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液壓驅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液壓缸、驅動小車、四條支撐軸、圓輪和鋼絲繩,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移動架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有益效果:液壓缸驅動驅動小車,驅動小車通過兩對驅動游絲,使移動工作臺既隨驅動小車移動,又相對驅動小車移動。實現了工作臺的移動距離增大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液壓直線運動的驅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短行程輸入長距離輸出的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
技術介紹
采用液壓驅動的往復直線運動應用非常廣泛。在往復運動的傳動中,其運動距離就是油缸活塞的長度。若要求增加往復運動的長度,則只能則大油缸的活塞長度。不但增加制造成本,還由于油缸過長導致整個機床隨之加長。導致機床的綜合經濟指標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減小液壓缸活塞的移動距離,以短距離的輸入,實現大距離的輸出,減小了機械裝備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液壓缸、驅動小車、四條支撐軸、圓輪和鋼絲繩,所述液壓缸的活塞與驅動小車固接,所述驅動小車固接在移動工作臺下表面上,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驅動小車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圓輪其中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內側,另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外側,所述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所述圓輪的直徑相同,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偵U,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所述移動工作臺移動距離是液壓缸活塞移動距離的2倍。有益效果液壓缸驅動移動架,驅動小車通過裝在其上的四條支撐軸及帶有圓槽的圓輪,每個圓輪上的圓槽都與一條鋼絲繩觸接,鋼絲繩呈漲緊狀態,每條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機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構成兩對驅動游絲組,使移動工作臺既隨驅動小車移動,又相對驅動小車移動。實現了工作臺的移動距離增大目的。該機構采用短距離的輸入,長距離的輸出,使傳動結構簡單可靠,運動平穩無沖擊。同時減小了機械裝備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驅動小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液壓缸,2、驅動小車,3、支撐軸,3-1、左側支撐軸,3-2、右側支撐軸,4、圓輪,4-1、圓槽,4-2、左側圓形圓輪,4-3、右側圓形圓輪,5、鋼絲繩,6、固定軸。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詳述如下詳見附圖,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I、驅動小車2、四條支撐軸3、圓輪4和鋼絲繩5,所述液壓缸的活塞與驅動小車固接,所述驅動小車固接在移動工作臺下表面上,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驅動小車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圓輪其中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內側,另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外側,兩輪分別交錯布置在內外側,是為了防止內外側兩向輪上的游絲運動干擾。所述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4-1,所述圓輪的直徑相同,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所述移動工作臺移動距離是液壓缸活塞移動距離的2倍。工作過程·實施例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通過液壓缸驅動驅動小車,在驅動小車左右兩側裝有左側支撐軸3-1、右側支撐軸3-2,左側支撐軸上裝有圓周帶有圓槽的左側圓形圓輪4-2,右側支撐軸上裝有圓周帶有圓槽的右側圓形圓輪4-3,共四個直徑相同的圓輪,兩個左側圓形圓輪及兩個右側圓形圓輪均是一個在移動架內側,另一個圓輪在移動架外側。左側圓形圓輪與右側鋼絲繩接觸,右側圓形圓輪與左側鋼絲繩接觸,右側圓形圓輪與左側鋼絲繩接觸,共有四條鋼絲繩,左側兩條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機身的固定軸6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的固定軸6上,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右側圓形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左側圓形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在液壓缸驅動移動架運動過程中,安裝在移動架上的工作臺,通過兩對驅動游絲作用,既隨驅動小車移動,又相對驅動小車移動。由于驅動游絲繩有效展開長度為2米,通過把游絲折疊疊加形成滑輪式運動I米(油缸運動距離)使工作臺直線運動距離達到2米,產生被帶動物體(工作臺)運動距離相對油缸驅動距離倍增的效果。使工作臺的移動距離增大,實現短距離的輸入,長距離的輸出。本實施例中,液壓缸活塞的移動距離是lm,移動工作臺移動距離是2m。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液壓缸、移動架、四條支撐軸、圓輪和鋼絲繩,所述液壓缸的活塞與驅動小車固接,所述驅動小車固接在移動工作臺下表面上,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驅動小車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圓輪其中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內側,另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外側,所述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所述圓輪的直徑相同,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移動工作臺移動距離是液壓缸活塞移動距離的2倍。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液壓驅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液壓缸、驅動小車、四條支撐軸、圓輪和鋼絲繩,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移動架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有益效果液壓缸驅動驅動小車,驅動小車通過兩對驅動游絲,使移動工作臺既隨驅動小車移動,又相對驅動小車移動。實現了工作臺的移動距離增大目的。文檔編號F15B15/00GK202670655SQ20122032685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吉冬志, 李曉江, 李濤, 呂濤 申請人:中色(天津)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液壓缸、移動架、四條支撐軸、圓輪和鋼絲繩,所述液壓缸的活塞與驅動小車固接,所述驅動小車固接在移動工作臺下表面上,所述四條支撐軸分別固接在驅動小車左右兩側,每條支撐軸上裝有一個圓輪,所述左側或右側的圓輪其中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內側,另一個圓輪置于驅動小車的外側,所述圓輪的圓周帶有圓槽,所述圓輪的直徑相同,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四條支撐軸的四個圓輪圓周上的圓槽分別與四根鋼絲繩觸接,向左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左側,并繞過右側支撐軸上的圓輪,向右運動的兩條鋼絲繩固定點在右側,并繞過左側支撐軸上的圓輪,構成左右兩對驅動游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吉冬志,李曉江,李濤,呂濤,
申請(專利權)人:中色天津特種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