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化肥生產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端的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內的進料管,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外的轉軸和環繞在兩轉軸上的傳送帶,所述轉軸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通過機械自動配料,攪拌更加均勻,肥料混合徹底,在施肥的過程中,使農作物吸收更充分,肥料的使用效率更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化肥生產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
技術介紹
bb肥,英文名稱是Bulk blending fertilizer,全稱是散裝摻混肥料,又稱摻混月巴。它是將幾種顆粒狀有單一肥料或復合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摻混而成的一種復混肥料。其特點是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比例容易調整,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生產出各種規格的專用肥,比較適合測土配方施肥的需要。正因為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在微機的控制下,用戶所需肥料在幾分鐘之內即可生產出來。在生產BB肥的過程中,需要將幾種顆粒狀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勻。但現有的配料機不能的配料的同時完成原料的混合,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在配料的同時完成物料攪拌混合的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解決原有配肥的過程中存在的配肥量少且效率低,占用大量人力物力的生產過程,通過機械自動配肥。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端面的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內的進料管,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外的轉軸和環繞在兩轉軸上的傳送帶,所述轉軸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的傳送帶水平設置且位于進料管的正下方,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桶、位于攪拌桶內的攪拌軸以及水平設置在攪拌桶內的過濾網,所述攪拌桶承接在傳送帶傳送端的下方,所述攪拌軸位于攪拌桶內的一端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的上端與設置在殼體內的帶動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通過機械自動配料,在配料的同時完成物料的攪拌和混合,攪拌更加均勻,肥料混合徹底,在施肥的過程中,使農作物吸收更充分,肥料的使用效率更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I和設置在殼體上端面的進料口 2,殼體I為中空的殼體狀,所述殼體I可以為長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狀,所述的進料口 2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I內的進料管3,所述的進料管3位于殼體I外側一端的直徑大于位于殼體一端的直徑,這樣設計是為了方便進料,所述殼體I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外的轉軸4和環繞在兩轉軸4上的傳送帶5,所述的轉軸4的軸線水平設置,所述轉軸4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設置在殼體I外側的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轉軸4通過電機帶動旋轉,所述的傳送帶5水平設置且位于進料管3的正下方,由進料管3進入的肥料落在傳送帶5上,所述攪拌裝 置包括攪拌桶6、位于攪拌桶6內的攪拌軸8以及水平設置在攪拌桶6內的過濾網7,所述過濾網7將將攪拌桶6分隔為兩個腔室,所述攪拌軸8的下端穿過過濾網7延伸到攪拌桶6內,所述攪拌桶6承接在傳送帶5傳送端的下方,由傳送帶5傳送的肥料落入攪拌桶6內,所述攪拌桶6的上端可以設置封蓋,防止攪拌桶6內的肥料攪拌時飛濺出桶夕卜,封蓋上設有進料孔,方便傳送帶5上的肥料落入攪拌桶6內,所述攪拌軸8位于攪拌桶6內的一端上設有攪拌葉片9,所述攪拌軸8的上端與設置在殼體I內的帶動電機10的輸出軸傳動連接,通過帶動電機10帶動攪拌軸8旋轉,對攪拌桶內的多種肥料進行攪拌混合。權利要求1. 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I)和設置在殼體上端面的進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2)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I)內的進料管(3),所述殼體(I)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I)外的轉軸(4)和環繞在兩轉軸(4)上的傳送帶(5),所述轉軸(4)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的傳送帶(5)水平設置且位于進料管(3)的正下方,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桶(6)、位于攪拌桶(6)內的攪拌軸(8)以及水平設置在攪拌桶(6)內的過濾網(7 ),所述攪拌桶(6 )承接在傳送帶(5 )傳送端的下方,所述攪拌軸(8 )位于攪拌桶(6 )內的一端設有攪拌葉片(9),所述攪拌軸(8)的上端與設置在殼體(I)內的帶動電機(10)的輸出軸傳動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化肥生產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端的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內的進料管,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外的轉軸和環繞在兩轉軸上的傳送帶,所述轉軸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通過機械自動配料,攪拌更加均勻,肥料混合徹底,在施肥的過程中,使農作物吸收更充分,肥料的使用效率更高。文檔編號B01F7/24GK202666753SQ20122032931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張君平, 張萌萌, 吳明燕, 吳滿玲, 曹廣峰 申請人:安徽省嘉豐肥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步緩釋型水稻專用BB肥配料裝置,包括殼體(1)和設置在殼體上端面的進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口(2)中插裝一端延伸到殼體(1)內的進料管(3),所述殼體(1)內還設有傳送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一端延伸到殼體(1)外的轉軸(4)和環繞在兩轉軸(4)上的傳送帶(5),所述轉軸(4)延伸到殼體外側的一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的傳送帶(5)水平設置且位于進料管(3)的正下方,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桶(6)、位于攪拌桶(6)內的攪拌軸(8)以及水平設置在攪拌桶(6)內的過濾網(7),所述攪拌桶(6)承接在傳送帶(5)傳送端的下方,所述攪拌軸(8)位于攪拌桶(6)內的一端設有攪拌葉片(9),所述攪拌軸(8)的上端與設置在殼體(1)內的帶動電機(10)的輸出軸傳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君平,張萌萌,吳明燕,吳滿玲,曹廣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嘉豐肥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