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用菱鎂輕燒粉制備氯氧鎂水泥制品的方法,是高鈣菱鎂輕燒粉制備氯氧鎂水泥制品的方法,是一種高鈣菱鎂輕燒粉作為原料,輔助以適宜改性劑、添加料、植物纖維、發泡劑、分散劑,通過合理調配各原料配比,優化加料次序和溫度、濕度、濃度工藝操作參數,極大改善傳統氯氧鎂水泥的結構和性能,制得合格輕質隔墻板,整個工藝過程將反應與改性有機耦合,沒有廢棄物排放,工藝條件溫和。本發明專利技術過程簡單,無廢棄物的排放,設備要求不高,生產成本低廉,有利于低品位高鈣菱鎂礦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得到的輕質隔墻板已經達到國家JG/T169—2005標準各項指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菱鎂輕燒粉制備氯氧鎂水泥制品的方法,是。
技術介紹
氯氧鎂水泥是一種由法國學者索瑞爾于1867年專利技術的氣硬性的膠凝材料,是由輕燒氧化鎂、氯化鎂和水三者按照一定配比調和而成。氯氧鎂水泥具有以下優點(1)凝結硬化快;(2)較強的抗壓、抗折強度;(3)較好的耐磨性,是普通硅酸鹽水泥的3倍;(4)粘結性好,對除了金屬材料外的其它材料都有很好的粘結性;(5)突出的阻燃性和較好的隔熱性,氧化鎂與氯化鎂都是不可燃的;(6)固體廢棄物利用率高,摻入量可達30%以上;(7)·使用溫度在零下30攝氏度與300攝氏度之間;(8)密度低,密度一般只有普通硅酸鹽水泥的70%。氯氧鎂水泥制品具有替代木材、節能、替代粘土墻體材料,保護生態環境的功能,符合當前建設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的發展要求。但是,氯氧鎂水泥制品也有顯著缺點(1)潮濕環境易吸潮返鹵;(2)制品易翹曲變形;(3)制品耐水性差;(4)制品表面已泛霜起白。此外,氯氧鎂水泥制品對原料要求也較為嚴格,目前國內生產氯氧鎂水泥存在采用作坊式和其他不規范生產模式的問題,亟需技術創新和規范化管理,以使該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目前提高氯氧鎂水泥制品性能的通用作法是添加改性劑進行改性,同時利用一些富含鐵、鋁、硅的工業廢渣、尾渣等作填充物,改善制品性能。由于新疆鄯善縣擁有豐富的菱鎂礦和煤等資源,具有生產輕燒粉較好的低成本優勢,但新疆鄯善縣菱鎂礦存在品位低,含鈣高等問題,使其利用受到較大限制,目前僅有少量開發與低級應用,目前在新疆鄯善縣生產的氯氧鎂制品所用輕燒粉需要從東北采購,既造成了當地資源閑置,又極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能有效解決現有的生產成本高、低品位高鈣菱鎂礦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包括利用低品位高鈣菱鎂輕燒粉作為原料,輔助以適宜改性劑、添加料、植物纖維、發泡劑、分散劑,通過合理調配各原料配比,優化加料次序和溫度、濕度、濃度工藝操作參數,整個工藝過程將反應與改性有機耦合。下面是對上述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之二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輕燒粉可指高鈣菱鎂輕燒粉。上述無強酸和強堿的加入以及對設備材質要求不高。上述輕燒粉及添加料中各有價元素均得到利用,原料利用率高,沒有廢棄物排放。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按下述步驟進行 第一步,在箱式攪拌槽中加入六水氯化鎂和水,配制成質量濃度為21-27%的溶液,靜置澄清10分鐘至15分鐘; 第二步,將與低鈣輕燒粉質量比例為4 8:3 7且目數在150目至200目的高鈣菱鎂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攪拌5分鐘至10分鐘; 第三步,將添加量為輕燒粉量O. 8%至3%的改性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四步,將與高鈣菱鎂輕燒粉質量比例為3 7: Γ8目數在150目至200目的低鈣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五步,將占反應體系物料1%的添加物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六步,將占反應體系物料19Γ3%的添加料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七步,將占反應體系物料1%的發泡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八步,將第七步所得物料放入模具中,使物料充滿模具并振實;根據外界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調整模具附帶加熱器使制品固化,經過90分鐘至120分鐘后抽出模具內管,繼續使制品固化、成型;經過50分鐘至70分鐘后開模,然后脫模并將制品移出模具,并繼續在溫度為15攝氏度至28攝氏度、濕度為40%至60%和通風良好條件下下養護7天以上,使制品達到較佳性能; 第九步,對第八步所得制品進行打磨、修平和裁邊整形后續處理,得到合格的輕質隔墻板。 上述第三步中的改性劑為硫酸亞鐵和磷酸;反應體系中氧化鎂、氯化鎂與水之間的摩爾比控制在3 8 1 :13^18 ;第五步中的添加物為分散劑或動物棕毛或植物纖維;第六步中的添加料為石粉或硅灰或粉煤灰或菱鎂礦化學處理廢渣;第七步發泡劑為以骨膠和燒堿為主要配料。上述六水氯化鎂添加量為109千克至138千克,水的添加量為84千克至100千克,高鈣菱鎂輕燒粉添加量為63千克至75千克,低鈣輕燒粉添加量為84千克至100千克,分散劑添加量為I千克,發泡劑添加量為20千克至25千克,石粉添加量為O千克至50千克,棕毛添加量為2千克,硫酸亞鐵添加量為5千克至6千克,磷酸添加量為I千克。本專利技術過程簡單,無廢棄物的排放,設備要求不高,生產成本低廉,有利于低品位高鈣菱鎂礦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本專利技術所得到的輕質隔墻板已經達到國家JG/T 169-2005標準各項指標,具有較高的抗壓折強度和添加料的添加量較大的特點,如石粉添加量達輕燒粉量的209Γ30%,同時具有較強防火保溫性能,本專利技術方法能獲得性能較好的輕質隔墻板制品;整個生產過程沒有強酸和強堿的參與,對設備材質要求較低,操作簡便易行,易于連續化生產,本專利技術為低品位高鈣菱鎂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新方法。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最佳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該按下述步驟進行第一步,在箱式攪拌槽中加入138千克六水氯化鎂和100千克水,配制成25. 5% (質量濃度)溶液,靜置澄清10分鐘至15分鐘; 第二步,將75千克且目數在200目的高鈣菱鎂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攪拌5分鐘至10分鐘; 第三步,將7千克改性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四步,將100千克目數在150目至200目的低鈣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五步,將3千克添加物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六步,將O千克添加料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七步,將20千克發泡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八步,將第七步所得物料放入模具中,使物料充滿模具并振實;根據外界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調整模具附帶加熱器使制品固化,經過90分鐘至120分鐘后抽出模具內管,繼續使制品固化、成型;經過50分鐘至70分鐘后開模,然后脫模并將制品移出模具,并繼續在溫度為15攝氏度至28攝氏度、濕度為40%至60%和通風良好條件下下養護7天以上,使制品達到較佳性能; 第九步,對第八步所得制品進行打磨、修平和裁邊整形后續處理,得到合格的輕質隔墻板。 實施例2,該按下述步驟進行 第一步,在箱式攪拌槽中加入113千克六水氯化鎂和84千克水,配制成24. 7%(質量濃度)溶液,靜置澄清10分鐘至15分鐘; 第二步,將63千克且目數在200目的高鈣菱鎂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攪拌5分鐘至10分鐘; 第三步,將6千克改性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四步,將84千克目數在150目至200目的低鈣輕燒粉,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五步,將3千克添加物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六步,將40千克添加料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七步,將25千克發泡劑加入攪拌槽中并攪拌均勻; 第八步,將第七步所得物料放入模具中,使物料充滿模具并振實;根據外界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調整模具附帶加熱器使制品固化,經過90分鐘至120分鐘后抽出模具內管,繼續使制品固化、成型;經過50分鐘至70分鐘后開模,然后脫模并將制品移出模具,并繼續在溫度為15攝氏度至28攝氏度、濕度為40%至60%和通風良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鈣菱鎂輕燒粉制備氯氧鎂水泥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品位高鈣菱鎂輕燒粉作為原料,輔助以適宜改性劑、添加料、植物纖維、發泡劑、分散劑,通過合理調配各原料配比,優化加料次序和溫度、濕度、濃度工藝操作參數,極大改善傳統氯氧鎂水泥的結構和性能,制得合格輕質隔墻板,整個工藝過程將反應與改性有機耦合,沒有廢棄物排放,工藝條件溫和,由于無強酸和強堿的加入并且對設備材質要求不高,工藝與設備流程簡單易行,生產成本低廉,有利于低品位高鈣菱鎂礦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剛,惠迎花,王云山,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藍天鎂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