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屬于金屬切削機床附件裝置。現有機床主軸頭存在無法實現自動分度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箱體、傳動軸、分度油缸、傳動套筒、外套筒、接油盒、上分度齒盤、下分度齒盤、環形壓板和齒圈,外套筒和接油盒組成連接機構,傳動套筒嵌置于外套筒的內腔,齒圈安裝于傳動套筒上端,傳動軸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外套于傳動軸并與傳動軸上的外齒圈對應,傳動套筒下端與箱體固定連接,分度油缸缸體與接油盒固定連接,環形壓板固定于傳動套筒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上的端面靠肩,上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接油盒,下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分度機構,減少了換頭操作,提高了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金屬切削機床附件裝置,尤其與一種五面加工機床主軸頭有關。
技術介紹
機床主軸頭主要用于立式和臥式加工的轉換。現有的機床立臥主軸頭都不具有自動分度功能,所以在需要加工面轉換時,需要進行手動裝卸調整主軸頭或者更換主軸頭,使主軸軸線角度改變。如此就會增加分度時間,降低機床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機床主軸頭存在無法實現自動分度的缺陷,提供一種能使機床主軸頭實現自動分度功能的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為此,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機構包括箱體、傳動軸、分度油缸、傳動套筒、外套筒、接油盒、上分度齒盤、下分度齒盤、環形壓板和齒圈,外套筒和接油盒組成連接機構,用于與機床主軸箱連接固定;傳動套筒嵌置于所述外套筒的內腔,齒圈安裝于傳動套筒上端,所述的傳動軸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外套于傳動軸并與傳動軸上的外齒圈對應,齒圈和外齒圈常態下不哨合,傳動套筒下端與所述的箱體固定連接,所述的分度油缸缸體與所述接油盒固定連接,所述環形壓板固定于傳動套筒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上的端面靠肩,使分度油缸活塞能頂撐傳動套筒,上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所述的接油盒,下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所述的箱體。本技術連接機構與機床主軸箱固定連接,傳動軸通過花鍵套與機床主軸連接,由機床主軸向分度機構輸入分度旋轉動力。不做分度時,分度油缸內充滿壓力油,活塞在壓力油作用下處于高位,頂撐傳動套筒處于高位,上分度齒盤和下分度齒盤嚙合;當需要加工另一方向的豎向面時,只要將臥式主軸頭機構進行分度旋轉,使臥主軸軸向在橫向平面內換向即可,臥式主軸頭機構分度旋轉時,分度油缸放出壓力油,活塞下落,傳動套筒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下分度齒盤和上分度齒盤脫開,傳動套筒上端的齒圈內齒和傳動軸下端的外齒圈嚙合,傳動軸帶動傳動套筒旋轉設定的角度,傳動套筒帶動箱體旋轉同樣的角度,實現臥主軸以傳動軸軸線為中心在橫向平面內轉過設定的角度,然后分度油缸注入壓力油,驅使活塞上升,頂撐著傳動套筒上升,傳動套筒上端的內齒和傳動軸下端的外齒圈脫開,失去旋轉動力,不再旋轉,下分度齒盤和上風度齒盤重新嚙合,箱體定位,臥主軸也實現定位,完成分度。使用本技術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分度機構實現臥式主軸頭機構分度旋轉,可以實現不同方向的豎向面加工,減少了換頭操作,提高了效率,也能提高加工精度。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本技術包括箱體6、傳動軸I、分度油缸、傳動套筒3、外套筒2、接油盒9、上分度齒盤8、下分度齒盤7、環形壓板10和齒圈11,外套筒2和接油盒9組成連接機構,連接機構與機床主軸箱固定連接;傳動套筒3嵌置于所述外套筒2的內腔,齒圈11安裝于傳動套筒3上端,傳動軸I通過花鍵套與機床主軸連接,由機床主軸向分度機構輸入分度旋轉動力,傳動軸I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11外套于傳動軸I并與傳動軸I上的外齒圈對應,齒圈11和外齒圈常態下不嚙合,傳動套筒3下端與所述的箱體6固定連接,所述的分度油缸缸體5與所述接油盒9固定連接,所述環形壓板10固定于傳動套筒3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4上的端面靠肩,使分度油缸活塞4能頂撐傳動套筒3,上分度齒盤8固定安裝于所述的接油盒9,下分度齒盤7固定安裝于所述的箱體6。本技術不做分度時,分度油缸內充滿壓力油,活塞4在壓力油作用下處于高 位,頂撐傳動套筒3處于高位,上分度齒盤8和下分度齒盤7嚙合;當需要加工另一方向的豎向面時,只要將臥式主軸頭機構進行分度旋轉,使臥主軸軸向在橫向平面內換向即可,臣卜式主軸頭機構分度旋轉時,分度油缸放出壓力油,活塞4下落,傳動套筒3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下分度齒盤7和上分度齒盤8脫開,傳動套筒3上端的齒圈11的內齒和傳動軸I下端的外齒圈嚙合,傳動軸I帶動傳動套筒3旋轉設定的角度,傳動套筒3帶動箱體6旋轉同樣的角度,實現臥主軸以傳動軸I軸線為中心在橫向平面內轉過設定的角度,然后分度油缸注入壓力油,驅使活塞4上升,頂撐著傳動套筒3上升,傳動套筒3上端的齒圈11和傳動軸I下端的外齒圈脫開,失去旋轉動力,不再旋轉,下分度齒盤7和上風度齒盤8重新嚙合,箱體6定位,臥主軸也實現定位,完成分度。權利要求1.一種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度機構包括箱體(6)、傳動軸(I)、分度油缸、傳動套筒(3)、外套筒(2)、接油盒(9)、上分度齒盤(8)、下分度齒盤(7)、環形壓板(10)和齒圈(11),外套筒(2)和接油盒(9)組成連接機構;傳動套筒(3)嵌置于外套筒(2)的內腔,齒圈(11)安裝于傳動套筒(3)上端,傳動軸(I)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11)外套于傳動軸(I)并與傳動軸(I)上的外齒圈對應,齒圈(11)和外齒圈常態下不嚙合,傳動套筒(3)下端與箱體(6)固定連接,分度油缸缸體(5)與接油盒(9)固定連接,環形壓板(10)固定于傳動套筒(3)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4)上的端面靠肩,上分度齒盤(8)固定安裝于接油盒(9),下分度齒盤(7)固定安裝于箱體(6)。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屬于金屬切削機床附件裝置。現有機床主軸頭存在無法實現自動分度的缺陷。本技術包括箱體、傳動軸、分度油缸、傳動套筒、外套筒、接油盒、上分度齒盤、下分度齒盤、環形壓板和齒圈,外套筒和接油盒組成連接機構,傳動套筒嵌置于外套筒的內腔,齒圈安裝于傳動套筒上端,傳動軸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外套于傳動軸并與傳動軸上的外齒圈對應,傳動套筒下端與箱體固定連接,分度油缸缸體與接油盒固定連接,環形壓板固定于傳動套筒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上的端面靠肩,上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接油盒,下分度齒盤固定安裝于箱體。本技術采用分度機構,減少了換頭操作,提高了效率。文檔編號B23Q16/02GK202684641SQ20122040838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專利技術者張小雨, 湯海鋒, 黃其煜, 何曉峰, 傅春峰 申請人:浙江日發數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床立臥主軸頭自動分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度機構包括箱體(6)、傳動軸(1)、分度油缸、傳動套筒(3)、外套筒(2)、接油盒(9)、上分度齒盤(8)、下分度齒盤(7)、環形壓板(10)和齒圈(11),外套筒(2)和接油盒(9)組成連接機構;傳動套筒(3)嵌置于外套筒(2)的內腔,齒圈(11)安裝于傳動套筒(3)上端,傳動軸(1)下端設置有外齒圈,齒圈(11)外套于傳動軸(1)并與傳動軸(1)上的外齒圈對應,齒圈(11)和外齒圈常態下不嚙合,傳動套筒(3)下端與箱體(6)固定連接,分度油缸缸體(5)與接油盒(9)固定連接,環形壓板(10)固定于傳動套筒(3)并壓靠于分度油缸活塞(4)上的端面靠肩,上分度齒盤(8)固定安裝于接油盒(9),下分度齒盤(7)固定安裝于箱體(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小雨,湯海鋒,黃其煜,何曉峰,傅春峰,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日發數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