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它包括殼體、分散盤、泵輪、錐形輪、軸承座,所述殼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設有所述軸承座的中空圓柱體,在所述軸承座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處設有多個第一通槽;所述錐形輪的橫截面為一無底的圓臺形,在所述圓臺形上底中心設有一延伸至所述圓臺上底面兩側的主軸,主軸處于圓臺內的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上,主軸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泵輪、分散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安裝在當前大規模使用的行星攪拌設備中,代替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和現有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縮短漿料分散的時間,來減少因此產生的熱量,從而簡化乃至取消強制冷卻系統,達到降低成本,簡化結構的目的;且分散效率高,漿料分散時間短;分散強度高,可有效地分散納米材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維護容易,成本低,適用于各種漿料的分散,可實現產業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屬于機械設備制造
技術介紹
當前在許多領域使用著各種分散設備,對液體、漿料進行混合或者分散,如高速分散機、膠體磨等,這些設備主要是通過對流混合、剪切混合和擴散混合等機理來分散上述物料,其中剪切混合是主要的方式。由于分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保證設備正常工作,還需要有許多輔助設備,如水冷卻裝置來冷卻機體和漿料、潤滑油冷卻裝置來冷卻軸承、漿料泵來泵送漿料,還有壓縮空氣和真空系統等,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機器群。CN201889167U提出了一種分散設備,帶有水冷卻系統、油冷卻系統、正壓空氣和負壓空氣等裝置。無疑這些裝置增加了設備的成本和結構復雜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分散效率高、時間短,維護容易,成本低的漿料分散裝置。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它包括殼體、分散盤、泵輪、錐形輪、軸承座,所述殼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設有所述軸承座的中空圓柱體,在所述軸承座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處設有多個第一通槽;所述錐形輪的橫截面為一無底的圓臺形,在所述圓臺形上底中心設有一延伸至所述圓臺上底面兩側的主軸,主軸處于圓臺內的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上,主軸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泵輪、分散盤。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中,在所述殼體開口的一端安裝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處于所述泵輪與分散盤之間,所述固定盤上設有多個第二通槽。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中,在所述錐形輪主軸的一端還設有與外設動力連接的彈性聯軸器。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中,所述殼體與錐形輪之間的軸向間隙隨著錐形輪直徑的增大而逐漸減小。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中,所述錐形輪外表面,設有軸向凹槽。本技術一種漿料分散裝置中,所述泵輪帶有螺旋形的葉片。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簡述如下殼體內腔為中空圓柱形,底部設有中心設有軸承座,安裝有耐磨材料制成的軸套。分散盤、泵輪、錐形輪同軸并固連,一起套裝在殼體內,以軸承定位。殼體上平面有一個固定盤,它由兩個一樣的帶孔的半圓環構成,設置在分散盤和泵輪之間。本技術的殼體和固定盤通過機械方式固定在設備的支座上,錐形軸的上端通過彈性聯軸器連接外部驅動軸。本技術分散漿料時,會完全浸入漿料之中,外部動力驅動錐形輪,分散盤和錐形輪同軸旋轉,其外圍的齒高速撞擊周圍的漿料,初步分散漿料的團聚,同時輔助把漿料往泵輪輸送。固定盤固連在殼體上,位置低于分散盤,由分散盤帶動的漿料將高速撞擊到固定盤,從而起進一步分散作用。泵輪設置在分散盤和固定盤下面,與錐形輪同軸固連,同步運轉,對漿料加壓,強迫它穿過錐形輪和殼體之間逐漸減小的縫隙。漿料在泵輪的作用下,沿著殼體和錐形輪之間逐漸減小的縫隙繼續向下流動,隨著縫隙的減小,大團聚的漿料逐步被分散變小,在出口位置,受到最強烈的剪切,所有漿料得到徹底的分散。由于漿料受到的剪切逐步加強,整個分散過程中沒有大量重復性的剪切和摩擦,漿料的溫升比較少。在錐形輪外錐面設有一些淺槽,可增強漿料流動時的紊流效應,改善分散效果。殼體底部設有讓漿料流出的多個通槽和軸承座,錐形輪通過軸承定位,安裝在軸承座上。為了而簡化泵的清洗、維護工作,可采用陶瓷軸承。 本技術可以安裝在當前大規模使用的行星攪拌設備中,代替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和現有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相比,本技術通過縮短漿料分散的時間,來減少因此產生的熱量,從而簡化乃至取消強制冷卻系統,達到降低成本,簡化結構的目的;且分散效率高,衆料分散時間短;分散強度高,可有效地分散納米材料。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單,維護容易,成本低,適用于各種漿料的分散,可實現產業化。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圖。附圖2為本技術主剖視圖。圖中10_殼體、20-錐形輪、30-分散盤、40-固定盤、50-泵輪、60-軸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附圖1、2,本技術一種分散裝置,它包括殼體10、分散盤30、泵輪50、錐形輪20、軸承座101,所述殼體10為一端開口,另一端設有所述軸承座101的中空圓柱體,在所述軸承座101與所述殼體10外壁連接處設有多個第一通槽80 ;所述錐形輪20的橫截面為一無底的圓臺形,在所述圓臺形上底中心設有一延伸至所述圓臺上底面兩側的主軸201,主軸201處于圓臺內的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101上,主軸201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泵輪50、分散盤30 ;所述泵輪帶有螺旋形的葉片;在所述殼體10開口的一端安裝有固定盤40,所述固定盤40處于所述泵輪50與分散盤30之間,所述固定盤40上設有多個第二通槽70 ;在所述錐形輪主軸201的一端還設有與外設動力連接的彈性聯軸器90 ;所述殼體10與錐形輪20之間的軸向間隙隨著錐形輪直徑的增大而逐漸減小;所述錐形輪20外表面,設有軸向凹槽。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簡述于下將本技術的殼體10和固定盤40通過機械方式固定在設備的支座上,完全浸入漿料之中,錐形軸的上端通過彈性聯軸器連接外部驅動軸。外部動力驅動錐形輪20,分散盤30和錐形輪20同軸旋轉,其外圍的齒高速撞擊周圍的漿料,初步分散漿料的團聚,同時輔助把漿料往泵輪50輸送。固定盤40固連在殼體10上,盤上加工有多個槽70,用于通過漿料,固定盤位置低于分散盤30,由分散盤30帶動的漿料將高速撞擊到固定盤40,從而起進一步分散作用。泵輪50設置在分散盤30和固定盤40下面,與錐形輪20同軸固連,同步運轉,對漿料加壓,強迫它穿過錐形輪20和殼體10之間逐漸減小的縫隙。漿料在泵輪50的作用下,沿著殼體10和錐形輪20之間逐漸減小的縫隙繼續向下流動,隨著縫隙的減小,大團聚的漿料逐步被分散變小,在出口位置,即第一通槽80處,受到最強烈的剪切,所有漿料得到徹底的分散。由于漿料受到的剪切逐步加強,整個分散過程中沒有大量重復性的剪切和摩擦,漿料的溫升比較少。在錐形輪20外錐面沿其軸向設有一些淺槽,可增強漿料流動時的紊流效應,改善分散效果。 殼體10底部設有讓漿料流出的周向槽80和軸承座,軸承60的外圈固定在殼體10的軸承座上,軸承60的內圈固定在錐形軸下部的心軸上,錐形輪20通過軸承60定位,安裝在軸承座上。作為具體的實施例,本技術可以安裝在當前大規模使用的行星攪拌設備中,代替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和現有設備中的分散盤和乳化頭相比,本技術的分散效率高,可縮短漿料分散時間;分散強度高,可有效地分散納米材料。權利要求1.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它包括殼體、分散盤、泵輪、錐形輪、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設有所述軸承座的中空圓柱體,在所述軸承座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處設有多個第一通槽;所述錐形輪的橫截面為一無底的圓臺形,在所述圓臺形上底中心設有一延伸至所述圓臺上底面兩側的主軸,主軸處于圓臺內的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上,主軸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泵輪、分散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開口的一端安裝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處于所述泵輪與分散盤之間,所述固定盤上設有多個第二通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錐形輪主軸的一端還設有與外設動力連接的彈性聯軸器。4.根據權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漿料分散裝置,它包括殼體、分散盤、泵輪、錐形輪、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設有所述軸承座的中空圓柱體,在所述軸承座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處設有多個第一通槽;所述錐形輪的橫截面為一無底的圓臺形,在所述圓臺形上底中心設有一延伸至所述圓臺上底面兩側的主軸,主軸處于圓臺內的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上,主軸另一端依次安裝有泵輪、分散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華平,王海文,肖林剛,陳進,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豐源業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