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包括橫置的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的機體上設有一個進料口和兩個出料口,進料口位于兩出料口之間,兩出料口的下方各設一料倉,兩料倉均設有液位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減少占地面積,配料準確度高的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泥處理領域,尤其是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的發展,環境保護的地位也日趨重要。隨著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而導致污泥產量大幅增長,也使得污泥的處理問題更為突出。污泥由于含有濃縮的無機、有機污染物,還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和多種重金屬元素,因此,必須對污泥進行妥善處理。目前,干化+焚燒、干化+土地和建材利用是污泥處理處置的主要エ藝手段,這ー過程中需要對污泥輸送、攪拌,但是對污泥輸送、計量、攪拌這一環節,目前的常用設備均為臥式結構,占地面積大,并且計量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占地面積,配料準確度高的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包括橫置的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的機體上設有ー個進料口和兩個出料ロ,進料ロ位于兩出料ロ之間,兩出料ロ的下方各設ー料倉,兩料倉均設有液位計。兩料倉內各設ー攪拌機。第一螺旋輸送機由電機驅動,電機通過控制電路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兩液位計均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攪拌機的攪拌電機通過另ー控制電路也與中央處理單元信號連接。所述液位計為超聲波液位計。所述料倉上方均設有混料機,混料機也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所述第一螺旋輸送機的上方設有用于進料的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ロ與第一螺旋輸送機的進料ロ對應設置。所述第一、第二螺旋輸送機均為無軸螺旋輸送機。所述中央處理單元為PLC?;炝蠙C上方均設有計重倉,計重倉設有與所述PLC連接的稱重傳感器,計重倉的出口設有與PLC連接的電動閥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螺旋輸送機與料倉為立式結構,減少占地面積。2.污泥從第二、第一螺旋輸送機到最后的料倉均靠重力下落,所以可減低能耗,減少投資。3.采用超聲波液位計、混料機可使計量、配料精確度高。4.整機采用PLC控制,自動化程度高。5.整機結構緊湊,減少操作人員。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由圖I所示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螺旋輸送機4,在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上方設有用于進料的第二螺旋輸送機I。為減少污泥對螺旋輸送機的粘連,第一、第二螺旋輸送機4、I均為無軸螺旋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4包括機體5,機體5內設螺旋葉片6,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機體5上設有ー個開ロ向上的進料ロ 3和兩個開ロ向下的出料ロ 8,進料ロ 3位于所述機體5的中間位置,兩出料ロ 8分別位于機體5的左右兩端,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進料ロ 3位于兩出料ロ 8之間。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I的出料ロ 2與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進料ロ 3對應設置。正對第一螺旋輸送機4兩出料ロ 8的下方各設ー料倉13,料倉13設有頂蓋22,頂蓋22設有進ロ 12,每個出料ロ 8與其下方對應的料倉13的進ロ 12相對設置,兩料倉13的進ロ 12 處均設有液位計16,以檢測料倉13內污泥的液位,為防止污泥粘連在料倉13的內壁影響檢測準確性,所述液位計均為超聲波液位計16。兩料倉13各設ー立式攪拌機,所述立式攪拌機包括攪拌電機17和由攪拌電機17帶動的攪拌軸15,攪拌軸15設有攪拌葉片14,攪拌電機17設置于頂蓋22上且位于各自料倉13上方,攪拌軸15上以及攪拌葉片14均伸入料倉13內用于攪拌污泥。所述第一螺旋輸送機4由電機7驅動,電機7通過控制電路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兩超聲波液位計16也均與中央處理單元信號連接,攪拌機的攪拌電機17通過另ー控制電路與中央處理單元信號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單元為PLC21。工作時,含水污泥通過第二螺旋輸送機I被輸送至深度脫水機房內的第一螺旋輸送機4,PLC21控制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電機7正轉,污泥僅從其中一個出料ロ 8排出,并由于重力落入該出料ロ 8下方的料倉13內,PLC21再控制攪拌機攪拌,同時超聲波液位計16實時檢測料倉13內污泥的液位,當污泥13到達設定液位,PLC21控制電機7反轉,因此第一螺旋輸送機4也反轉,污泥僅從另一個出料ロ 8排出,再落入另ー個料倉內,并由另個超聲波液位計16檢測液位,當達到設定液位吋,PLC21再控制電機7正轉,如此反復。實施例2:由圖2所示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與實施例I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每個出料ロ 8與其下方的料倉13之間均上下相應設置有計重倉9和混料機10,即同側邊(左側或右側)的出料ロ 8、計重倉9、混料機10和料倉13為上下依次對應設置,計重倉9的進ロ、出口分別與其上方的出料ロ 8、其下方混料機10的進ロ相對應設置,混料機10的卸料ロ與其下方的料倉13的進ロ 12相對應設置。計重倉9設有與所述PLC21連接的稱重傳感器20,計重倉9的出ロ設有與PLC21連接的電動閥板19?;炝蠙C10也與PLC21連接,混料機10由混料電機18帶動并在其卸料ロ處設有卸料閥11,混料電機18通過另ー控制電路與PLC21連接,并且卸料閥11也連接PLC21。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作出的改進,工作吋,當污泥從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其中一出料ロ 8排出時,先落入計重倉9,稱重傳感器20對計重倉9內的污泥計重并將信號傳遞給PLC21,PLC21再以此為依據控制電動閥板19開合,當計重倉9達到一定重量,電動閥板19打開放料,計重倉9的污泥由重力落入混料機10 (此處混料機10可為混凝土砂漿攪拌使用的雙軸槳葉臥式攪拌機),在混料機10內加水、調理藥劑、改性劑等?;炝蠙C10也由PLC21控制,當污泥達到規定含水率,PLC21控制混料機10開啟其卸料閥11,然后污泥再從混料機10排出落入料倉13內,實施例2所述的ー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較實施例I具有更精確的計量控制系統。本實施例中,整個系統成塔式設計,分為三層,計重倉9、混料機10、以及料倉13各ー層。 本技術所述的ー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為立式結構,無論是實施 例I中或者是實施例2中,第一螺旋輸送機4的出料ロ 2到料倉13之間均為由重力作用自由下落,無需任何傳輸裝置,高效節能,并且全系統可以實現PLC自動控制。權利要求1.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橫置的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的機體上設有一個進料口和兩個出料口,進料口位于兩出料口之間,兩出料口的下方各設一料倉,兩料倉均設有液位計。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兩料倉內各設一攪拌機。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輸送機由電機驅動,電機通過控制電路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兩液位計均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攪拌機的攪拌電機通過另一控制電路也與中央處理單元信號連接。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計為超聲波液位計。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倉上方均設有混料機,混料機也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輸送機的上方設有用于進料的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第一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泥精確計量自動輸送混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橫置的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的機體上設有一個進料口和兩個出料口,進料口位于兩出料口之間,兩出料口的下方各設一料倉,兩料倉均設有液位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新朝,王慧哲,趙譽,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華天環??萍加邢薰?/a>,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