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受控冷卻鑄造軋輥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由改進的模具、受控冷卻設備和操作方法組成;改進的模具冒口箱內安裝有冒口套;保溫的受控冷卻設備為罩形,由裙套和罩套組成,裙套中部安裝有噴水裝置和噴風裝置,罩套頂部安有測溫熱電偶;操作方法:按已有技術鑄造軋輥,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前一定溫度,將冷型和冒口箱與軋輥分離,露出軋輥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隨即套上受控冷卻設備,按該產品能獲得最佳力學性能的冷卻曲線控制冷卻,需快速降溫時,起動噴水和噴風裝置,需低速降溫時,停止噴水、噴風裝置,保溫冷卻。其特點:用本技術生產的鑄造軋輥,力學性能高,造價低,每噸鑄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冶金機械鑄造軋輥新技術。已有鑄造軋輥技術是將冶煉好的鐵水澆進事先準備好的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到常溫后,脫模取出產品進行機加工,由于冷卻速度緩慢,在共析轉變時,奧氏體全部轉變成粗片狀珠光體,力學性能低下,為了提高力學性能,不得不加入價格昂貴的鎳、鉬等合金調整化學成分,造成成本高。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鑄產品力學性能高,成本低的受控冷卻鑄造軋輥技術。本專利技術是采用下列方式來達到目的的按已有技術鑄造軋輥,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前一定溫度,將冷型和冒口箱與軋輥分離,露出軋輥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隨即套上保溫罩形受控冷卻設備,按該產品能獲得最佳力學性能的冷卻曲線控制冷卻,受控冷卻設備裙套中部安裝有噴氣噴水裝置,打開排氣口,噴氣噴水為表面快速冷卻階段,停止噴氣噴水,并關閉排氣口,為表面升溫階段,接著為軋輥慢速降溫階段,為使上輥頸很好保溫,冒口箱內增設型砂冒口套,受控冷卻時與軋輥一起進入受控冷卻設備。本專利技術的特點用本技術生產的鑄造軋輥,力學性能高,造價低,每噸鑄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受控冷卻設備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為受控冷卻設備噴射冷卻裝置示意圖。圖3為改進的模具示意圖。參照圖1-3,本技術所使用的設備改進的模具由底箱(1)、中箱(2)、冷型(3)、冒口箱(4)、澆注管(5)和冒口套組成,冒口套由冒口套殼(6)和型砂(7)組成,它安裝在冒口箱(4)內,上、下端部分別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與螺柱(8)分別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別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內側;受控冷卻設備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噴氣裝置(16)、噴水裝置(17)和熱電偶組成,接水槽(13)為環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連接,構成罩形,它們均由內、外殼體,中間填充保溫材料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護罩(18),上端部有排氣孔及其孔蓋(19)、中部(A)安有噴氣裝置(16)和噴水裝置(17)、熱電偶安在罩套(15)頂部專用孔(20)內,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術操作方法1、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溫度Ar上限80-100℃時,開箱,即將冷型(3)和冒口箱(4)吊離,露出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下輥頸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卻設備罩在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2、當熱電偶指示值達到預定溫度750-800℃時,起動受控噴水裝置和噴氣裝置,使輥身表面以2000℃/h降溫速度快速冷卻至預定等溫度350-450℃,停止冷卻,等溫30-40分鐘,然后再利用輥身中間和上、下輥頸所積存熱能,使輥身表面溫度回升到450-650℃,然后以≤20℃/h的降溫速度,慢速降溫,溫度降至200℃時,撤走受控冷卻設備,進行正常開箱。權利要求一種受控冷卻鑄造軋輥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由改進的模具、受控冷卻設備和操作方法組成改進的模具有冒口套,冒口套由冒口套殼(6)和型砂(7)組成,它安裝在冒口箱(4)內,上、下端部分別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與螺柱(8)分別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別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內側;受控冷卻設備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噴氣裝置(16)、噴水裝置(17)和熱電偶組成,接水槽(13)為環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連接,構成罩形,它們均由內、外殼體,中間填充保溫材料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護罩(18),上端部有排氣孔及其孔蓋(19)、中部(A)安有噴氣裝置(16)和噴水裝置(17)、熱電偶安在罩套(15)頂部專用孔(20)內,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術操作方法1、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溫度Ar上限80-100℃時,開箱,即將冷型(3)和冒口箱(4)吊離,露出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下輥頸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卻設備罩在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2.當熱電偶指示值達到預定溫度750-800℃時,起動受控噴水裝置和噴氣裝置,使輥身表面以2000℃/h降溫速度快速冷卻至預定等溫度350-450℃,停止冷卻,等溫30-40分鐘,然后再利用輥身中間和上、下輥頸所積存熱能,使輥身表面溫度回升到450-650℃,然后以≤20℃/h的降溫速度,慢速降溫,溫度降至200℃時,撤走受控冷卻設備,進行正常開箱。全文摘要一種受控冷卻鑄造軋輥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由改進的模具、受控冷卻設備和操作方法組成;改進的模具冒口箱內安裝有冒口套;保溫的受控冷卻設備為罩形,由裙套和罩套組成,裙套中部安裝有噴水裝置和噴風裝置,罩套頂部安有測溫熱電偶;操作方法:按已有技術鑄造軋輥,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前一定溫度,將冷型和冒口箱與軋輥分離,露出軋輥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隨即套上受控冷卻設備,按該產品能獲得最佳力學性能的冷卻曲線控制冷卻,需快速降溫時,起動噴水和噴風裝置,需低速降溫時,停止噴水、噴風裝置,保溫冷卻。其特點:用本技術生產的鑄造軋輥,力學性能高,造價低,每噸鑄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文檔編號B22D27/04GK1382544SQ0211398公開日2002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4日專利技術者謝許元 申請人:謝許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受控冷卻鑄造軋輥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由改進的模具、受控冷卻設備和操作方法組成:改進的模具有冒口套,冒口套由冒口套殼(6)和型砂(7)組成,它安裝在冒口箱(4)內,上、下端部分別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與螺柱 (8)分別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別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內側;受控冷卻設備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噴氣裝置(16)、噴水裝置(17)和熱電偶組成,接水槽(13)為 環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連接,構成罩形,它們均由內、外殼體,中間填充保溫材料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護罩(18),上端部有排氣孔及其孔蓋(19)、中部(A)安有噴氣裝置(16)和噴水裝置(17)、熱電偶安在罩套(15)頂部專用孔(20)內,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術操作方法:軋輥澆注后在鑄型中任其自然冷卻至奧氏體轉變溫度Ar上限80-100℃時,開箱 ,即將冷型(3)和冒口箱(4)吊離,露出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下輥頸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卻設備罩在軋輥(12)輥身和帶冒口套的上輥頸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許元,
申請(專利權)人:謝許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