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半自動退線裝置的收線機。
技術介紹
在公知的
,收線是電纜生產(chǎn)中的一步重要工序,常用的收線方式當繞線筒到一定長度或滿盤時,需要人工切斷換盤后再繼續(xù)收線,必將產(chǎn)生交多的并圈現(xiàn)象,而且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增加了繁重的人力成本。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便捷、勞動強度較低的收線機。·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退線裝置的收線機,依次包括導線輪、傳動輪和繞線筒,在所述的繞線筒的尾端設有呈向下彎曲的弧形柱狀的退線導柱,在所述的退線導柱的下方設有液壓升降器。進一步的,為了更加方便搬運,本技術中所述的液壓升降器的下部設有滾輪。本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在繞線筒尾部增設向下彎曲的弧形退線導柱,到線盤繞線達到一定重量的時候由于重力的作用自動脫落至液壓升降機上,然后降低高度,通過滾輪移動至指定位置即可,高效便捷,避免了繁重的人力勞動,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1.導線輪,2.傳動輪,3.繞線筒,4.退線導柱,5.液壓升降器。具體實施方式現(xiàn)在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jié)構(gòu),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gòu)成。如圖I所示的本技術一種具有退線裝置的收線機,依次包括導線輪I、傳動輪2和繞線筒3,在所述的繞線筒3的尾端設有呈向下彎曲的弧形柱狀的退線導柱4,在所述的退線導柱4的下方設有液壓升降器5,所述的液壓升降器5的下部設有滾輪。以上述依據(jù)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工作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退線裝置的收線機,依次包括導線輪(1)、傳動輪(2)和繞線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繞線筒(3)的尾端設有呈向下彎曲的弧形柱狀的退線導柱(4),在所述的退線導柱(4)的下方設有液壓升降器(5)。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