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內設有多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為迎流體端;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設置有至少兩個正取壓孔;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負取壓孔;各正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正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正引壓總管;各負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負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負引壓總管。本裝置僅須較短的過渡直管段,完全解決了常用流量測量裝置因無法滿足其直管段設計預留長度要求而影響測量精度的問題,而且精度高、重復性好、量程比寬、壓損低。且本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很好的實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風量測量裝置,具體涉及ー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各大電廠鍋爐進風和二次風量由于涉及到鍋爐效率,所以越來越重視對風量進行精確測量。以前常用來測量風量的裝置主要有文丘里管等差壓式流量計,這種流量計采用的取壓方式是將流體中心壓縮取壓,并且僅適用于圓型管道的流量測量。由于常用文丘里管差壓式流量計要求被測流體的流動狀態是接近典型的、充分發展的紊流狀態,且無漩渦的理想流體(即直束流),因此在文丘里管差壓式流量計前、后必須安裝相當長的直管段。按GB/T2624. 2-2006表3說明當直徑比β值等于O. 6,則裝置前直管段為10倍管道內徑,后直管段為4. 5倍管道內徑。·這樣,不但結構復雜,而且造成制作材料的浪費。并且還不能用于方管的流量測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ー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所述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僅須較短的過渡直管段,完全解決了常用流量測量裝置因無法滿足其直管段設計預留長度要求而影響測量精度的問題,而且精度高、重復性好、量程比寬、壓損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設計ー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內設有多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為封閉中空結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為迎流體端;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設置有至少兩個正取壓孔;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負取壓孔;各正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正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正引壓總管;各負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負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負引壓總管。優選的,所述測量管外壁還設有排污接頭。優選的,所述正引壓總管上設有取壓閥。優選的,所述負引壓總管上設有取壓閥。優選的,所述測量管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蘭。優選的,所述正取壓孔位于同一豎直線上。優選的,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對稱面與測量管軸向平行。優選的,所述正取壓分管與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對稱面平行。優選的,所述負取壓分管與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對稱面平行。所述機翼型節流件為多弧面型,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形式,使其具有對流體自整流的效果從而使裝置在測量流量時更穩定,并且使裝置所要求的直管段更短,滿足了現場使用的苛刻條件。本技術可適用于方管和圓管的風量測量,并且在測量管兩端分別設置有聯接法蘭。本技術通過將流體在多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周邊壓縮取壓,由于獨特的結構形式,本技術僅須極短的過渡直管段,完全解決了常用流量測量裝置因無法滿足其直管段設計預留長度要求而影響測量精度的問題,本技術的直管段預留長度為裝置前直管段LI彡O. 6Dn,裝置后直管段L2彡O. 2Dn ;( W一風道寬度H—風道聞度)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ー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所述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僅須較短的過渡直管段,完全解決了常用流量測量裝置因無法滿足其直管段設計預留長度要求而影響測量精度的問題,而且精度高、重復性好、量程比 寬、壓損低。且本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很好的實用性。相比普通的差壓式流量計,本技術a、直管段長度要求小由于一般差壓式流量計為滿足流量測量精度,要求被測流體的流動狀態是接近典型的充分發展的紊流狀態且無漩渦的理想流體(即直束流)。因此當β值(直徑比)取理想數值O. 6時,則裝置前直管段為10倍管道內徑,后直管段為4. 5倍管道內徑。而本技術多弧面整流型機翼式測風裝置因自身有整流效應,所以不需另外加整流裝置,其預留直管段要求僅為裝置前直管段LI ^ O. 6Dn,裝置后直管段L2 ^ O. 2Dn,因此大大減少了直管段預留長度,既節省了エ藝管道材料,又減少了工作現場空間占用位置。b、精度高,重復性好由于本技術的正取壓孔在機翼型節流件的迎流端面,取壓位置選擇在理想流體的等速區域,正壓信號穩定;負取壓孔位于機翼型節流件的流速最快處,處于壓カ最小區域,使負壓信號波動很小。因此,輸出的差壓信號非常穩定。經多次流量測試證明其測量精度高于土 I. 0% ( I. O級),重復性誤差< ±0. 1%。C、量程比寬、壓損低本技術量程比一般情況下可達4 :1,若參數選擇合理,最高量程比可達8 :1。機翼型節流件與孔板節流件在同樣的β值(直徑比)下,形成的永久壓カ損失前者約為后者的 1/4。d、穩定性好,可測各種風道的風量本技術多弧面整流型機翼式測風裝置因其流線形體使流體通過時產生流體邊界層效應,使介質極少磨損節流件邊緣。從而能使β值(直徑比)保持長期不變。同時因整機均為焊接而成無可動部件,一次標定后無須重復標定,因此其測量精度能長期不變,穩定性好。由于本技術多弧面整流型機翼式測風裝置主要應用在風量測量上,根據所選用的材質不同,最高工作溫度可達540°C,壓カ等級一般在彡2. 5MPa壓カ條件下工作,并且本體無可拆卸部件,無泄漏可能性。因此裝置可在各種復雜エ況條件下穩定工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ー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包括測量管1,測量管I內設有多個多弧面機翼 型節流件2,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為封閉中空結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前緣為迎流體端;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前緣設置有三個正取壓孔3 ;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翼型厚度最厚處設置有六個負取壓孔4,三個ー組分設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對稱面兩側;各正取壓孔3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內部的正取壓分管5匯總貫通至正引壓總管6 ;各負取壓孔4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內部的負取壓分管7匯總貫通至負引壓總管。所述測量管I外壁還設有排污接頭8。所述正引壓總管6上設有取壓閥。所述負引壓總管上設有取壓閥。所述測量管I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蘭9。所述正取壓孔3位于同一豎直線上。所述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對稱面同一側的負取壓孔4位于同一豎直線上。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對稱面與測量管I軸向平行。所述正取壓分管5與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對稱面平行。所述負取壓分管7與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2的對稱面平行。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ー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內設有多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為封閉中空結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為迎流體端;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設置有至少兩個正取壓孔;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負取壓孔;各正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正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正引壓總管;各負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負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負引壓總管。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管外壁還設有排污接頭。3.根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曲線機翼整流型風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內設有多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所述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為封閉中空結構,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為迎流體端;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前緣設置有至少兩個正取壓孔;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負取壓孔;各正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正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正引壓總管;各負取壓孔通過位于多弧面機翼型節流件內部的負取壓分管匯總貫通至負引壓總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蓮,顏永豐,吳佩君,龐程,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市節流裝置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