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與第一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當冷凝水較少時通過排出閥座的第一排出孔排水,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上升帶動閥芯上升,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同時排水,具有能自動調節冷凝水排放速度、排水連續,有效防止冷凝水滯流和蒸汽排放,減少設備的熱能損失,提高熱效率,節能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疏水閥,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
技術介紹
現有的疏水閥的內部設計成把出口緊密封閉就能達到排水不排蒸汽的效果,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如果設備上的氣壓與疏水閥的氣壓成正比時,冷凝水在設備內緩慢流出使設備的熱能被冷凝水吸收而降低設備的熱能,如果蒸汽或不凝性氣體如空氣在冷凝水被排放之前先進入了疏水閥,導致疏水閥出口關閉阻止了冷凝水正常排放造成滯留,使設備熱效率大大降低。改進的疏水閥是增加一排氣裝置,把蒸汽排出才能疏水,增加排氣裝置雖然使設疏水閥正常工作,但排出蒸汽造成蒸汽的浪費,不節能。設備在剛開機時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冷凝水量是不同的,而且設備負載量波動也會影響冷凝水量,疏水閥設計時的最大難題是設定閥門的開度,現有的疏水閥是為一個固定的開度,不能隨冷凝水增多而調大開度,冷凝水較多時不能及時排放,積存的冷凝水會使設備的熱能損失,熱效率降低;冷凝水較少就會產生蒸汽泄漏,造成蒸汽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及時排放冷凝水、有效減少蒸汽排放和提高熱效率的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所述閥球固定在閥芯上端。所述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設在排出閥座的側壁上。所述第一排出孔直徑不大于第二排出孔直徑,第一排出孔位于第二排出孔下方。所述排水通道由相互連通的一環形凹槽與一 “T”形通道組成。所述排出閥座下端固定一包圍繞水閥座下端的直角隔離壁。所述入口上固定一導入閥座,導入閥座上設有導入孔。所述導入孔設在導入閥座的側壁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通過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與第一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當冷凝水較少時通過排出閥座的第一排出孔排水,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上升帶動閥芯上升,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同時排水,具有能自動調節冷凝水排放速度、排水連續,有效防止冷凝水滯流和蒸汽排放,減少設備的熱能損失,提高熱效率,節能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半剖立體圖;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I的剖視圖;圖5是圖4中B處局部放大圖;圖6是圖5中閥芯上升時排水通道與第二排出孔對齊的剖視圖;圖7是圖6中閥芯繼續上升時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I、閥蓋2和閥球3,閥體I上設有入口 11與出口 12,所述閥體I上設有排出閥座13,排出閥座13設有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排出閥座13內設有閥芯4,閥球3固定在閥芯4上端,閥芯4可由閥球3帶動可在排出閥座13內上下升降;閥芯4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131或第二排出孔132對齊的排水通道41。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設在排出閥座13的側壁上;第一排出孔直徑不大于第二排出孔直徑,第一排出孔131位于第二排出孔132下方;排水通道41由相互連通的一環形凹槽與一“T”形通道組成。排出閥座13下端固定一包圍排出閥座13下端的直角隔離壁14。入口 11上固定一導入閥座15,導入閥座15上設有導入孔151 ;導入孔151設在導入閥座15的側壁上。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狀態時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對齊(如圖5所示),當攜帶冷凝水的蒸汽從入口 11進入導入閥座15,通過導入孔151進入閥體I與閥蓋2形成的空腔,蒸汽在空腔內冷卻成冷凝水,由于開始時冷凝水較少,所以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對齊;當冷凝水水位達到直角隔離壁14高度時就進入直角隔離壁14與排出閥座13之間的空間,水位高度達到第一排出孔131高度時就從第一排出孔131流入排水通道41,再從出口 12流出;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3在冷凝水浮力作用下上升,閥球3上升帶動閥芯4上升,閥芯4上升到一定高度使排水通道41與第二排出孔132對齊(如圖6所示),這時冷凝水經第一排出孔131而不經排水通道41直接流入出口 12同時冷凝水經第二排出孔132經排水通道41流入出口 12,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同時排水提高冷凝水排放速度;當冷凝水繼續增多時,閥芯4繼續上升,使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不再受閥芯4約束,冷凝水經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而不經排水通道41直接流入出口 12同時排水(如圖7所示),進一步提高冷凝水排放速度;當冷凝水又減少時,閥球3下降,閥球3下降帶動閥芯4下降使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或第二排出孔132再次對齊。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球固定在閩心上立而。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設在排出閥座的側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出孔直徑不大于第二排出孔直徑,第一排出孔位于第二排出孔下方。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由相互連通的一環形凹槽與一 “T”形通道組成。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閥座下端固定一包圍繞水閥座下端的直角隔離壁。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上固定一導入閥座,導入閥座上設有導入孔。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入孔設在導入閥座的側壁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通過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與第一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當冷凝水較少時通過排出閥座的第一排出孔排水,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上升帶動閥芯上升,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同時排水,具有能自動調節冷凝水排放速度、排水連續,有效防止冷凝水滯流和蒸汽排放,減少設備的熱能損失,提高熱效率,節能的優點。文檔編號F16T1/20GK102900947SQ2011102189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海康,
申請(專利權)人:廖海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