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155459 閱讀: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28
    一種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屬于車輛座椅配件。包括:與座椅上的齒板連接且連接整個調高裝置的中心軸、與座盆邊板固定的連接板、復位彈簧、傳動機構具有一對相互作用的棘爪和棘輪、容置棘爪的棘爪盤、消除軸向間隙的消隙片、傳動力矩的撥塊、用于容置傳動塊以及滾柱的輪殼、軸套、與扳手連接的扳手罩殼、墊片和卡簧。優點:體積小、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且每只座椅上只需安裝一個高度調節器,可節省使用成本;動作靈活性好、鎖緊牢靠;利用摩擦力傳動,各零部件之間沒有間隙,沒有檔位,操作柔和、靈活、省力,能保證調節精度;軸向無間隙;扳手往復運動范圍小,可有效增加座椅的使用空間;可實現與任意座椅之間的連接、且連接簡單,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車輛配件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安裝在座椅上的、可以適當調節座椅高度的車輛用座椅高度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座椅高度調節裝置的功用如上所述,擔當著改變座椅上下高度位置的功用,作為這種裝置在中高檔汽車座椅上是必配的。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應用于機動車輛座椅上的座椅高度調節裝置,例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號CN1799899A、名稱為“座椅的高度調節裝置”中提供了一種通過采用機械式鎖定而能夠提高座椅剛性并改善了操作感的、可微調節的座椅的調節裝置。該座椅高度調節裝置通過操作手柄,使閂鎖片間歇地嚙合在直齒輪上,通過直齒輪旋轉而驅動臂動作來實現座椅的升降。上述結構存在的問題首先,利用機械的齒輪傳動原理來實現升降動作,不僅結構復雜,零部件多,而且在一個座椅上至少需要安裝兩個高度調節裝置,成本高;其次,采用蝸輪蝸桿傳動,速比大,調節速度緩慢且操作繁鎖;再,各零部件之間存在安裝間隙,致調節精度差。又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073996A、名稱為“車輛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及帶有該裝置的車輛座椅”中提供了一種可以實現精密調節的車輛座椅調節裝置。該裝置包括經驅動以正反兩個方向旋轉的驅動件和由該驅動件驅動的被驅動件,還包括兩個單側作用的自由飛輪,設置在驅動件與被驅動件之間,被連接在一起以相反方向運行,并且通過解鎖裝置可以將其中一個自由飛輪從嚙合狀態釋放出來。另外,所述裝置還包括復位裝置,通過該復位裝置,在驅動件偏離空檔時,可以自動返回至空檔,以保證由驅動件驅動的被驅動件的精密度。上述以手輪式操作的高度調節裝置,存在的問題1、采用手輪操作,手感差;2、通過內齒輪與撥塊的結合來實現單向定位,鎖緊牢固度差;3、為了保證調節精度,對零件的加工要求較高,制造困難,且難于保證剛強度。再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1323264B,公開了一種“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它的建樹之處在于動作靈活性好、調節省力、精度高、鎖緊可靠、扳手往復運動范圍小,并可以與任意座椅連接而實現對座椅高度調節的座椅高度調節裝置,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暴露出下列問題I、由于采用了二組傳動機構,結構較復雜、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體積較大;2、由于第二罩殼承擔著安裝與滾動功能于一體,因此加工難度大,零件強度難于保證。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對現有的座椅高度調節裝置結構加以改進,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動作靈活性好、調節省力、精度高、鎖緊可靠、無軸向間隙、扳手往復運動范圍小、便于加工制作、生產成本低,并可以與任意座椅連接而實現對座椅高度調節的座椅高度調節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其特點是包括中心軸、連接板、復位彈簧、傳動機構、軸套、扳手罩殼、墊片、第一卡簧和第二卡簧,所述的中心軸在長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與座椅上的齒板相哨合的輸出齒輪、中間位置形成有花鍵、另一端端部開設有第一卡簧槽;所述的連接板安裝在座椅的座盆邊板上,在連接板的軸向中間開設有一軸肩孔、連接板的一端設置有簧片安裝孔和一對限位邊,且簧片安裝孔位于一對限位邊的中間;所述的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回位簧勾;所述的傳動機構由輪殼、傳動塊、滾柱、撥塊、消隙片、固定架、棘爪盤、棘爪和棘輪組成,所述的輪殼呈圓盤狀,輪殼的一側中間形成有容置腔、另一側的中間凸設有用于與所述的軸肩孔相插配的軸肩,在軸肩的中間開設有第一軸孔,所述的第一軸孔與所述的容置腔相通,所述的傳動塊置于所述的容置腔內,在傳動塊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用于與所述的花鍵相插配的花鍵孔,在傳動塊 的外沿整周間隔設置有弧形的滾道,且相鄰的滾道之間通過鎖邊連接,所述的滾柱有多個,分別置于容置腔內且與所述的滾道相配合,所述的撥塊呈圓盤形,在撥塊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第二軸孔、在撥塊的一側側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棘輪凸臺、在撥塊的另一側側面上設置有數組擋凸一、擋凸二、擋凸三,擋凸一、擋凸二、擋凸三分別呈間隔設置,并分別置于相鄰的滾柱之間,所述的消隙片上間隔設置有壓簧腳,消隙片置于撥塊的一側側面上,且所述的壓簧腳與所述的擋凸二相接觸,所述的固定架上分別設置有一分離片以及一簧片腳,所述的簧片腳面向連接板一側設置且與所述的簧片安裝孔相插配,所述的分離片面向棘爪盤一側設置,所述的棘爪盤在軸向中間開設有棘輪容置腔、朝向扳手罩殼的一側凹設有用于與棘輪容置腔相通的棘爪容置腔、朝向連接板的一側凸設有用于與所述的回位簧勾相配合的回位簧面,所述的棘爪呈扇形,置于棘爪容置腔內,在棘爪的軸向開設有定位孔,在棘爪高度方向的底部兩邊分別設置有齒牙,在齒牙的中間形成有齒槽,所述的棘輪為圓盤形,置于棘輪容置腔內,在棘輪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第三軸孔,在第三軸孔外側的棘輪上還開設有多個用于與棘輪凸臺插配的凸臺孔,在棘輪的外沿圓周上周布有用于與齒牙相嚙合的齒圈,所述固定架的分離片置于齒圈與齒槽所形成的容腔內;所述的軸套在軸向中間開設有用于供中心軸的另一端端部插配的軸套孔,在軸套的端頭外圈上開設有第二卡簧槽;所述的扳手罩殼在軸向中間開設有第四軸孔、一端上分別形成有一用于與所述的限位邊相配合的限位凸臺和一對用于與所述的回位簧勾相配合的回位簧槽、一端的內側設置有用于供所述的定位孔插配的定位凸臺,所述的軸套在依次穿過第四軸孔、墊片后其端頭外圈上的第二卡簧槽內通過第二卡簧卡固,所述的中心軸在依次穿過第一軸孔、花鍵孔、第二軸孔、第三軸孔和軸套孔后其端部的第一卡簧槽內通過第一卡簧卡固。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連接板上開設有多個用于與座椅上的座盆邊板連接的安裝孔。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扳手罩殼上開設有用于供扳手連接用的扳手孔。在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軸肩與所述的軸肩孔之間構成緊配口 O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花鍵與所述的花鍵孔之間構成緊配合,而所述的花鍵與所述的第三軸孔之間構成間隙配合。在本專利技術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架的外沿上還間隔設置有多個卡腳,所述的卡腳與所述的分離片同向設置,用于與所述的棘爪盤卡配。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的優點之一、體積小、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且每只座椅上只需安裝一個高度調節裝置,可節省使用成本;之二、動作靈活性好、鎖緊牢靠;之三、利用摩擦力傳動,各零部件之間沒有間隙,沒有檔位,操作柔和、靈活、省力,能保證調節精度;之四、壓簧腳與擋凸相接觸,這樣消除了高度調節裝置的軸向間隙;之五、扳手往復運動范圍小,可有效增加座椅的使用空間;之六、可實現與任意座椅之間的連接、且連接簡單,適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軸側圖。圖2為圖I中各零部件分解后的軸側圖。圖3為圖I中各零部件分解后另一方向上的軸側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在鎖止狀態時的棘輪、棘爪、棘爪盤、分離片之間的配合結構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在向上調節狀態的棘輪、棘爪、棘爪盤、分離片之間的配合結構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在向下調節狀態的棘輪、棘爪、棘爪盤、分離片之間的配合結構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傳動塊、滾柱、擋凸及撥塊之間的配合結構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的一應用例參考圖。圖中1.中心軸、11.輸出齒輪、12.花鍵、13.第一卡簧槽;2.連接板、21.軸肩孔、22.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座椅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軸(1)、連接板(2)、復位彈簧(3)、傳動機構(4)、軸套(5)、扳手罩殼(6)、墊片(7)、第一卡簧(9)和第二卡簧(8),所述的中心軸(1)在長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與座椅上的齒板相嚙合的輸出齒輪(11)、中間位置形成有花鍵(12)、另一端端部開設有第一卡簧槽(13);所述的連接板(2)安裝在座椅的座盆邊板上,在連接板(2)的軸向中間開設有一軸肩孔(21)、連接板(2)的一端設置有簧片安裝孔(23)和一對限位邊(24),且簧片安裝孔(23)位于一對限位邊(24)的中間;所述的復位彈簧(3)的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回位簧勾(31);所述的傳動機構(4)由輪殼(41)、傳動塊(42)、滾柱(43)、撥塊(44)、消隙片(45)、固定架(46)、棘爪盤(47)、棘爪(48)和棘輪(49)組成,所述的輪殼(41)呈圓盤狀,輪殼(41)的一側中間形成有容置腔(411)、另一側的中間凸設有用于與所述的軸肩孔(21)相插配的軸肩(413),在軸肩(413)的中間開設有第一軸孔(412),所述的第一軸孔(412)與所述的容置腔(411)相通,所述的傳動塊(42)置于所述的容置腔(411)內,在傳動塊(42)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用于與所述的花鍵(12)相插配的花鍵孔(421),在傳動塊(42)的外沿整周間隔設置有弧形的滾道(422),且相鄰的滾道(422)之間通過鎖邊(423)連接,所述的滾柱(43)有多個,分別置于容置腔(411)內且與所述的滾道(422)相配合,所述的撥塊(44)呈圓盤形,在撥塊(44)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第二軸孔(441)、在撥塊(44)的一側側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棘輪凸臺(442)、在撥塊(44)的另一側側面上設置有數組擋凸一(443)、擋凸二(444)、擋凸三(445),擋凸一(443)、擋凸二(444)、擋凸三(445)分別呈間隔設置,并分別置于相鄰的滾柱(43)之間,所述的消隙片(45)上間隔設置有壓簧腳(451),消隙片(45)置于撥塊(44)的一側側面上,且所述的壓簧腳(451)與所述的擋凸二(444)相接觸,所述的固定架(46)上分別設置有一分離片(461)以及一簧片腳(462),所述的簧片腳(462)面向連接板(2)一側設置且與所述的簧片安裝孔(23)相插配,所述的分離片(461)面向棘爪盤(47)一側設置,所述的棘爪盤(47)在軸向中間開設有棘輪容置腔(473)、朝向扳手罩殼(6)的一側凹設有用于與棘輪容置腔(473)相通的棘爪容置腔(471)、朝向連接板(2)的一側凸設有用于與所述的回位簧勾(31)相配合的回位簧面(472),所述的棘爪(48)呈扇形,置于棘爪容置腔(471)內,在棘爪(48)的軸向開設有定位孔(481),在棘爪(48)高度方向的底部兩邊分別設置有齒牙(482),在齒牙(482)的中間形成有齒槽(483),所述的棘輪(49)為圓盤形,置于棘輪容置腔(473)內,在棘輪(49)的軸向中間開設有第三軸孔(491),在第三軸孔(491)外側的棘輪(49)上還開設有多個用于與棘輪凸臺(442)插配的凸臺孔(492),在棘輪(49)的外沿圓周上周布有用于與齒牙(482)相嚙合的齒圈(493),所述固定架(46)的分離片(461)置于齒圈(493)與齒槽(483)所形成的容腔內;所述的軸套(5)在軸向中間開設有用于供中心軸(1)的另一端端部插配的軸套孔(51),在軸套(5)的端頭外圈上開設有第二卡簧槽(52);所述的扳手罩殼(6)在軸向中間開設有第四軸孔(62)、一端上分別形成有一用于與所述的限位邊(24)相配合的限位凸臺(61)和一對用于與所述的回位簧勾(31)相配合的回位簧槽(65)、一端的內側設置有用于供所述的定位孔(481)插配的定位凸臺(64),所述的軸套(5)在依次穿過第四軸孔(62)、墊片(7)后其端頭外圈上的第二卡簧槽(52)內通過第二卡簧(8)卡固,所述的中心軸(1)在依次穿過第一軸孔(412)、花鍵孔(421)、第二軸孔(441)、第三軸孔(491)和軸套孔(51)后其端部的第一卡簧槽(13)內通過第一卡簧(9)卡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耀忠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忠明祥和精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