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其為四層結構,由外層到內層依次為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1)、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中所述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1)的厚度為10-3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厚度為10-20um,所述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30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40-60um。上述阻隔復合膜相對于現有技術不使用鋁箔,封裝后真空隔熱板邊界熱效應低,而且具有阻隔性能突出、耐穿刺性良好、和吸水性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阻隔復合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真空隔熱的隔熱板用阻隔復合膜。
技術介紹
真空隔熱板(VIP :Vacuum Insulation Panel)作為當前最先進的保溫材料之一,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冰箱、冷庫、建筑外墻等領域。其導熱系數可以低于O. 004w/m. k,具有隔熱效率高,板材薄從而減小隔熱層厚度等突出優點。但在現有技術中,用于真空隔熱的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需要使用導熱系數較高的鋁箔等金屬膜層,以提高VIP封裝膜的阻隔性,但同時這也增加了 VIP板的邊界熱效 應,影響VIP板的整體導熱系數。同時,傳統的膜層具有抗刺穿強度低,吸水性高等缺點,不利于VIP的使用壽命的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只由后附權利要求書所規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這一節
技術實現思路
的陳述所限。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邊界熱效應較低,抗刺穿強度較高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該復合膜同時具有較低的氧氣透過率和水蒸氣透過率。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阻隔復合膜,所述阻隔復合膜為四層結構,由外層到內層依次為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中所述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10-3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厚度為10-20um,所述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30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40-60um。優選地,所述第一、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的厚度均為2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的厚度為15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的厚度為50um。優選地,所述第一、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的厚度均為2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的厚度為20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的厚度為60um。優選地,所述第一、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的厚度均為3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的厚度為IO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的厚度為60um。優選地,所述第一、二高阻隔尼龍薄膜的制造原料均為聚己二酰間苯二甲胺(MXD6)和尼龍6。為了保證阻隔復合膜的阻隔性能和抗刺穿性能,所述的高阻隔尼龍薄膜層要求氧氣透過率g 10cc/m2. d.Mpa,穿刺強度3 20N。由于單層高阻隔尼龍薄膜的氧氣透過率較低,會使得在復合后能夠提高復合膜的氧氣阻隔性。本專利技術的阻隔復合膜與現有技術相比,不使用鋁箔,封裝后真空隔熱板邊界熱效應低,阻隔復合膜具有阻隔性能突出、耐穿刺性良好、和吸水性低等優點,具體特點如下(I)本專利技術阻隔復合膜的四層結構中的外層和次內層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阻隔尼龍薄膜對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阻隔性能表現突出,而且在很寬的溫濕度范圍內能保持高強度和剛性,熱變形小,吸水率低且吸水后尺寸變化小,抗刺穿性能突出,從而滿足保護內容物和保證內部真空的要求; (2)本專利技術的中間層為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對紫外線和紅外線有良好的反射能力,達到阻隔紫外線作用,同時能提高復合膜整體隔氧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鋁箔使用; (3)本專利技術的內層為聚乙烯層,聚乙烯是良好的熱封材料,能保證封裝口強度高,不漏氣。 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阻隔復合膜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并不因此將本專利技術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的四層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包括四層結構,由外到內依次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為實現本專利技術中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的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中上述各層膜的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10-30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10-20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_3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40_60umo優選地,上述各層膜的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20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15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2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50um。優選地,上述各層膜的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20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20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2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60um。優選地,上述各層膜的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30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lO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3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60um。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優選地,上述高阻隔尼龍薄膜的制造原料為聚己二酰間苯二甲胺(MXD6)和尼龍6。為了保證阻隔復合膜的阻隔性能和抗刺穿性能,更優選地,上述的高阻隔尼龍要求氧氣透過率蘭10cc/m2. d.MPa,穿刺強度蘭20N。上述復合膜各層的作用分別在于 (I)本專利技術的外層和次內層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和3,高阻隔尼龍薄膜對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阻隔性能突出,在很寬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能保持高強度和剛性,熱變形小,吸水率低且吸水后尺寸變化小,抗刺穿性能突出。高阻隔尼龍薄膜在與其他層復合后,能很好地提高復合膜整體的阻隔性能和抗刺穿性能,從而滿足保護內容物和保證內部真空的要求; (2)本專利技術的中間層為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對紫外線和紅外線有良好的反射能力,達到阻隔紫外線作用,同時能提高復合膜整體隔氧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鋁箔使用; (3)本專利技術的內層為聚乙烯層4,聚乙烯是良好的熱封材料,能保證封裝口強度高,不漏氣。下面將參照以下幾個實施例和比較例更詳細地的描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 在實施例I中,本專利技術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所包括的四層膜由外到內依次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lO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10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50um。實施例2 在實施例2中,本專利技術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所包括的四層膜由外到內依次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lO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15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60um。實施例3 在實施例3中,本專利技術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所包括的四層膜由外到內依次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lO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20um,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um,以及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40um。實施例4 在實施例4中,本專利技術的可用于真空隔熱板的阻隔復合膜所包括的四層膜由外到內依次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厚度分別為高阻隔尼龍薄膜層I的厚度為20um,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的厚度為10um,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阻隔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復合膜為四層結構,由外層到內層依次為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1)、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和聚乙烯層(4),其中所述第一高阻隔尼龍薄膜層(1)的厚度為10?30um,所述鍍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層(2)厚度為10?20um,所述第二高阻隔尼龍薄膜層(3)的厚度為10?30um,以及所述聚乙烯層(4)的厚度為40?60u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如林,趙黎,林鳳龍,陳曦,王哲夫,牟青英,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長塑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