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的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抗氧劑、潤滑劑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1;將核殼類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2;將預混料1從主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將預混料2從側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通過輸送、熔融、剪切擠出冷卻造粒,即得到產品。本發明專利技術同時采用獨特的制備工藝將核殼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通過側喂料的方式加入,減少了增韌劑在螺桿中的滯留時間,降低了增韌劑的老化,改善了兩種苯乙烯類回收料的界面,有效地改善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與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之間的相容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種熱塑性樹脂回收處理的方法,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苯乙烯類樹脂由于具有優異的加工性能,力學性能,電絕緣性能,尺寸穩定性,而且成本低廉,尤其是ABS和HIPS大規模地應用于如家用電器、電腦及周邊設備、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及電子電器等領域。僅僅是電腦及周邊設備領域,保守統計ABS和HIPS的使用量可以占到總體樹脂使用量的70%以上。隨著這些家用電器、電腦、電子電器設 備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的縮短,也就注定大量的可以循環利用的回收苯乙烯類樹脂的不斷產生。近年來,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綠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政府對熱塑性材料的循環回收利用的扶持也越來越大。由于每年產生的回收苯乙烯類樹脂數量極為巨大,很多知名企業也開始加入到回收利用的隊伍之中,以盡到一定的社會責任。一般來說,ABS與HIPS的回收利用都不存在棘手的問題,只要按比例適當增韌即可滿足使用要求。但是ABS與HIPS的應用領域極為相似,外觀與密度也較難區分,即便是嚴格管控,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ABS與HIPS混料的問題。眾所周知,雖然ABS與HIPS同為苯乙烯類樹脂家族,但是兩者的相容性很差,哪怕極少量的HIPS混入在ABS中也可能產生分層、起皮、物理性能惡化的問題。所以就會造成這部分苯乙烯類回收料的大量積累、浪費,不能充分回收利用。為此,如何改善ABS/HIPS回收料的力學性能,提高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率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特殊的制備方法,將核殼類增韌劑與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同時增韌,不僅可以解決分層、起皮等外觀不良問題,同時也能大幅度改善ABS/HIPS的力學性能,使ABS/HIPS的回收料得以實現再次循環利用,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因而具有極為可觀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以解決現有極性苯乙烯類樹脂與非極性苯乙烯類樹脂回收料混用時造成的起皮、分層、物理性能差的問題,大大改善該混合苯乙烯類樹脂的性能,使得循環回收利用得以實施,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所述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 1-99份,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99-1份,核殼類增韌劑1-30份,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1-10份,抗氧劑O. 2-1. O份,潤滑劑O. 2-2. O份;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抗氧劑、潤滑劑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I ;步驟二,將核殼類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2;步驟三,將預混料I從主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將預混料2從側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通過輸送、熔融、剪切擠出冷卻造粒,即得到產品。優選地,所述雙螺桿擠出機的長徑比為40,擠出溫度設定為180 230°C,螺桿轉速為 300rpm。 優選地,所述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為ABS大類樹脂的回收料。優選地,所述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為ABS、SAN、MS、MABS、ASA、AES或ACS。優選地,所述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為苯乙烯大類樹脂的回收料。優選地,所述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為GPPS、HIPS或K樹脂。優選地,所述核殼類增韌劑由外殼和內核橡膠組成。優選地,所述核殼類增韌劑的外殼為聚烷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烷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衍生物的共聚物。優選地,所述苯乙烯衍生物為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α -乙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2-苯基丙烯或2-苯基丁烯。優選地,所述核殼類增韌劑的內核橡膠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丁二烯、硅橡膠、丁苯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接枝丙烯腈、丙烯酸烷基酷接枝丙稀臆、甲基丙稀酸燒基酷接枝娃氧燒或丙稀酸燒基酷接枝娃氧燒。優選地,所述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為苯乙烯/ 丁二烯、苯乙烯/ 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異戍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優選地,所述的抗氧劑為CIBA精化公司的Irganox245, Irganox 1010, Irganox1076, Irganox B900、Irganox 168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優選地,所述潤滑劑為硅油、白礦油、脂肪酸酰胺、硬脂酸鋇、硬脂酸鎂、硬脂酸鋅、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蠟、石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特定的核殼增韌劑與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共同增韌的方法,同時采用獨特的制備工藝將核殼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通過側喂料的方式加入,減少了增韌劑在螺桿中的滯留時間,降低了增韌劑的老化,改善了兩種苯乙烯類回收料的界面,有效地改善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與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之間的相容性,從而有效解決了起皮、分層等問題,大幅度改善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的力學性能,使得該混合回收料得以循環回收利用,避免了資源浪費。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專利技術。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以下實施例1-11或對比例1-4中使用的原料均可以通過公開的市售渠道獲得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 :ABS采用臺灣CHMEI公司的PA757K (以下簡稱PA757K);ASA采用韓國錦湖日麗的XC200 (以下簡稱XC200) ;AES采用錦湖日麗的HW600G ;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 :采用上海賽科的HIPS622 (以下簡稱HIPS622);核殼類增韌劑采用三菱麗陽的C-223A (殼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核為聚丁二烯橡膠);采用三菱麗陽的S-2001 (殼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核為硅橡膠);采用羅門哈斯的EXL2330 (殼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核為丙烯酸丁酯橡膠);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采用錦湖的KTR-201 ; SEBS采用Kraton的SEBS6935。抗氧劑采用Ciba 的 IG-1076。 潤滑劑采用PETS,市售。以下實施例1-11的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的組分及其重量如表所示;其制備方法 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抗氧劑、潤滑劑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5 15min,得到預混料I ;步驟二,將核殼類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5 15min,得到預混料2 ;步驟三,利用雙螺桿擠出機,將預混料I和預混料2混合;具體為將預混料I從主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將預混料2從側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控制雙螺桿擠出機的長徑比為40,擠出溫度設定為180 230°C,螺桿轉速為300rpm,通過輸送、熔融、剪切擠出冷卻造粒,即得到最終產品,即所述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對于對比例1-4中的產品,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照如表中重量份數取各組分,經高速混合機攪拌,均勻混合;最后,將上述混合物精確計量送入擠出機內,控制雙螺桿擠出機的溫度為180 230°C,在雙螺桿的剪切,輸送,混煉下,充分熔化,復合,再經機頭擠出,拉條,切粒,干燥,最后包裝,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的制備方法,所述苯乙烯類混合回收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1?99份,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99?1份,核殼類增韌劑1?30份,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1?10份,抗氧劑0.2?1.0份,潤滑劑0.2?2.0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A、非極性苯乙烯類回收料B、抗氧劑、潤滑劑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1;步驟二,將核殼類增韌劑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得到預混料2;步驟三,將預混料1從主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將預混料2從側喂料口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通過輸送、熔融、剪切擠出冷卻造粒,即得到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緒英,費軍,羅明華,辛敏琦,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