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發動機冷卻系統。該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接收第一流體的第一熱交換器和接收第二流體的第二熱交換器。該第二熱交換器鄰近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定位,由此形成疊置熱交換器。該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接收第三流體的第三熱交換器。該第三熱交換器與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分開定位。在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之間定位文丘里管。通風機安裝在所述文丘里管上并且定位在所述文丘里管內。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移動經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并經過所述第三熱交換器。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發動機冷卻系統結合進車輛例如集材機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發動機冷卻系統
本專利技術一般地涉及發動機冷卻系統。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涉及具有帶封裝風扇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集材機。
技術介紹
許多類型的機器和車輛使用發動機提供動力,并且借助于散熱器和空氣循環風扇冷卻發動機。發動機、散熱器和風扇通常定位于包括進氣屏和出口的外殼內。在正常操作期間,風扇通過進氣屏將空氣吸入外殼內,引導空氣通過散熱器并且通過出口離開外殼。要求減少發動機噪聲、發動機排放、以及多種其它發動機副產品的法規迫使機器和車輛的制造商開發出許多設備(諸如噪聲抑制器和清潔排放模塊)與發動機接口以符合相應的法規。這種設備通常位于機器的發動機艙中并且占據該艙的大量空間或者需要較大的發動機艙。但是,增加發動機艙的尺寸通常會降低正使用機器的操作者的可見度。因此,通常期望具有較小的發動機艙,由此允許機器的使用者具有更好的操作可見度。美國專利No.3,203,499(‘499專利)通過公開一種用于超動力發動機的冷卻裝置解決發動機艙中缺乏足夠空間的問題。‘499專利提供了一種車輛,該車輛具有布置在車輛前端的冷卻裝置。該冷卻裝置提供了形式為以基本平行的關系安裝在車輛側部的散熱器和中間冷卻器的冷卻結構。環境空氣可借助于位于中間冷卻器和散熱器之間的風扇裝置通過中間冷卻器的芯部被吸入和通過散熱器的芯部被排出。遺憾的是,‘499專利沒有教導如果車輛的超過兩個結構(例如,1-增壓器中間冷卻器和2-發動機散熱器)需要冷卻時應該怎么辦。因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構造成解決上述一個或多個問題的發動機冷卻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在一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該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接收第一流體的第一熱交換器和接收第二流體的第二熱交換器。該第二熱交換器鄰近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定位,由此形成疊置熱交換器。該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接收第三流體的第三熱交換器。該第三熱交換器與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分開定位。在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之間定位文丘里管。通風機安裝在所述文丘里管上并且定位在所述文丘里管內。所述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移動經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并經過所述第三熱交換器。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合進車輛例如集材機中。在另一個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機架、由機架支承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該傳動系統構造成使用來自發動機的動力驅動機器。發動機冷卻系統與發動機流體連通。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低ΔT熱交換器和高ΔT熱交換器。高ΔT熱交換器與低ΔT熱交換器分開定位。在低ΔT熱交換器和高ΔT熱交換器之間定位文丘里管。該文丘里管與所述傳動系統的傳動軸部分相嵌置。在該文丘里管內定位通風機。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沿基本垂直于傳動軸的方向移動經過低ΔT熱交換器并且然后經過高ΔT熱交換器。在再一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集材機。該集材機包括機架、由機架支承的發動機、和構造成使用來自發動機的動力驅動所述集材機的傳動系統(drivetrain)。該集材機還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抓鉤系統。該抓鉤系統構造成使用來自發動機的動力鉤緊物體例如落下的樹木并且在集材機被驅動時拖曳物體。該集材機還包括與發動機流體連通的發動機冷卻系統。該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接收第一流體的第一熱交換器,和接收第二流體并且鄰近第一熱交換器定位、形成疊置熱交換器的第二熱交換器。該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接收第三流體并且與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分開定位的第三熱交換器。在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之間定位文丘里管。通風機安裝在所述文丘里管上并且定位在所述文丘里管內。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移動經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附圖說明圖1示出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集材機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示出圖1的集材機的正視圖。圖3示出用于圖1和圖2的集材機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7示出圖3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局部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一般地涉及發動機冷卻系統。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涉及具有帶封裝風扇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集材機。圖1示出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冷卻系統12的集材機10的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示出圖1的集材機的正視圖。雖然本專利技術的主要實施例被描述為通常用于集材機10,但是應當理解本文公開的發動機冷卻系統12可與用于其它機器(例如輪式裝載機、履帶式推土機,等等)、車輛(例如汽車、卡車,等等)的發動機、工業發動機(例如發電系統、泵送系統,等等)、機車一起使用,并且可用于使用發動機冷卻系統的任何其它場合。集材機10具有支承發動機16的機架14。發動機16是往復式柴油發動機。但是,其它類型的發動機諸如汽油、天然氣、或丙烷往復式發動機、渦輪發動機、或旋轉發動機可與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冷卻系統12一起使用。使用發動機冷卻系統12冷卻發動機16。發動機16使用傳動系統(例如,變速器、發動機傳動軸、變速器傳動軸、差動齒輪箱,等等)推動集材機12。傳動系統通過車軸組件20將能量傳遞至一個或多個輪子18,輪子進而推動集材機12。在一可選實施例中,發動機16可經由液壓泵(未示出)、加壓流體(未示出)、和一個或多個流體操作的液壓馬達(未示出)向一個或多個輪子18提供動力。在另一可選實施例中,發動機16可通過驅動發電機(未示出)向一個或多個輪子18提供動力,發電機驅動一個或多個電動馬達(未示出),其中電動馬達驅動輪子18。機架14是鉸接機架并且在樞轉點22處樞轉,使得集材機12能夠轉動。操作者通常從操作臺24控制集材機12的操作。由于可能在林業作業中使用集材機10,集材機10可具有一個或多個防護裝置26以保護操作臺24免受下落的樹木和碎片的損壞。機架14聯接有抓鉤系統28。抓鉤系統28包括起重轉臂30和多個以可樞轉的方式安裝在起重轉臂30上的液壓致動的臂32。臂32可被致動以打開和閉合以便抓緊或夾緊諸如下落的樹木/木材之類的物品。抓鉤系統28可聯接到絞盤系統以用于相對于起重轉臂30定位提升臂32。起重轉臂30然后可被操作以舉升抓鉤系統28從而易于輸送鉤緊的物品。在一可選實施例中,集材機10可構造有用于鉤緊物品以便輸送的纜索絞盤系統(未示出)。在一實施例中,集材機10還具有平鋪葉片34。平鋪葉片34相對于機架14樞轉以被舉升和降低。在被降低的位置,平鋪葉片34可用于推移樹樁和/或當集材機沿前行方向(例如沿從抓鉤系統28朝平鋪葉片34的方向移動)行進時清理地面。圖3示出用于集材機10的發動機冷卻系統12的實施例的透視圖。如圖所示,冷卻系統12附裝在機架14上并且還嵌裝于發動機傳動軸36的上方,從而經過冷卻系統12的空氣流(由箭頭38表示)大致垂直于或正交于傳動軸36且大致平行于車軸20。但是,應當理解,空氣流38可沿與示出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動。另外,空氣流38有時可暫時反向以通過吹除可能沉淀在冷卻系統12一側內的顆粒而清潔發動機冷卻系統12。冷卻系統12包括以大致平行的關系間隔開的多個熱交換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其中在所述多個熱交換器之間的文丘里管40內封裝有通風機(airmover),例如帶風扇輪葉的可逆液壓馬達(下文更詳細地描述)。文丘里管40支承通風機并且為被通風機驅動穿過各熱交換器的空氣提供基本封閉的空氣路徑。在一實施例中,文丘里管40使用緊固在一起的多個區段41、42、43、44由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接收第一流體的第一熱交換器;接收第二流體并且鄰近第一熱交換器定位、形成疊置熱交換器的第二熱交換器;接收第三流體并且與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分開定位的第三熱交換器;定位在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之間的文丘里管;以及安裝在所述文丘里管上并且定位在所述文丘里管內的通風機,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移動經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18 US 13/184,8991.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接收第一流體的第一熱交換器;接收第二流體并且鄰近第一熱交換器定位、形成疊置熱交換器的第二熱交換器;接收第三流體并且與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分開定位的第三熱交換器;定位在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之間的文丘里管;以及安裝在所述文丘里管上并且定位在所述文丘里管內的通風機,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移動經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三熱交換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疊置熱交換器還包括鄰近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且與所述第一熱交換器相對的第四熱交換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熱交換器均可以是增壓空氣冷卻器、空調冷凝器和液壓流體冷卻器中的一者。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另一熱交換器,該另一熱交換器與所述第三熱交換器分層布置使得經過所述第三熱交換器的一部分空氣也經過該另一熱交換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熱交換器是發動機冷卻劑散熱器,所述另一熱交換器是燃料冷卻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使用多個區段形成,所述多個區段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從所述疊置熱交換器到所述第三熱交換器的空氣通道。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機是液壓驅動的可逆風扇。8.一種車輛,包括:機架;由機架支承的發動機;構造成使用來自發動機的動力驅動機器的傳動系統;以及與發動機流體連通的發動機冷卻系統,該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低ΔT熱交換器;與低ΔT熱交換器分開定位的高ΔT熱交換器;定位在低ΔT熱交換器和高ΔT熱交換器之間的文丘里管,該文丘里管與傳動系統的傳動軸部分相嵌置;和定位在該文丘里管內的通風機,該通風機構造成使空氣沿基本垂直于傳動軸的方向移動經過所述低ΔT熱交換器并且然后經過所述高ΔT熱交換器。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低ΔT熱交換器包括增壓空氣冷卻器、空調冷凝器和液壓流體冷卻器中的一個或多個。10.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施皮特勒爾,
申請(專利權)人:卡特彼勒林業產品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