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剎車裝置,具體為一種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包括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真空泵,剎車燈開關,蓄電池,電磁開關,成功的解決了采用油剎系統的汽車突然熄火后不能有效制動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在現有采用油剎系統的汽車上增加了真空剎輔助裝置,保證了發動機突然熄火后,司機腳踩制動踏板時剎車助力器殼體內有壓力差,司機便可利用壓力差輕松制動汽車,極大的降低了汽車在突然熄火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巧妙,體積小,安裝在汽車里不會占用太大空間,值得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剎車裝置,具體為一種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轎車和小型客車等輕型汽車的剎車系統一般是采用油剎系統,油剎系統包括剎車助力器,剎車助力器通過其上設有真空單向閥的管路和發動機的進氣管連接,采用油剎系統的汽車是利用了汽車行駛過程中發動機工作 吸氣造成的剎車助力器殼體內的壓力差來制動的,因此一旦汽車行駛過程中突然熄火,發動機停止工作后,真空助力器的殼體內就沒有了壓力差,司機要想停車,需要費很大力氣踩制動踏板,而常常是司機花很大的力氣踩制動踏板,汽車卻沒有被有效制動,特別是汽車在爬陡坡突然熄火后,如果不能及時停車,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雖然在緊急情況時制動汽車可以采用手剎,但是手剎不能完全制動汽車,只是降低了汽車的速度,也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采用油剎系統的汽車行駛過程中突然熄火后不能有效制動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包括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帶有抽氣接口和出氣接口的真空泵,汽車上配置的剎車燈開關,蓄電池,電磁開關,其中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包括由頂殼和底殼連接組成的殼體,頂殼上開有眼孔,頂殼的頂端開口并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管筒,管筒內固定有開有通孔的管筒軸,管筒軸的通孔內固定有接線柱,底殼上設有真空接口,殼體內頂殼和底殼的連接處密封固定有將頂殼和底殼隔開的皮碗,皮碗中間位置密封固定有開關柱,開關柱的一端和接線柱接觸,另一端固定有彈簧,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殼的底部;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內的開關柱通過頂殼上的眼孔和蓄電池的正極連接,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內的接線柱和剎車燈開關的觸點連接,剎車燈開關的另一觸點和電磁開關的線圈連接,電磁開關的一接線柱接蓄電池的正極,電磁開關的另一接線柱接真空泵上電機的正接線柱,蓄電池的負極接真空泵上電機的負接線柱。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工作時,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底殼上的真空接口通過三通管連接在發動機進氣口和剎車助力器之間的管路上(三通管在真空單向閥和發動機進氣口之間),真空泵上的抽氣接口通過三通管連接在發動機進氣口和剎車助力器之間的管路上(三通管的位置在真空單向閥和剎車助力器之間,且三通管和抽氣接口之間的管路上有真空單向閥);發動機正常工作時吸氣,則剎車助力器殼體內為低壓,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底殼內為低壓,頂殼內為常壓,皮碗由于頂殼和底殼之間的壓力差向底殼內彎曲,同時固定在皮碗上的開關柱隨著皮碗的彎曲向下移動,彈簧也被壓縮,則開關柱和固定在管筒軸上的接線柱分開,此時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為斷開狀態,電磁開關也處于斷開狀態,真空泵不工作。發動機熄火后,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底殼內為常壓,頂殼和底殼之間沒有壓力差,底殼內的被壓縮的彈簧恢復,開關柱和接線柱接觸,此時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為連接狀態,汽車需要制動時,司機腳踩制動踏板,剎車燈開關接通,電磁開關的線圈得電,電磁開關閉合,真空泵上的電機得電,真空泵工作抽氣,真空泵將和其連通的剎車助力器中的空氣抽走,則剎車助力器殼體內為低壓,司機便可輕松制動汽車。上述的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頂殼和底殼上設有法蘭,皮碗夾在頂殼和底殼上的法蘭之間,頂殼和底殼通過法蘭連接,這樣皮碗起到的密封效果好,保證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為斷開狀態,即腳踩制動踏板制動汽車的時候,真空泵不工作;若皮碗起到的密封效果差,汽車正常制動的時候真空泵很可能也會工作,造成剎車助力器內壓力過低,即使司機輕踩制動踏板會帶來大的剎車效果,很可能對車內的司機和乘車人員造成傷害。上述的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所述真空泵包括真空筒,電機,空心柱狀的固定筒, 固定筒的兩端開有和其空心腔體連通的軸眼,真空筒包括筒體和固定在筒體上下端的上蓋和開有軸眼的下蓋,固定筒的一端固定在真空筒的下蓋上,固定筒上的軸眼和下蓋上的軸眼相對,筒體內設有兩個大小、形狀相同的轉輪體,轉輪體包括轉軸和均勻分布在轉軸上的轉葉且轉輪體的任意橫截面為大小、形狀相同的花瓣狀,兩個轉輪體上的轉葉相互交錯,轉輪體的轉軸長和筒體的長相等,所述筒體內除兩個轉輪體旋轉空間以外均為實體,一轉輪體的轉軸在靠近下蓋的軸端面上沿軸向開有連接孔,該連接孔內固定有連接軸,連接軸通過下蓋上的軸眼伸出筒體且通過固定筒上的軸眼伸入固定筒,筒體的筒壁上設有抽氣接口和出氣接口,抽氣接口和出氣接口與筒體的內部腔體連通,電機固定在固定筒的另一端上,電機的輸出軸伸入固定筒和連接軸連接。此真空泵結構巧妙,利用一個電機可帶動兩個轉輪體轉動抽真空,且抽真空效果好,同時也節省了自身的空間,方便于安裝在汽車里面,并且此泵也不需要真空泵油,比較經濟。上述的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所述上蓋為凸臺狀結構,兩轉輪體的轉軸在靠近上蓋的軸端面上沿軸向開有調節孔,上蓋在凸起的部分的中心位置設有溝槽,溝槽內放置有調節彈簧,溝槽的兩端分別開有軸孔,軸孔內設有調節軸,調節軸的一端插入轉輪體上的調節孔中,調節彈簧的兩端頂在調節軸的柱狀表面上,上蓋的凸起部分密封固定有頂蓋。壓縮的調節彈簧兩端頂在調節軸的柱狀表面上,調節彈簧利用其恢復彈力可使得轉輪體的轉葉緊貼著筒體的內壁,從而使得真空泵的抽真空效果明顯,利于汽車突然熄火后司機制動汽車,調節彈簧長時間使用彈性不足后可更換,保證剎車效果。上述的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所述電機的機殼上開有通風接口,筒體筒壁上的出氣接口通過氣管和電機機殼上的通風接口連接,真空筒中抽出來的空氣通過電機機殼上的通風接口可為電機冷卻。本專利技術在現有采用油剎系統的汽車上增加了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保證了發動機突然熄火后,司機腳踩制動踏板時剎車助力器殼體內有壓力差,司機便可利用壓力差輕松制動汽車,極大的降低了汽車在突然熄火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且本專利技術結構巧妙,體積小,安裝在汽車里不會占用太大空間,值得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I為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真空泵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真空泵上真空筒的A-A剖視圖。圖5為真空泵的真空筒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2-真空泵,3-剎車燈開關,4-蓄電池,5-電磁開關,10-頂殼,11-底殼,12-眼孔,13-管筒,14-管筒軸,15-接線柱,16-真空接口,17-皮碗,18-開關柱,19-彈黃,21-真空筒,22-電機,23-固定筒,210-筒體,211-上蓋,212-下蓋,213-轉輪體,214-抽氣接口,215-出氣接口,220-通風接口,2110-溝槽,2111-調節彈簧,2112-軸孔,2113-調節軸。具體實施方式 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包括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I,帶有抽氣接口 214和出氣接口215的真空泵2,汽車上配置的剎車燈開關3,蓄電池4,電磁開關5,其中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I包括由頂殼10和底殼11連接組成的殼體,頂殼10面上開有眼孔12,頂殼10的頂端開口并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管筒13,管筒13內固定有開有通孔的管筒軸14,管筒軸14的通孔內固定有接線柱15,底殼11面上設有真空接口 16,殼體內頂殼10和底殼11的連接處密封固定有將頂殼10和底殼11隔開的皮碗17,皮碗17中間位置密封固定有開關柱18,開關柱18的一端和接線柱15接觸,另一端固定有彈簧19,彈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殼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真空剎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1),帶有抽氣接口(214)和出氣接口(215)的真空泵?(2),汽車上配置的剎車燈開關(3),蓄電池(4),電磁開關(5),其中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1)包括由頂殼(10)和底殼(11)連接組成的殼體,頂殼(10)上開有眼孔(12),頂殼(10)的頂端開口并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管筒(13),管筒(13)內固定有開有通孔的管筒軸(14),管筒軸(14)的通孔內固定有接線柱(15),底殼(11)上設有真空接口(16),殼體內頂殼(10)和底殼(11)的連接處密封固定有將頂殼(10)和底殼(11)隔開的皮碗(17),皮碗(17)中心位置密封固定有開關柱(18),開關柱(18)的一端和接線柱(15)接觸,另一端固定有彈簧(19),彈簧(19)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殼(11)的底部;發動機工作感應開關(1)內的開關柱(18)通過頂殼上的眼孔(12)和蓄電池(4)的正極連接,接線柱(15)和剎車燈開關(3)的觸點連接,剎車燈開關(3)的另一觸點和電磁開關(5)的線圈連接,電磁開關(5)的一接線柱接蓄電池的正極,電磁開關(5)的另一接線柱接真空泵上的電機上的正接線柱,蓄電池(4)的負極接真空泵上電機(2)的負接線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喜堂,
申請(專利權)人:杜喜堂,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