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能減少通過軸承內部的空氣流量且飛濺物少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10),其具有軸向一端設有法蘭的軸構件(12);并列配置在軸構件(12)周圍且具有內圈(14a、16a)、外圈(14b、16b)、配置在內圈(14a、16a)和外圈(14b、16b)間的多個滾動體(14c、16c)、保持多個滾動體(14c、16c)的保持架(14d、16d)、和配置在外圈(14b、16b)軸向端部的密封構件(14e、16e)的一對軸承(14、16);和設于軸構件(12)軸向另一端并以軸向內側面(22a)與軸承(14)外圈(14b)軸向端面對置,沿半徑向外延伸的密封罩(22)。密封罩(22)呈階梯狀,其軸向內側面(22a)與軸承(14)密封構件(14e)的軸向間隙(a1)窄于其與外圈(14b)的軸向間隙(a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減少了通過軸承內部的空氣流量并減少了飛派物(out particle)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
技術介紹
作為一例,圖3 (a) (C)示出了硬盤驅動器(Hard Disc Drive (以下,也稱為HDD))的簡要結構。該HDD具有用于記錄信息(數據)的磁盤(硬盤)2 ;使該磁盤2旋轉的主軸電機4 ;頂端部安裝有磁頭6的作為磁頭臂的搖臂8 ;和設置在該搖臂8的基端部,驅動該搖臂8旋轉的音圈(voice coil) 9。搖臂8借助樞軸軸承單元10支承在HDD的基座(base)Bs上,并能夠轉動,當由音 圈9驅動其旋轉時,磁頭6相對于旋轉狀態的磁盤2平行移動(trace :追蹤)。由此,在HDD中,能夠借助磁頭6從磁盤2讀取信息,或者向磁盤2寫入(記錄)信息。在樞軸軸承單元10上,具有豎立在HDD的基座Bs上的軸12、外裝有搖臂8的套筒18以及安裝在該軸12和套筒18之間的樞軸軸承14、16。此外,在樞軸軸承14、16上,具有作為對向配置并能夠相對旋轉的一對滾道圈的內圈14a、16a以及外圈14b、16b,裝配于該滾道圈之間的多個作為能夠自由滾動的滾動體的滾珠14c、16c,和將該滾珠14c、16c保持為每一個都能夠自由轉動的保持架14d、16d。并且,在滾道圈之間,安裝有用于密封軸承內部的非接觸型密封蓋14e、16e,由此,防止異物(例如,塵埃)從軸承外部侵入,并防止封入軸承內部的潤滑脂組合物向軸承外部泄漏。并且,該樞軸軸承14、16以內圈14a、16a外嵌于軸12、且外圈14b、16b內嵌于套筒18的狀態,軸支著裝配于該套筒18的搖臂8,使該搖臂8能夠自由旋轉。此外,在套筒18的內周部,具有嵌合在樞軸軸承14、16相互之間的環狀的套圈20。由此,樞軸軸承14、16以被賦予規定的預壓力的狀態定位固定于規定位置,形成能夠無晃動地穩定轉動的狀態,能夠使搖臂8以良好的響應性順暢轉動。近年,隨著硬盤(HDD)的高密度化和高容量化的進展,在要求HDD內部具有高機械精度的同時,還要求具有更高的清潔度。當HDD內部的磁盤、讀數頭等附著有異物時,會導致性能的降低或程序出錯,最差情況下,還將導致HDD故障,因此,HDD內部的構件要求具有高清潔度。作為HDD內部產生的異物之一,有起因于支承磁頭臂的樞軸軸承單元的潤滑脂的飛濺物。由于軸承運動而使得內部的潤滑脂被攪拌,潤滑脂內的油分作為微量顆粒被釋放到軸承外部,飄浮在HDD的內部,附著在磁盤、讀數頭等之上。作為減少飛濺物的方法,例如有,將軸承的迷宮式密封圈設得較窄的方法,或者如專利文獻I所述,以具有帶電性能的材料形成軸承的密封構件,利用靜電力來捕捉顆粒的方法。此外,在專利文獻2所述的硬盤驅動器用樞軸組件中,如圖6所示,公開了為避免設于球軸承120的潤滑脂等所產生的氣體或塵埃釋放到外部而固定于軸110的輪轂蓋140。該輪轂蓋140由內周部141和厚度比內周部141薄的外周部142構成。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7-138991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4-92666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然而,通常,HDD會被認為在其運轉時,內部將產生強空氣流,在磁頭臂附近也會以 掠過樞軸軸承單元的形式產生空氣流。由于空氣掠過軸承內部,使得微粒(particle)被釋放到外部,僅憑軸承內部的密封構件很難將其捕捉。此外,在樞軸單元的上部,出于與密封板相同的目的,安裝有如圖3(c)所示的密封罩22。通常,密封罩由板材經模壓加工制得,現有的密封罩22為圖4 (a)、(b)任一個所不的形狀。此外,考慮到軸承的軸向振擺精度的問題,在其與軸承外圈端面之間需要有一定的間隙,因此,在現有形狀的密封罩中,在密封蓋與密封罩之間,形成有較大間隙(例如,間隙A為O. 25mm左右)。由于來自外部的空氣直接出入于該樞軸軸承單元的間隙部分,因此,空氣流量的降低和飛濺物的減少受到限制。進而,如圖5所示,設于軸12的軸向一端的法蘭部12a與軸承內圈端面抵接,另一方面,在軸向內側面,以不妨礙軸承16旋轉的方式設有階梯部,從而在其與軸承外圈端面之間形成充分的間隙。因此,在法蘭部12a與外圈16b之間以及在法蘭部12a與密封蓋16e之間能夠形成較大間隙(例如,間隙B為O. 25mm左右),這些間隙部分也成為空氣的流出口和流入口,成為軸承向HDD內部釋放飛濺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圖6所示的樞軸組件中,盡管記載有密封件125和輪轂蓋140的內周部141之間的間隙設定為較小的技術方案,但在比該間隙更靠徑向外側的部分,在輪轂蓋140的外周部142與外圈122的端面之間的整個間隙,形成為較大間隙,未能形成具有足夠距離的迷宮式密封結構。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課題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通過軸承內部的空氣流量且飛濺物較少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解決課題的手段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構成來實現。(I) 一種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軸向一端具有法蘭部的軸構件;一對軸承,其并列配置在上述軸構件的周圍,分別具有內圈、外圈、配置在該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多個滾動體、分別保持該多個滾動體的保持架、以及配置在該外圈的軸向端部的密封構件;和密封罩,其安裝于上述軸構件的軸向另一端,以軸向內側面與一個上述軸承的外圈的軸向端面相面對,并沿半徑方向向外延伸,上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呈階梯狀,使得上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與上述一個軸承的密封構件之間的軸向間隙窄于其與上述外圈的軸向間隙。(2)根據(I)所述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構件為安裝于形成在該外圈的軸向端部的環狀槽,并具有向上述內圈延伸的環狀部的密封蓋,上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通過與上述一個軸承的密封蓋的環狀部對置的第一密封罩面、比該第一密封罩面更靠近半徑方向外側且在軸向外側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對置的第二密封罩面、和連接該第一密封罩面和第二密封罩面的密封罩階梯面,而形成階梯狀,上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形成為,上述第一密封罩面與上述一個軸承的密封蓋的環狀部的軸向最短間隙窄于上述第二密封罩面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之間的軸向最短間隙,且上述密封罩階梯面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和上述環狀槽的交界位置之間的最短間隙窄于上述第二密封罩面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之間的軸向最短間隙。 (3)根據(2)所述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密封罩面與上述一個軸承的密封蓋的環狀部之間的軸向最短間隙設定為O. Imm以下,上述第二密封罩面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之間的軸向最短間隙設定為O. 2mm以下。(4)根據(2)或(3)所述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罩階梯面為剖面呈直線狀的傾斜面。(5)根據(4)所述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罩的密封罩階梯面與上述外圈的軸向端面和上述環狀槽的交界位置之間的最短間隙設定為O.Imm以下。(6)根據(I) (5)任一項所述的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法蘭部的軸向內側面形成為,其與上述另一個軸承的密封構件的軸向間隙窄于其與上述外圈之間的軸向間隙的階梯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硬盤磁頭臂驅動用樞軸軸承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軸向一端具有法蘭部的軸構件;一對軸承,其并列配置在所述軸構件的周圍,分別具有:內圈、外圈、配置在該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多個滾動體、分別保持該多個滾動體的保持架、以及配置在該外圈的軸向端部的密封構件;和密封罩,其安裝于所述軸構件的軸向另一端,以軸向內側面與一個所述軸承的外圈的軸向端面相面對,并沿半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呈階梯狀,使得所述密封罩的軸向內側面與所述一個軸承的密封構件之間的軸向間隙窄于其與所述外圈的軸向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七澤透,堀內直人,
申請(專利權)人:日本精工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