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的密封裝置,其包括電池極柱、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和極柱膠。在所述電池極柱上依次套裝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所述螺母為外螺紋螺母,與所述電池蓋上的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池極柱、螺母和電池蓋形成空腔。所述螺母的內徑大于所述電池極柱的外徑,形成與上述空腔連通的間隙,所述極柱膠填充在所述的空腔和間隙內;所述螺母的內壁上挖有至少一個環狀溝槽,用于增大所述的間隙。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蓄電池密封結構中,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的縱向長度長,可以有效阻止電池內的硫酸沿電池極柱側面爬升泄漏,延長電池的充放電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的密封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蓄電池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對鉛酸蓄電池極柱的密封,通常采用以下方法①通過壓縮軟質橡膠密封圈,如O型圈、矩形圈等達到機械密封的目的;②直接將膠粘劑,如環氧樹脂、聚氨酯膠等灌入密封部位達到膠粘劑密封的目的;③在電池蓋上密封部位內嵌入鉛套,再將鉛套和相應極柱焊接,從而達到鉛套密封的目的。采用直接將膠粘劑灌入密封部位達到膠粘劑密封的目的是一種常見解決方案。但是實際使用表明,由于這些方案中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的長度較短,造成密封結構的密封強度較差,密封效果不夠好,蓄電池電解液滲漏的現象時有發生,從而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蓄電池密封裝置,可以克服現有密封裝置中不能有效阻止電池內的硫酸沿電池極柱側面爬升泄露,密封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蓄電池密封裝置,包括電池極柱、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和極柱膠。在所述電池極柱上依次套裝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所述螺母為外螺紋螺母,與所述電池蓋上的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池極柱、螺母和電池蓋形成空腔。所述螺母的內徑大于所述電池極柱的外徑,形成與上述空腔連通的間隙,所述極柱膠填充在所述的空腔和間隙內;所述螺母的內壁上挖有至少一個環狀溝槽,用于增大所述的間隙。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間隙寬為2至5毫米,高為3至10毫米。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螺母上面和其內側面所形成的棱加工成圓弧形,用于增大所述間隙的入口。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為O形密封圈。本專利技術的蓄電池密封結構中,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的縱向長度為hi加上所述間隙的高度h2,延長了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縱向途徑的長度,從而可以有效阻止電池內的硫酸沿電池極柱側面爬升泄漏,延長電池的充放電壽命;螺母的內壁上挖有至少一個環狀溝槽,可以有效延長極柱膠與電池極柱、螺母內側面的密合面有效長度,防止酸液從各個途徑爬升泄漏,同時,所設的溝槽可以使所述極柱膠和電池極柱、螺母更好地緊密結合,大大減小了鉛與硫酸之間的表面張力,使得鉛與硫酸界面由潤濕型轉變為不潤濕,有效杜絕了爬酸路徑,加強了密封的效果;螺母上端和其內側所形成的棱加工成圓弧形,增大了所述間隙的入口,使得加工時將所述極柱膠填充進所述間隙時比較容易,間隙中的氣體也更容易排出,密封的效果更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密封裝置剖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在圖I中,內嵌銅鋅件2的電池極柱I上依次安裝電池蓋3、矩形密封圈4、墊圈5、螺母6。所述電池極柱I、螺母6和電池蓋3形成空腔,螺母6的內孔直徑應大于蓄電池極柱的直徑,從而在蓄電池極柱I與螺母6之間形成一段與空腔連通的環形間隙,該間隙的寬為疒5_,高為:Γ10_ ;所述極柱膠7充盈在空腔和環形間隙內,形成膠密封,由于本專利技術增加了間隙,使膠密封的密封高度由原來的hi增加到現在的h2,大大增強了密封的效果。此外,螺母6的內孔為二層階梯孔,上部孔徑大于下部孔徑,對于下部內孔直徑,僅要求與極柱外徑相適應,滿足通常裝配尺寸即可,上部內孔直徑大于電池極柱I直徑,形 成一定間隙;同時,所述電池極柱I的外壁上挖有多個環狀溝槽(為方便密封膠灌注進來,加工時可以保留退刀槽)8,使得帶有環狀溝槽8的電池極柱I和螺母6的內孔所圍成的間隙的寬為2 5_,高為3 10_。該設計結構無需通過螺母內徑大于極柱外徑形成間隙,故螺母6的內孔直徑只需滿足通常的裝配要求,保證密封膠能夠順利地灌注進溝槽,不產生氣泡,略大于電池極柱直徑即可。同時,螺母6上端面和其內孔側壁所形成的棱可加工成倒圓、倒角或其他類似結構,以增大密封膠7流入溝槽8時的入口,使密封膠能夠順利地灌注進間隙,不產生氣泡;密封膠7充盈于空腔和間隙內,使膠密封的密封高度由原來的hi增加到現在的h2,增強了密封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蓄電池密封結構中,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的縱向長度為hi加上所述間隙的高度h2,延長了極柱膠與電池極柱密合面縱向途徑的長度,從而可以有效阻止電池內的硫酸沿電池極柱側面爬升泄漏,延長電池的充放電壽命;螺母的內壁上挖有至少一個環狀溝槽,可以有效延長極柱膠與電池極柱、螺母內側面的密合面有效長度,防止酸液從各個途徑爬升泄漏,同時,所設的溝槽可以使所述極柱膠和電池極柱、螺母更好地緊密結合,大大減小了鉛與硫酸之間的表面張力,使得鉛與硫酸界面由潤濕型轉變為不潤濕,有效杜絕了爬酸路徑,加強了密封的效果;螺母上端和其內側所形成的棱加工成圓弧形,增大了所述間隙的入口,使得加工時將所述極柱膠填充進所述間隙時比較容易,間隙中的氣體也更容易排出,密封的效果更好。以上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專利技術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任何變形和改進,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電池密封裝置,包括電池極柱、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和極柱膠,在所述電池極柱上依次套裝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所述螺母為外螺紋螺母,與所述電池蓋上的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池極柱、螺母和電池蓋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內徑大于所述電池極柱的外徑,形成與上述空腔連通的間隙,所述極柱膠填充在所述的空腔和間隙內;所述螺母的內壁上挖有至少一個環狀溝槽,用于增大所述的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蓄電池密封裝置,包括電池極柱、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和極柱膠,在所述電池極柱上依次套裝電池蓋、密封圈、墊圈、螺母,所述螺母為外螺紋螺母,與所述電池蓋上的內螺紋嚙合,所述電池極柱、螺母和電池蓋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內徑大于所述電池極柱的外徑,形成與上述空腔連通的間隙,所述極柱膠填充在所述的空腔和間隙內;所述螺母的內壁上挖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下兵,
申請(專利權)人:徐下兵,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