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所述線架包括立柱、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電源柜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一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高頻脈沖電源與上、下導電塊距離大為縮短,可縮短為一半左右,在傳輸過程中電壓損耗小,機床加工效率明顯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屬于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由機床本體及機床一側的控制柜組成,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位于機床一側的控制柜中,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負極通過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 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一般距離為3-4米,其不足之處在于,由于距離較遠,在傳輸過程中電壓損耗大,機床加工效率低,需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了一種加工效率更高的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所述線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與立柱相連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工作臺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電機、工作臺拖板導軌副、傳動組件,工作臺在拖板電機的驅動下可實現X、Y向十字型運動,工件置于該工作臺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區;所述運絲機構至少包括貯絲筒,繞于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從貯絲筒兩邊分別引出后,經過渡導輪再經主導輪在上臂、下臂頂端一側的上、下主導輪間閉合形成環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電源柜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一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又一技術解決方案為所述立柱內開有空腔,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該空腔內,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由于上述措施,高頻脈沖電源與上、下導電塊距離大為縮短,正常可縮短為一半左右,在傳輸過程中電壓損耗小,機床加工效率明顯提高。附圖說明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各序號分別為1、電源柜,2、立柱,3、床身,4、上導線,5、上導電塊,6、下導線,7、上主導輪,8、下主導輪,9、下導電塊,10、工作臺,11、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12、上臂,13、下臂。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I,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包括床身3、安裝于立柱2空腔內的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10、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11,所述線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2及與立柱相連接的上臂12、下臂13,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主導輪7、下主導輪8及上導電塊5、下導電塊9,工作臺10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電機、工作臺拖板導軌副、傳動組件,工作臺在拖板電機的驅動下可實現X、Y向十字型運動,工件置于該工作臺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區;所述運絲機構包括貯絲筒,繞于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從貯絲筒兩邊分別引出后,經過渡導輪再經主導輪在上臂、下臂頂端一側的上主導輪7、下主導輪8間閉合形成環路,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11安裝于電源柜I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2 —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圖中未標注)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10,負極分別通過上導線4、下導線6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導電塊5、下導電塊9。本技術第二個實施例,與第一個實施例唯一不同的是,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立柱的空腔內,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本技術上述兩實施例中,高頻脈沖電源與上、下導電塊距離大為縮短,可縮短為一半左右,在傳輸過程中電壓損耗小,機床加工效率明顯提高。上述附圖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當然,在本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下,本技術有多種實施形式和等同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閱讀本說明書后毋需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再現出,在此就不詳述了。采用上述等同替代方案當然落入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 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 所述線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與立柱相連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 工作臺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電機、工作臺拖板導軌副、傳動組件,工作臺在拖板電機的驅動下可實現X、Y向十字型運動,工件置于該工作臺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區; 所述運絲機構至少包括貯絲筒,繞于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從貯絲筒兩邊分別引出后,經過渡導輪再經主導輪在上臂、下臂頂端一側的上、下主導輪間閉合形成環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電源柜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一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2.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 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 所述線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與立柱相連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 工作臺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電機、工作臺拖板導軌副、傳動組件,工作臺在拖板電機的驅動下可實現X、Y向十字型運動,工件置于該工作臺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區; 所述運絲機構至少包括貯絲筒,繞于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從貯絲筒兩邊分別引出后,經過渡導輪再經主導輪在上臂、下臂頂端一側的上、下主導輪間閉合形成環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內開有空腔,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該空腔內,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所述線架包括立柱、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電源柜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一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本技術中,高頻脈沖電源與上、下導電塊距離大為縮短,可縮短為一半左右,在傳輸過程中電壓損耗小,機床加工效率明顯提高。文檔編號B23H7/02GK202684249SQ20122034996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及控制柜,其中,機床本體至少包括床身、運絲機構、線架、工作臺、工作液系統、電源系統、機床電器及數控系統,所述電源系統包括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所述線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與立柱相連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區一側分別安裝有上、下主導輪及上、下導電塊;工作臺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電機、工作臺拖板導軌副、傳動組件,工作臺在拖板電機的驅動下可實現X、Y向十字型運動,工件置于該工作臺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區;所述運絲機構至少包括貯絲筒,繞于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從貯絲筒兩邊分別引出后,經過渡導輪再經主導輪在上臂、下臂頂端一側的上、下主導輪間閉合形成環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脈沖電源發生裝置安裝于電源柜中,該電源柜安裝于立柱一側,其產生的高頻脈沖電源正極通過導線連接至機床本體的工作臺,負極通過上、下導線分別連接至位于機床加工區的上、下主導輪一側的上、下導電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炎秋,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三星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