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白斌專利>正文

    一種新型轉動連接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177640 閱讀: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1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相互連接轉動的上卡座和下卡座,及安裝于上卡座和下卡座內部的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所述上卡座和下卡座通過穿過下卡座軸孔的轉軸穿接,所述轉軸的一個軸端設有橫截面為多邊形的軸肩,所述軸肩與下卡座下表面相抵,所述下卡座下表面對應軸肩的位置設有內壁與軸肩相配合的凹位;所述轉軸的另一個軸端設有鈕帽安裝部,所述鈕帽可上下滑動得安裝于所述鈕帽安裝部上;松開鈕帽時該轉動連接結構鎖定,按下鈕帽時該轉動連接結構釋放。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轉動連接結構連接強度好、不易破裂和晃動,可以在上卡座上表面標注上卡座相對于下卡座轉動的角度,旋轉時給用戶帶來頓挫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能夠旋轉的機械結構,尤其涉及ー種可以釋放、鎖定的轉動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轉動連接結構在使用時,上卡座和下卡座的連接一般都采用以下兩種結構1.通過分別設置于兩個卡座的圓形槽軌和插接片連接;2.通過轉軸連接。第I種結構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強度較差,經常出現破裂與晃動的情況。第2種結構解決了第I中結構帶來的弊端,但現有技術第2種結構在旋轉時,往往是按鈕隨上卡座同步旋轉,無法在上卡座上表面標注上卡座相對于下卡座轉動的角度,使得用戶使用不便。此外,現有技術的轉動連接結構在旋轉時沒有給用戶帶來頓挫感,使得使用體驗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連接強度好、使用方便和使用體驗好的轉動連接結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新型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相互連接轉動的上卡座和下卡座,所述上卡座包括上卡座凹腔,所述下卡座包括下卡座凹腔,上卡座凹腔和下卡座凹腔圍成用于安裝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的空間;所述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包括齒輪、抵撐在所述齒輪底面和下卡座凹腔底部之間的彈性件、以及上部露于上卡座外且下部伸入上卡座凹腔內與齒輪頂面抵撐的按鈕,所述上卡座凹腔和下卡座凹腔的內側壁設置有與所述齒輪嚙合的內齒;所述彈性件可將所述齒輪上推至上部位于上卡座凹腔內而下部位于下卡座凹腔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接結構鎖定;當按下按鈕時,按鈕下部抵撐所述齒輪克服弾性件的支撐力下降至完全位于下卡座凹腔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接結構釋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下表面設有軸孔,所述上卡座和下卡座通過穿過所述軸孔的轉軸穿接,所述轉軸的ー個軸端設有橫截面為多邊形的軸肩,所述軸肩與下卡座下表面相抵,所述下卡座下表面對應軸肩的位置設有內壁與軸肩相配合的凹位;所述按鈕包括水平截面為圓形的鈕帽、及抵撐在鈕帽和所述齒輪頂面之間的按鈕抵撐部,所述轉軸遠離軸肩的軸端設有鈕帽安裝部,所述鈕帽可上下滑動得安裝于所述鈕帽安裝部上。 優選的,所述凹位可完全容納所述軸肩。更優的,所述軸肩的橫截面為六邊形。優選的,所述鈕帽設有水平伸出的凸耳,所述鈕帽安裝部包括垂直的滑槽,所述凸耳可上下滑動得安裝于所述滑槽中。更選的,所述鈕帽還包括下表面中央向下伸出的銷,所述凸耳設于所述銷側壁;所述鈕帽安裝部包括供所述銷伸入安裝的內孔,所述滑槽設于內孔孔壁;所述銷伸入所述內孔,使得所述凸耳剛好卡入所述滑槽。更優的,所述銷為開尾圓柱銷,所述凸耳設于所述銷的尾端側壁;所述的按鈕抵撐部的底部為圓環柱,在所述圓環柱頂面設有立柱,所述上卡座對應所述立柱設有開ロ,所述立柱上部從所述開ロ伸出與所述鈕帽下表面抵撐。優選的,所述齒輪頂面對應上卡座凹腔內齒齒槽的位置設有略高于所述齒輪頂面的凸起,齒輪下降至完全位于下卡座凹腔內時所述凸起仍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上卡座凹腔內齒齒槽內。更優的,所述凸起高于所述齒輪頂面O. 3mm-0. 8mm。 更優的,所述鈕帽頂部標有箭頭標志,上卡座上表面圍繞所述鈕帽頂部標有顯示角度的刻度。更優的,所述上卡座凹腔對應所述轉軸還設有軸套,所述轉軸插接于所述軸套中。本技術的轉動連接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1.連接強度好,不易出現破裂和晃動的情況;2.鈕帽不隨上卡座轉動,可以在上卡座上表面標注上卡座相對于下卡座轉動的角度;3.旋轉時給用戶帶來頓挫感。用戶使用吋,每轉過一個單位的刻度的同時還能體驗反饋的頓挫感,從視覺上和觸覺上都達到良好的使用體驗。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的組裝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上卡座與按鈕抵撐部的組裝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按鈕抵撐部、齒輪與下卡座的組裝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的鈕帽、按鈕抵撐部與上卡座的組裝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下卡座與轉軸的組裝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下卡座與軸肩的配合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鈕帽與轉軸的組裝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鎖定時的垂直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釋放時的垂直剖面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齒輪頂面凸起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鎖定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釋放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轉動連接結構轉過90度后鎖定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說明。請參見圖I至圖4,本專利技術的轉動連接結構的外殼I分為相互連接轉動的上卡座11和下卡座12,所述上卡座11包括上卡座凹腔111,所述下卡座12包括下卡座凹腔121,上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圍成用于安裝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2的空間,所述上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的內側壁設置有內齒。所述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2包括齒輪21、弾性件22、以及由鈕帽231和按鈕抵撐部232組成的按鈕23。齒輪21安裝于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圍成的空間中間,所述的上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的內側壁設置的內齒與齒輪21嚙合;彈性件22抵撐在所述齒輪21底面和下卡座凹腔121底部之間,鈕帽231的橫截面為圓形,鈕帽231的安裝于上卡座11外且下部與按鈕抵撐部232上部相抵;按鈕抵撐部232下部位于上卡座凹腔111內與齒輪21頂面抵撐,按鈕 抵撐部232上部伸至上卡座11外與鈕帽231下表面抵撐;具體的,所述的按鈕抵撐部232的底部為圓環柱2322,在所述圓環柱頂面設有均勻分布的三個立柱2321,所述上卡座11對應所述三個立柱2321分別設有開ロ,所述立柱2321上部從所述開ロ伸出與所述鈕帽231下表面抵撐;可以理解的,本專利技術的按鈕抵撐部232還可以采用其他的達到同樣作用的結構。所述上卡座凹腔111對應所述轉軸3還設有軸套4,請參見圖5至圖6,所述下卡座12下表面設有軸孔122,所述上卡座11和下卡座12通過穿過所述軸孔122并插接于所述軸套4中的轉軸3穿接。所述轉軸3的一個軸端設有橫截面為六邊形的軸肩31,所述軸肩31與下卡座12下表面相抵,所述下卡座12下表面對應軸肩31的位置設有內壁與軸肩31相配合的可完全容納所述軸肩31凹位123。這樣子,使得轉軸3可以隨著下卡座12旋轉而旋轉。可以理解的,所述的軸肩31還可以是其他可以使得轉軸3隨著下卡座12旋轉而旋轉的形狀或結構。請參見圖I和圖7,所述鈕帽231還包括下表面中央向下伸出的銷2312,該銷2312為開尾圓柱銷,銷2312的尾端設有ー對水平伸出的凸耳2311。所述轉軸3遠離軸肩31的軸端設有鈕帽安裝部32,該鈕帽安裝部32包括供所述銷2312伸入安裝的內孔322,和設于內孔322孔壁對應凸耳的垂直的一對滑槽321。所述銷2312伸入所述內孔322,使得所述凸耳2311剛好卡入所述滑槽321,從而實現了所述鈕帽231可上下滑動得安裝在所述轉軸3上,且所述鈕帽231不能相對所述轉軸3轉動。請參見圖8和圖9,鎖定時,所述彈性件22將所述齒輪21上推至上部位于上卡座凹腔111內而下部位于下卡座凹腔121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接結構鎖定。釋放時,按下鈕帽231,鈕帽231通過抵撐按鈕抵撐部232來抵撐所述齒輪21克服弾性件22的支撐カ下降至完全位于下卡座凹腔121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轉動連接結構,包括相互連接轉動的上卡座(11)和下卡座(12),所述上卡座(11)包括上卡座凹腔(111),所述下卡座(12)包括下卡座凹腔(121),上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圍成用于安裝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2)的空間;所述轉動鎖定和釋放裝置(2)包括:齒輪(21)、抵撐在所述齒輪(21)底面和下卡座凹腔(121)底部之間的彈性件(22)、以及上部露于上卡座(11)外且下部伸入上卡座凹腔(111)內與齒輪(21)頂面抵撐的按鈕(23),所述上卡座凹腔(111)和下卡座凹腔(121)的內側壁設置有與所述齒輪(21)嚙合的內齒;所述彈性件(22)可將所述齒輪(21)上推至上部位于上卡座凹腔(111)內而下部位于下卡座凹腔(121)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接結構鎖定;當按下按鈕(23)時,按鈕(23)下部抵撐所述齒輪(21)克服彈性件(22)的支撐力下降至完全位于下卡座凹腔(121)內使得所述轉動連接結構釋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12)下表面設有軸孔(122),所述上卡座(11)和下卡座(12)通過穿過所述軸孔(122)的轉軸(3)穿接,所述轉軸(3)的一個軸端設有橫截面為多邊形的軸肩(31),所述軸肩(31)與下卡座(12)下表面相抵,所述下卡座(12)下表面對應軸肩(31)的位置設有內壁與軸肩(31)相配合的凹位(123);所述按鈕(23)包括水平截面為圓形的鈕帽(231)、及抵撐在鈕帽(231)下表面和所述齒輪(21)頂面之間的按鈕抵撐部(232),所述轉軸(3)遠離軸肩(31)的軸端設有鈕帽安裝部(32),所述鈕帽(231)可上下滑動得安裝于所述鈕帽安裝部(32)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斌
    申請(專利權)人:白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无码av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