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電線電纜用高分子材料,涉及一種150℃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及其制備。本發明專利技術的150℃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包括基礎樹脂、功能化聚烯烴樹脂、無鹵阻燃劑、表面改性劑、主抗氧劑、輔助抗氧劑、抗銅劑、潤滑劑和交聯敏化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150℃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具有較高的耐溫等級、耐油性能好、成本相對較低、整個體系不含鹵素、燃燒時發煙量低等優點,同時擠出工藝性能優異,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擠制的電纜可完全滿足150℃機車線用電纜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線電纜用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種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及其制備。
技術介紹
機車線主要在地鐵車輛、機車車輛等相對密閉、人員集中以及對低煙無鹵性能要求苛刻的環境下,因此,機車線用電線電纜除了須具有高強度機械性能、抗磨耗性能、防潮性能、高效阻燃性能以外,還必須要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和耐油性能。此外,為了避免電線電纜在意外火災時產生大量有毒鹵化氫氣體和煙霧,防止二次災害,機車線用電線電纜還應具有優異的低煙、無鹵性能。目前市場上可用于機車車輛的電纜料耐溫等級一般在125°C,而150°C機車線用電纜料由于力學性能、耐溫性能要求高,目前國內尚沒有工業化生產,市場上主要是采用進口原料,成本高從而不利于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相對較低且高低溫性能、耐油性能良好的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其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份質量份數基礎樹脂45 90份;功能化聚烯烴樹脂10 55份;無鹵阻燃劑120 150份;表面改性劑I 3份;主抗氧劑O. 5 2份;輔助抗氧劑O. 3 I. 2份;抗銅劑O I份;潤滑劑I 3份;交聯敏化劑I 3份。其中,基礎樹脂的質量份數優選為60 75份;功能化聚烯烴樹脂的質量份數優選為25 40份;無鹵阻燃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124 135份;表面處理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2 3份;主抗氧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I. O 2. O份;輔助抗氧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O. 7 I.O份;抗銅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O. 2 O. 5份;潤滑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I. 5 2. O份;交聯敏化劑的質量份數優選為2. O 3. O份。較佳的,所述基礎樹脂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基礎樹脂的50% 75%,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占基礎樹脂的10% 20%,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占基礎樹脂的15% 30%。由于機車電纜的工作環境要求材料應耐高溫、耐油,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優點是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無機填料之間良好的相容性,從而使電纜具有良好的耐溫性能和耐油性能。進一步的,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的含量為18% 40% ;所述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4 33%,且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數為3 7g/10min ;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酯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4 33%,且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數為3 7g/10min。較佳的,所述功能化聚烯烴樹脂為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馬來酸酐接枝聚烯烴彈性體和馬來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種或幾種。其加入功能化聚稀經樹脂可以提聞填料在基礎樹脂中的分散性,不僅可以提聞材料的機械強度,還可提 高樹脂和填料之間的相容性。所述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數為2 4g/10min,接枝率為O. 5 I % ;所述馬來酸酐接枝聚烯烴彈性體的熔融指數為2 3g/10min,接枝率為O. 5 I % ;所述馬來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數為I 2g/10min,接枝率為O. 5 1%。較佳的,所述表面改性劑為硅烷偶聯劑,優選的,所述硅烷偶聯劑為乙烯基三甲氧乙氧基硅烷。較佳的,所述無鹵阻燃劑為經過表面改性劑進行表面處理的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無鹵阻燃劑經過表面改性劑的表面處理工藝如下將無機阻燃劑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倒入高速攪拌機中,在高速攪拌的情況下(轉速為500-600rpm)用霧化裝置均勻噴入硅烷偶聯劑(硅烷偶聯劑占無機阻燃劑質量份數的I 2. 2% ),然后升溫至95 100°C繼續攪拌3 5分鐘,使其充分被無機阻燃劑粉體吸收即得。較佳的,所述主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抗氧劑或雙酚類抗氧劑。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選自抗氧劑1010,其化學名稱為四季戊四醇酯;所述雙酚類抗氧劑選自抗氧劑300,其化學名稱為4,4'-硫代雙(6-特丁基間甲酚)。較佳的,所述輔助抗氧劑為抗氧劑DLTP和抗氧劑168 ;所述抗氧劑DLTP的化學名稱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劑168的化學名稱為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較佳的,所述抗銅劑為Ν,Ν’_雙肼,如,瑞士汽巴公司生產的Irganox MD1024。通過以上幾種抗氧劑和抗銅劑的合理的匹配,可以提聞材料的耐溫等級。較佳的,所述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鈣、聚乙烯蠟和硅油。較佳的,所述交聯敏化劑為三烯丙基異三聚氰酸酯(TAIC)、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酯(TMPTMA)或有機硅樹脂。本專利技術的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將無機阻燃劑倒入高速攪拌機中,在高速攪拌的情況下用霧化裝置均勻噴入硅烷偶聯劑,然后升溫至95 10(TC繼續攪拌3 5分鐘,使其充分被無機阻燃劑粉體吸收。較佳的,步驟(I)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為無機阻燃劑質量份數的I 2. 2%。較佳的,步驟(I)中,所述高速攪拌機的轉速為500_600rpm。(2)投入除無機阻燃劑和硅烷偶聯劑以外的其他組分,混合3 5分鐘后強制喂料于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粒料再進入熱風干燥機在70 75°C下干燥I 2小時后得到所述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較佳的,步驟(2)中,所述雙螺桿溫度范圍控制在120°C _165°C,主機轉速控制為300-450轉/分鐘。進一步的,步驟⑵中,所述雙螺桿擠出機的擠出溫度為加料段130°C,混煉段150°C,擠出造粒段155°C,機頭部分165°C。本專利技術制備方法中所用到的裝置或機器均采用本領域的常規裝置或機器。本專利技術的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尤其適用于制備具有耐油要求的150°C機車電纜。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耐溫等級高、耐油性能好、成本相對較低,可以使用市面上現有聚烯烴的加工設備,擠出工藝良好,整個體系不含鹵素,燃燒時發煙量低。附圖說明 圖I本專利技術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的生產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解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僅為了幫助更好理解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在權利要求書中說明。實施例I150°C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其原料組分及配比如下成份質量份數基礎樹脂60份功能化聚烯烴樹脂40份 表面改性劑2份氫氧化鎂62份氫氧化鋁62份主抗氧劑1.1份輔助抗氧劑0.7份抗銅劑0.2份潤滑劑1.6份交聯敏化劑2.5份。其中,以基礎樹脂的總重量計,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50%,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占20%,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占30%。所述功能化聚烯烴樹脂為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馬來酸酐接枝聚烯烴彈性體和馬來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表面改性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無機阻燃劑為經過硅烷偶聯劑表面處理的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硅烷偶聯劑占無機阻燃劑質量份數的I. 6% )。所述主抗氧劑為抗氧劑10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150℃機車線用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料,其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份????????????????????????質量份數基礎樹脂????????????????????45~90份;功能化聚烯烴樹脂????????????10~55份;無鹵阻燃劑??????????????????120~150份;表面改性劑??????????????????1~3份;主抗氧劑????????????????????0.5~2份;輔助抗氧劑??????????????????0.3~1.2份;抗銅劑??????????????????????0~1份;潤滑劑??????????????????????1~3份;交聯敏化劑??????????????????1~3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敏明,李振強,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凱波特種電纜料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