形半徑小,不能滿足生產圓坯所需要的冷卻條件,所以在現有的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被視為是不可能實現的。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噴水冷卻裝置,以“一機兩用”的功能來滿足市場對圓坯的需求。本技術的結構是這樣實現的。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噴水冷卻裝置是由設置在冷卻段IA和冷卻段I的鑄坯周圍的噴水管和噴水嘴所組成,特點是沿冷卻段I每流續增設噴水冷卻段II;每個冷卻段設置有四條噴水管,其橫斷面上有四個噴水嘴,上下相鄰斷面上的噴水嘴相錯角α=45°,噴水嘴沿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是上密下疏。下面以下個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詳述。附圖說明圖1是方坯連鑄機噴水冷卻裝置的橫斷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沿圖2中的A—A斷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噴水管(6)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噴水嘴(3)或(4)的結構示意圖。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噴水冷卻裝置是由設置在冷卻段IA和冷卻段I的圓鑄坯(5)周圍的噴水管(6)所組成,其特點是沿冷卻段I每流續增設噴水冷卻段II;冷卻段IA、冷卻段I和冷卻段II均設置有相同的四條噴水管(6),其橫斷面上設置有四個噴水嘴(4),上下相鄰橫斷面上的噴水嘴(3)和噴水嘴(4)相錯角α=45°,它們在噴水管上呈螺旋線形狀排列。每個冷卻段上的圓鑄坯(5)周圍的噴水管(6)分別為一條外弧噴水管、一條內弧噴水管和兩條相對應的側弧噴水管,它們所對應的外弧半徑、內弧半徑和側弧半徑分別為R3=5450mm;R1=4900mm;R2=5175mm。由于R1、R2和R3在數值上相接近,所以,可以把它們所對應的內弧、側弧和外弧上的噴水管(6)的曲率視為近似相同,噴水管亦近似相同。在同一條噴水管(6)上下相鄰兩個噴水嘴(3)和(4)之間的夾角β=75°。噴水嘴沿圓形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相互間距是上密下疏。噴水嘴沿圓坯(5)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為L0=30mm;LA1=165mm;LA2=165mm;LA3=190mm;LA4=190mm;LA5=220mm;LA6=220mm;LAI=240mm;LAI1=260mm;LAI2=290mm;LAI3=310mm;LAI4=350mm;LAI5=400mm;LAI6=460mm;LIII=520mm;LII1=570mm;LII2=570mm;LII3=570mm;LII0=33.8mm;結晶器(7)的底平面Q和冷卻段IA的始平面P與鑄機弧的圓心O所組成的圓心角α0=4°;冷卻段IA所對應的圓心角αA=13.3°,冷卻段I所對應的圓心角αI=23.6°,冷卻段II所對應的圓心角αII=23.6°。本技術的冷卻段IA的前四排的噴水嘴采用BD5型結構;冷卻段IA的后三排和冷卻段I、冷卻段II的噴水嘴采用BD3型結構。所謂BD5型噴水嘴的結構是高壓水可以沿箭頭方向從噴水嘴(3)或(4)橫斷面的切線方向進入,高壓水在噴水嘴內腔(9)形成前進的旋轉水流,經過口徑逐漸縮小的噴口(10)形成強有力的旋散水流射出,噴濺到圓鑄坯(5)的表面上。BD3型噴水嘴的結構與BD5型噴水嘴的結構基本相同,它們的區別在于噴口(10)的大小不同,BD3型噴水嘴的噴口(10)比BD5型噴水嘴的噴口稍小。本技術的結構簡單,經過生產實踐它能夠達到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技術質量要求,實現了“一機兩用”和滿足市場對圓形連鑄坯的需要,并且給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權利要求1.一種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噴水冷卻裝置是由設置在冷卻段IA和冷卻段I的鑄坯周圍的噴水管和噴水嘴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沿冷卻段I每流續增設噴水冷卻段II,每個冷卻段設置有四條噴水管,其橫斷面上有四個噴水嘴(6),上下相鄰斷面上的噴水嘴相錯角α=45°,噴水嘴沿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是上密下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水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噴水嘴沿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為L0=30mm,LA1=165mm,LA2=165mm,LA3=190mm,LA4=190mm,LA5=220mm,LA6=220mm,LAI=240mm,LAI1=260mm,LAI2=290mm,LAI3=310mm,LAI4=350mm,LAI5=400mm,LAI6=460mm,LIII=520mm,LII1=570mm,LII2=570mm,LII3=570mm,LII0=33.8mm,結晶器(7)的底平面Q和冷卻段IA的始平面P與鑄機弧的圓心O所組成的圓心角α0=4°,冷卻段IA所對應的圓心角αA=13.3°,冷卻段I所對應的圓心角α1=23.6°,冷卻段II所對應的圓心角αII=23.6°。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噴水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冷卻段IA的前四排的噴水嘴采用BD5型結構,冷卻段IA的后三排和冷卻段I、冷卻段II的噴水嘴采用BD3型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連鑄機中的噴水冷卻裝置,適用于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由設置在冷卻段I文檔編號B22D11/124GK2225322SQ9523148公開日1996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20日專利技術者王勇 申請人:鞍山鋼鐵公司, 鞍山鋼鐵公司第二煉鋼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方坯連鑄機上生產圓坯的噴水冷卻裝置是由設置在冷卻段Ⅰ↓[A]和冷卻段I的鑄坯周圍的噴水管和噴水嘴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沿冷卻段I每流續增設噴水冷卻段Ⅱ,每個冷卻段設置有四條噴水管,其橫斷面上有四個噴水嘴(6),上下相鄰斷面上的噴水嘴相錯角α=45°,噴水嘴沿鑄坯運行方向設置的間距是上密下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勇,
申請(專利權)人:鞍山鋼鐵公司,鞍山鋼鐵公司第二煉鋼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