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隔膜內筋超高壓食品加工裝置,其技術特點在于:該裝置的工作室筒體(3)的左端是圓柱形殼體,右端是圓錐形殼體,在圓柱形殼體中部上方設置進料筒(7);在圓柱形殼體中部下方設置有排料筒(18);進液管(10)和排液管(16)分別設置在圓柱形殼體的上方和下方,工作室筒體(3)左端筒體法蘭(19)與封頭法蘭(22)聯接;工作室筒體(3)右端的錐殼法蘭(13)與油壓室法蘭(32)聯接。隔膜片(33)外緣夾在錐殼法蘭(13)與油壓室法蘭(32)之間,中部的隔膜套(34)固定在螺紋套筒(28)上;內筋(1)穿過工作室封頭(2)、工作室筒體(3)與油壓室(4)上的螺紋套筒(28)聯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方便操作和維護,加壓食品保鮮效果好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裝備領域,具體涉及超高壓食品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隔膜內筋超高壓食品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是否新鮮、健康、安全以及便利。消費者更加喜歡購買含天然成分、無防腐劑、美味且保質期長的食品。這種傾向已導致食品加工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開發。在食品工業,熱處理的作用是鈍化酶、滅菌,但這一傳統加工方法會使食品的口感、風味變差、色澤變壞和營養價值下降。如維生素含量的降低。超高壓技術同樣具有滅菌、鈍化酶的作用,但對于食品的口感、色澤和營養價值不會有不良影響,是一種新型食品加工技術。中國專利申請號為02290930. 3公開的“食品超高壓滅菌保鮮用等靜壓機”是一種 食品超高壓滅菌保鮮用等靜壓機,加壓油缸和工作油缸都置于承力框架之內,并處于同一垂直軸線上;加壓油缸與框架上梁的下端面相固定,工作缸放置在可移動的滑板上,滑板與框架下梁上端面相依;加壓油缸內有活塞,活塞下連接活塞桿,它們的面積比為K,活塞桿的直徑與工作缸內徑相同,加壓油缸的上部有上油孔和加壓油缸的下部有下油孔。該技術取消了原等靜壓機橡膠隔套,并使油水無混合之虞,完全滿足食品衛生的要求。主缸實際直徑就是有效直徑,可顯著降低造價。工作缸無超高壓管路,不僅簡化結構,而且確保了設備和人身安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96101183. I公開的“食品高壓滅菌方法及其裝置”公開了一種食品高壓滅菌的方法和裝置。其方法是將真空除氣密封后的包裝物料在室溫高壓容器中3O O MP a以上靜壓力下保壓I秒至3 O分鐘后卸壓,壓力介質為癸二酸二辛酯。其裝置由高強度鋼制作的單層筒體、密封元件、固定框架等構成的高壓容器部分和升壓系統組成。將高壓容器的筒體自增強處理后其強度和使用壽命更高。用該方法處理的食品既可長期貯存又保持了營養成分和天然風味。該方法和裝置可用于食品、飲料、醫藥品等的滅菌處理。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810148105. 6公開的“全自動高溫高壓殺菌機”屬于包裝食品的殺菌設備,目的解決現有聞溫聞壓殺菌機存在的不能連續全自動殺菌操作及生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問題,包括用于容納被殺菌物并通過高溫高壓蒸汽對被殺菌物進行殺菌的殺菌釜,所述殺菌釜的輸入端連接有能夠在殺菌釜與外界之間進行往復壓力平衡的輸入過渡艙,殺菌釜的輸出端連接有能夠在殺菌釜與外界之間進行往復壓力平衡的輸出過渡艙,殺菌釜內位于其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設置有輸送帶;所述殺菌機還包括自動控制裝置,上述輸入過渡艙、輸出過渡艙的艙門控制部件及輸送帶的控制部件均與自動控制裝置具有電連接,并受自動控制裝置的控制。該專利技術適于袋裝食品的高溫高壓殺菌,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20222183. 6公開的“一種食品微波高壓殺菌裝置”是一種食品微波高壓殺菌裝置,是在殺菌罐內安裝微波發生裝置、轉動殺菌籃。將用高溫蒸煮袋真空密封的食品放入轉動殺菌籃內,關閉殺菌罐門。通入壓縮空氣加壓,然后打開微波裝置,根據食物大小合理選擇微波照射時間,均勻照射食品,達到商業無菌。 上述專利技術雖能有效地進行超高壓食品加工,也有不足之處。第一,由于壓力很聞,超聞壓裝備的制造成本非常昂貴,導致超聞壓食品的價格很聞。第~■,超聞壓裝備封頭與筒體連接處的應力非常大,故超高壓裝備的容量和產量較小,導致超高壓新型食品的產業化和商業化較困難。第三,超高壓裝備屬于超高壓容器,其密封要求很高,故操作復雜,亦影響產量和產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隔膜內筋超高壓新型食品加工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達到。一種隔膜內筋超高壓食品加工裝置,包括工作室筒體、工作室封頭、油壓室、超高壓油泵、儲油室所組成。其技術要點在于該裝置的工作室筒體(3)的左端是圓柱形殼體,右端是圓錐形殼體。在圓柱形殼體中部上方設置進料筒(7);在圓柱形殼體中部下方設置有排料筒(18);進液管(10)和排液管(16)分別設置在圓柱形殼體的上方和下方。在工作室筒體設置壓力表(9)。工作室筒體(3)左端筒體法蘭(19)與封頭法蘭(22)聯接;工作室筒體(3 )右端的錐殼法蘭(13 )與油壓室法蘭(32 )聯接。隔膜片(33 )外緣夾在錐殼法蘭(13 )與油壓室法蘭(32)之間,中部的隔膜套(34)固定在螺紋套筒(28)上。內筋(I)穿過工作室封頭(2)、工作室筒體(3)與油壓室(4)上的螺紋套筒(28)聯接。油壓室殼體上設置有油壓表(25)、螺紋套筒(28)、進油管(26)、卸油管(30)。儲油室(6)與卸油管(30)連接,與超高壓油泵(5)連接。超高壓油泵(5)與進油管(26)連接、與儲油室(6)連接。該裝置工作室筒體的結構是工作室筒體的左端是圓柱形的殼體,右端是圓錐形殼體。圓柱形殼體長度I1與圓錐形殼體高度12之比值在3 8之間;圓錐形殼體母線與底邊的夾角Θ值在40° 70°之間;圓柱形殼體直SD1與進料筒直徑Cl1之比在3 6之間;圓柱形殼體直徑D1與排料筒直徑d2之比在2 5之間;圓柱形殼體的長度I1與直徑D1之比值在I 6之間。在圓柱形殼體的上部設置有壓力表(9)、進液管(10),進液管(10)上設置有進液管閥(11);在圓柱形殼體的下部設置有排液管(16),排液管上設置有排液管閥門(15)。該裝置的油壓室的結構是油壓室殼體(24)上設置有油壓表(25)、進油管(26)、卸油管(30)。螺紋套筒(28)設置在油壓室中部的油壓室加強塊(29)上。螺紋套筒(28)內加工有內螺紋。隔膜(23)的隔膜套(34)由隔膜固定環(35)固定在螺紋套筒(28)上。隔膜片的外邊緣由工作室筒體的錐殼法蘭(13)與油壓室法蘭(32)固定,隔膜片的直徑仏與隔膜套直徑d3的比值在5 20之間;隔膜套直徑d3與隔膜套高度h2的比值在I 5之間。該裝置工作室封頭結構是工作室封頭殼體(20)是旋轉拋物面,它的直徑D1與高度4的比值在5 10之間。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優點是I.利用隔膜將油壓室與工作室隔開,可以實現工作室壓力大小、壓力穩定持續時間和泄壓幅度、泄壓速度等參數的在線控制和調節,擴大了使用范圍。2.利用內筋將工作室筒體、工作室封頭和油壓室連成一體,可以大幅度減小工作室筒體、工作室封頭、油壓室相互聯接處連接件的應力值,從而降低該裝置的制造成本,并擴大裝置工作室的容積,增加處理量,降低生產成本。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2是本專利技術的筒體結構示意3是本專利技術的封頭結構示意4是本專利技術的油壓室結構示意5是本專利技術的隔膜結構示意6是本專利技術的內筋結構示意圖附圖的圖面說明I.內筋;2.封頭;3.工作室筒體;4.油壓室;5.超高壓油泵;6.儲油室;7.進料筒;8.進料筒蓋;9.壓力管;10.進液管;11.進液管閥;12.工作室殼體;13.錐殼法蘭;14.工作室錐殼;15.排液管閥;16.排液管;17.排料筒蓋;18.排料筒;19.筒體法蘭;20.工作室封頭殼體;21.封頭加強塊;22.封頭法蘭;23.隔膜;24.油壓室殼體;25.油壓表;26.進油管;27.進油管閥;28.螺紋套筒;29.油壓室殼體;30.卸油管;31.卸油管閥;32.油壓室法蘭;33.隔膜片;34.隔膜套;35.固定環組件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膜內筋超高壓食品加工裝置,特征在于:該裝置的工作室筒體(3)的左端是圓柱形殼體,右端是圓錐形殼體。隔膜片(33)外緣夾在錐殼法蘭(13)與油壓室法蘭(32)之間,中部的隔膜套(34)固定在螺紋套筒(28)上;內筋(1)穿過工作室封頭(2)、工作室筒體(3)與油壓室(4)中的螺紋套筒(28)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啟覺,王繼煥,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工業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