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近開關,通過將接近開關本體安裝于接近開關安裝座上,并使二者的工作端同向,利用彈性復位裝置作為接近開關安裝座的受力緩沖部件,使得接近開關本體在與被檢測設備的位置信息進行確認同時,二者之間由撞擊產生作用力轉化成彈性復位裝置的勢能,當彈性復位裝置對被測設備的作用力進行抵消后,彈性復位元件同時提供使接近開關安裝座回復至其預設位置,使接近開關本體回復至預設的位置檢測位置,實現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了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接近開關的自動化生產線,以提高工位切換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自動化生產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動化生產線及其接近開關。
技術介紹
目前工廠產品生產中使用的生產線大多采用自動化生產線,而自動化生產線很多位置在進行工位切換時,工位切換的控制需要用接近開關來來實現。當運載產品的設備運 行到指定位置時,安裝在此處的接近開關發出設備到達信號,控制系統接收該信號并程序控制設備進行下一步的動作,所以接近開關在自動化控制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位置控制準確,接近開關的安裝位置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使設備到達這個范圍之內時,接近開關才能檢測到設備的到來。但因為設備在運行中存在慣性等原因,往往在接近開關檢測到設備后,設備沒來得及停下來導致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嚴重影響生產。為了避免接近開關被撞壞的狀況發生,若將接近開關的安裝位置設置距設備停靠點過遠,又易造成接近開關檢測不到設備的到達,就需要間斷地停機以調整接近開關的位置,也會影響生產。因此,如何實現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近開關,以實現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以提高工位切換的準確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接近開關,包括接近開關安裝座;安裝于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的支撐端的接近開關本體,其檢測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的支撐方向同向;對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進行支撐的彈性復位裝置,其彈性復位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的安裝端相連,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的彈性復位方向與所述開關安裝座的支撐方向同向。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還包括安裝于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的彈性支撐端的接近開關固定座。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為安裝擋塊,所述接近開關本體設置于所述安裝擋塊的一端,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的彈性復位端靠近所述安裝擋塊的另一端。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接近開關固定座為固定支架。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安裝擋塊的另一端和所述固定支架鉸接,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安裝擋塊和所述固定支架上靠近二者鉸接點的位置。優選地 ,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彈性復位裝置設置于所述接近開關本體的檢測端的一側。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彈簧。優選地,在上述接近開關中,所述安裝擋塊和所述固定支架通過滑輪鉸接,且所述安裝擋塊與所述滑輪固定連接。一種自動化生產線,其上設置有檢測設備運行位置的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開關為如上任意一項所述的接近開關。優選地,在上述自動化生產線中,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裝于自動化生產線的接近開關位置的安裝底座上。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近開關,包括對被檢測設備的運行位置進行檢測接近開關本體、接近開關安裝座和彈性復位裝置,接近開關本體安裝在接近開關安裝座的支撐端上,同時,接近開關本體的檢測端與接近開關安裝座的支撐方向相同,該支撐方向即為被檢測設備的運行方向,即接近開關本體上感應被檢測設備位置的感應部位與被檢測設備的運行方向相對,彈性復位裝置的彈性復位端與接近開關安裝座相連,當被檢測設備運行至與接近開關本體相接觸時,其作用力通過接近開關安裝座傳遞至彈性復位裝置上,彈性復位裝置具有吸收接近開關安裝座沿被檢測設備運行方向上的變形量的功能,當被檢測設備停止作用于接近開關安裝座上的作用力時,彈性復位裝置又能夠提供使接近開關安裝座回復至初始位置的回復力。通過將接近開關本體安裝于接近開關安裝座上,并利用彈性復位裝置作為接近開關安裝座的受力緩沖部件,使得接近開關本體在與被檢測設備發生接觸時,在對其位置信息進行確認后,避免其由慣性力等原因對接近開關本體的直接沖撞,而將該慣性作用力轉移為接近開關安裝座的位置變化,并進而轉化成彈性復位裝置的勢能,當彈性復位裝置對被測設備的沖撞進行抵消后,彈性復位元件同時提供使接近開關安裝座回復至其預設位置,進而使得接近開關本體回復至預設的位置檢測位置。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將被測設備對接近開關的作用力由彈性復位裝置吸收,并進一步由彈性復位裝置使接近開關保持在預定的位置檢測位置,實現了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了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近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安裝擋塊的鉸接側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接近開關,實現了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了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撞壞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自動化生產線,提高了工位切換的準確性。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I所示,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接近開關的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近開關,包括對被檢測設備的運行位置進行檢測接近開關本體I、接近開關安裝座2和彈性復位裝置3,接近開關本體I安裝在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端,同時,接近開關本體I的檢測端與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方向相同,該支撐方向與 被檢測設備的運行方向(圖I中A所示的箭頭方向即為設備的運行方向)相對,即接近開關本體I上感應被檢測設備位置的感應部位與被檢測設備的運行方向相對,使得接近開關本體I可對輸送至該位置的被檢測設備進行檢測。彈性復位裝置3的彈性復位端與接近開關安裝座2相連,以對接近開關安裝座2進行支撐和彈性復位動作,當被檢測設備運行至與接近開關本體I相接觸時,其作用力通過接近開關安裝座2傳遞至彈性復位裝置3上,彈性復位裝置3具有吸收接近開關安裝座2沿被檢測設備運行方向上的變形量的功能,當被檢測設備停止作用于接近開關安裝座2上的作用力時,彈性復位裝置3又能夠提供使接近開關安裝座2回復至初始位置的回復力,從而使得接近開關安裝座2在受到被檢測設備的撞擊發生變形后,彈性復位裝置3能夠將接近開關安裝座回復至初始位置。通過將接近開關本體I安裝于接近開關安裝座2上,并利用彈性復位裝置3作為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受力緩沖部件,使得接近開關本體I在與被檢測設備發生接觸時,在對其位置信息進行確認后,避免其由慣性力等原因對接近開關本體I的直接沖撞,而將該慣性作用力轉移為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位置變化,并進而轉化成彈性復位裝置3的勢能,當彈性復位裝置3對被測設備的沖撞進行抵消后,彈性復位裝置3同時提供使接近開關安裝座2回復至其預設位置,進而使得接近開關本體I回復至預設的位置繼續進行設備位置的檢測。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將被測設備對接近開關的作用力由彈性復位裝置3吸收,并進一步由彈性復位裝置3使接近開關保持在預定的位置檢測位置,實現了接近開關對運行設備位置的準確檢測,同時避免了出現運行設備將接近開關本體I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近開關安裝座(2);安裝于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端的接近開關本體(1),其檢測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方向同向;對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進行支撐的彈性復位裝置(3),其彈性復位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安裝端相連,所述彈性復位裝置(3)的彈性復位方向與所述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方向同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近開關安裝座(2); 安裝于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端的接近開關本體(1),其檢測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方向同向; 對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進行支撐的彈性復位裝置(3),其彈性復位端與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的安裝端相連,所述彈性復位裝置(3)的彈性復位方向與所述開關安裝座(2)的支撐方向同向。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于所述彈性復位裝置(3)的彈性支撐端的接近開關固定座(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開關安裝座(2)為安裝擋塊,所述接近開關本體(I)設置于所述安裝擋塊的一端,所述彈性復位裝置(3)的彈性復位端靠近所述安裝擋塊的另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近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開關固定座(4)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方民,翟諾,王躍軍,楊明華,張帥,李攀,鄭雷,李洪哲,曹磊,周美玲,謝益東,張霖,呂新軍,鮑廣榮,
申請(專利權)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