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了一種用于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舉升單元。該舉升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吊索(100),用于圍繞轉子葉片的在轉子葉片根部附近的區域纏繞在風能設備的轉子上;至少一個橫梁(900);至少一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300,400);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210)。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300,400)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210)與橫梁(900)之間延伸。此外,舉升單元還具有至少一個第二吊索(500),其具有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510,520)以及支柱(530)。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510,520)的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210)上。第二吊索(500)構建為圍繞轉子葉片葉尖設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用于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舉升單元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舉升單元。舉升單元可以用于將轉子連同設置在其上的轉子葉片安裝在機艙上。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設計一種舉升單元,其可以用于將包括轉子葉片在內的轉子安裝在風能設備的塔架上的機艙上。該任務通過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舉升單元來解決。因此,設計了一種用于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舉升單元。舉升單元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吊索,用于圍繞轉子葉片的在轉子葉片根部附近的區域纏繞在風能設備的轉子上;至 少一個橫梁;至少一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和/或子吊索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與橫梁之間延伸。此外,舉升單元還具有至少一個第二吊索,其具有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以及支柱。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的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上。第二吊索構建為圍繞轉子葉片葉尖設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橫梁的長度設置為使得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并不與風能設備的轉子或轉子葉片觸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二吊索與第三端部耦接。第一吊索與關節單元的第二端部耦接,而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與關節單元的第三端部耦接。第三端部可轉動地或可樞轉地耦接在第二端部上。借助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舉升單元,例如可以安裝包括轉子葉片在內的風能設備的轉子和/或整流罩。舉升單元優選具有兩個吊索,它們可以在轉子葉片的葉片根部區域中圍繞轉子葉片延伸。這些吊索于是可以通過中間部分或中間元件或關節單元與起重鉤連接,使得包括例如安置在轉子上的三個轉子葉片在內的轉子或者整流罩能夠被提升。在轉子葉片的轉子葉片根部區域中圍繞轉子葉片設置的兩個吊索用于在舉升整個結構時承載負重。舉升單元應用于將轉子加上至少部分安置好的三個轉子葉片從地面拿起并且運送至風能設備的塔架上的機艙。本專利技術的其他擴展方案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實施例以下參照附圖予以詳細描述。圖I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的示意圖,圖2A至2C示出了圖I的舉升單元的關節單元的不同視圖,以及圖3示出了帶有風能設備的轉子葉片和轉子的、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的示意圖。圖I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的示意圖。舉升單元具有第一吊索100,其帶有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端部120 ;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300、400,分別帶有第一端部310、320和第二端部410、420 ;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以及在第一支柱300和第二支柱400的第二端部之間的連接桿和/或橫梁900。第一吊索100的第一端部110與第一關節200連接,而第一吊索100的第二端部120與第二關節210連接。此外,第一支柱300和第二支柱400的第一端部310、410分別與第一關節200和第二關節210連接。此外,舉升單元具有第二吊索500,其具有第一吊索和第二吊索或子吊索510、520。第一子吊索510和第二子吊索520分別具有第一端部511和第二端部521以及第二端部512、522。第一吊索510和第二吊索520的第二端部512、522通過第三支柱530彼此連接。第一關節200和第二關節210具有第一端部用于接收第一吊索100的端部,具有第二端部用于接收第一支柱300和第二支柱400的第一端部,以及具有第三端部用于接收第一子吊索510和第二子吊索520的第一端部511、521。在此情況下,第三端部關于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優選關于第二端部)可轉動地和/或可樞轉地構建。第一支柱300和第二支柱400也可以構建為子吊索。第一吊索100用于設置在風能設備的轉子葉片的朝著轉子葉片根部的側或端部上。第一吊索100因此構建為使得其可以緊貼地圍繞轉子葉片的轉子葉片根部的區域。 橫梁900優選在其長度方面構建為使得第一關節單元200和第二關節單元210不會觸碰轉子葉片或整流罩,并且因此不會損傷轉子葉片或整流罩。此外,第三支柱530在其長度方面構建為,使得第一子吊索510和第二子吊索520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觸碰轉子葉片或轉子葉片的第一區段。第三支柱530優選設置在風能設備轉子葉片的轉子葉片葉尖的與轉子葉片根部對置的端部(即轉子葉片可以多件式地構建,并且轉子葉片葉尖與風能設備的轉子一起通過舉升單元安裝在機艙上),使得子吊索510、520在第一關節單元200以及第二關節單元210與第三支柱530之間延伸,而不會觸碰轉子葉片。圖2A至圖2C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關節單元的不同視圖。圖2A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關節單元200的示意性側視圖。關節單元具有第一端部210、第二端部220和第三端部230。在此情況下,第一端部210與第二端部220連接而第三端部230與第二端部220連接。第三端部230在此情況下與第二端部220連接,使得其圍繞第二端部220可轉動地或可樞轉地構建。在第一端部210上設置第一桿211,在第二端部220上設置第二桿221,以及在第三端部230上設置第三桿231。圖2B示出了沿著圖2A的線A-A的橫截面。在圖2A中示出了桿221和桿231。圖2C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關節單元的透視圖。關節單元具有第一端部210、第二端部220和第三端部230。在此情況下,第三端部230可轉動地或可樞轉地與第二端部220連接。帶有桿231的第三端部230用于接收第一桿300和第二桿400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210用于接收第一吊索100的第一端部110或第二端部120,而帶有桿221的第二端部220用于接收第一吊索510或第二吊索520。圖3示出了連帶風能設備的轉子葉片和機艙殼體的、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的示意圖。風能設備具有轉子葉片或轉子葉片葉尖以及機艙和/或機艙殼體20。轉子葉片在其一側上與機艙20連接。第一吊索100圍繞轉子葉片突起部引導。第二吊索500圍繞轉子葉片葉尖引導。因此,第三支柱530靠置在轉子葉片的端部(葉尖端部)上。第一支柱或子吊索300在轉子葉片之后引導,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400在轉子葉片之前(在圖3中)引導。這樣,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可以接收風能設備的轉子葉片。優選地,使用兩個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舉升單元,用于舉升機艙以及固定在其上的轉子葉片來安裝風能設備。例如,起重鉤可以抓取在部件800上,以便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兩個舉升單元。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舉升單元是有利的,因為其允許從躺置狀態(轉子在地面上)舉升風 能設備的轉子。通過關節單元200、210的構型可能的是,舉升單元或第一吊索100并不沿著轉子葉片刮擦和/或滑動。這也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轉子葉片10可轉動地固定在機艙殼體或整流罩上。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舉升風能設備的轉子的舉升單元,所述轉子具有至少一個轉子葉片,所述舉升單元具有 至少一個第一吊索(100),用于圍繞轉子葉片的在轉子葉片根部附近的區域纏繞在風能設備的轉子上; 至少一個橫梁(900); 至少一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300,400);以及 至少一個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210),其中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或子吊索(300,400)在第一關節單元和第二關節單元(200,210)與橫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弗蘭克·盧克爾,
申請(專利權)人:烏本普羅帕蒂斯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