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輪軸,所述車輪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輪軸的中部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裝在通孔中,且與輪軸同軸固定,所述車輪上通孔的旁邊還設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上裝有一旋鈕,所述旋鈕的下端裝有一用于和齒輪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的卡塊,所述卡塊和盲孔之間設有一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盲孔的底部相抵,彈簧的另一端與卡塊相抵。采用這種兒童三輪車前輪,能夠避免因前輪自轉而帶動踏板轉動,從而導致兒童受傷的情況發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童車領域,具體講是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技術背景現有技術的兒童三輪車一般是采用前輪帶動的方式,前輪的輪軸上裝有踏板,踏板和前輪同軸固定,兒童雙腳踩動踏板即可帶動前輪轉動,從而驅動兒童三輪車,但是采用這種結構,如果大人在后方推動三輪車時,腳踏板會隨著前輪的轉動而轉動,此時兒童的雙腳如果未踩在踏板上,容易被轉動的踏板碾傷,如果兒童的雙腳踩在踏板上,而大人推的速度一般也比較快,則可能由于踏板轉動過快導致兒童的雙腳扭傷,因而發生危險,受到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避免因前輪自轉而帶動踏板轉動,從而導致兒童受傷的情況發生的兒童三輪車前輪。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輪軸,所述車輪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輪軸的中部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裝在通孔中, 且與輪軸同軸固定,所述車輪上通孔的旁邊還設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上裝有一旋鈕,所述旋鈕的下端裝有一用于和齒輪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的卡塊,所述卡塊和盲孔之間設有一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盲孔的底部相抵,彈簧的另一端與卡塊相抵。所述卡塊與齒輪的外齒配合是指,所述卡塊靠近齒輪的一端設有用于和齒輪的外齒相嚙合的齒。當旋鈕旋下時,旋鈕下端抵住卡塊朝下運動,脫離齒輪,此時,卡塊不與齒輪連接,即輪軸與車輪之間可相互轉動,當旋鈕旋上時,彈簧推動卡塊朝上運動,此時卡塊上的齒與齒輪上的外齒嚙合,即輪軸與車輪同軸固定,此時,轉動輪軸即可帶動車輪轉動。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兒童三輪車前輪在輪軸與車輪之間設置離合裝置,當旋鈕旋下時,卡塊朝下運動,脫離齒輪,此時,卡塊不與齒輪連接,即輪軸與車輪之間可相互轉動,此時,大人在后面推著三輪車,即使推得再快,輪軸也不會轉動,因此兒童可以安全地將腳放在安裝在輪軸兩端的腳踏板上,或者放下來,不會因腳踏板的轉動而受傷,若當旋鈕旋上時,卡塊朝上運動,此時卡塊上的齒與齒輪上的外齒嚙合,即輪軸與車輪同軸固定,此時,轉動輪軸即可帶動車輪轉動,此時,兒童即可以通過腳踏板轉動輪軸,從而帶動車輪驅動三輪車前進。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兒童三輪車前輪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車輪,I. I、通孔,I. 2、盲孔,2、輪軸,3、齒輪,4、卡塊,5、旋鈕,6、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I、輪軸2,所述車輪I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I. 1,所述輪軸2的中部設有齒輪3,所述齒輪3裝在通孔I. I中,且與輪軸2同軸固定,即齒輪3轉動可帶動輪軸2轉動,所述車輪I上通孔I. I的旁邊還設有一盲孔I. 2,所述盲孔I. 2上裝有一旋鈕5,所述旋鈕5的下端裝有一用于和齒輪3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3的卡塊4,所述通孔I. I和盲孔I. 2之間設有相互連通的通道,用于放置卡塊4,所述旋鈕5為現有技術中常見的旋轉即可上下位移的旋鈕,所述卡塊4和盲孔I. 2之間設有一彈簧6,所述彈簧6的一端與盲孔I. 2的底部相抵,彈簧6的另一端與卡塊4相抵,當旋鈕5朝上旋動時,彈簧6即可復位推動卡塊4朝上移動。通過齒輪3和旋鈕5的配合組成輪軸2和車輪I之間的離合裝置。旋動旋鈕5實現該離合裝置的“離”與“合”狀態的切換。·所述卡塊4與齒輪3的外齒配合是指,所述卡塊4靠近齒輪3的一端設有用于和齒輪3的外齒相嚙合的齒。當旋鈕旋下時,旋鈕下端抵住卡塊朝下運動,脫離齒輪,此時,卡塊不與齒輪連接,即輪軸與車輪之間可相互轉動,當旋鈕旋上時,彈簧推動卡塊朝上運動,此時卡塊上的齒與齒輪上的外齒嚙合,即輪軸與車輪同軸固定,此時,轉動輪軸即可帶動車輪轉動。權利要求1.ー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I)、輪軸(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I)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I. 1),所述輪軸(2)的中部設有齒輪(3),所述齒輪(3)裝在通孔(I. I)中,且與輪軸(2)同軸固定,所述車輪(I)上通孔(I. I)的旁邊還設有ー盲孔(I. 2),所述盲孔(I. 2)上裝有ー旋鈕(5),所述旋鈕(5)的下端裝有ー用于和齒輪(3)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3)的卡塊(4),所述卡塊(4)和盲孔(I. 2)之間設有ー彈簧(6),所述彈簧(6)的一端與盲孔(I. 2)的底部相抵,彈簧(6)的另一端與卡塊(4)相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兒童三輪車前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4)與齒輪(3)的外齒配合是指,所述卡塊(4)靠近齒輪(3)的一端設有用于和齒輪(3)的外齒相嚙合的齒。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輪軸,所述車輪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輪軸的中部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裝在通孔中,且與輪軸同軸固定,所述車輪上通孔的旁邊還設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上裝有一旋鈕,所述旋鈕的下端裝有一用于和齒輪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的卡塊,所述卡塊和盲孔之間設有一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盲孔的底部相抵,彈簧的另一端與卡塊相抵。采用這種兒童三輪車前輪,能夠避免因前輪自轉而帶動踏板轉動,從而導致兒童受傷的情況發生。文檔編號B62K9/02GK202624497SQ20122032684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李賢成 申請人:寧波小星星車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兒童三輪車前輪,它包括車輪(1)、輪軸(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1)的中心設有軸向通孔(1.1),所述輪軸(2)的中部設有齒輪(3),所述齒輪(3)裝在通孔(1.1)中,且與輪軸(2)同軸固定,所述車輪(1)上通孔(1.1)的旁邊還設有一盲孔(1.2),所述盲孔(1.2)上裝有一旋鈕(5),所述旋鈕(5)的下端裝有一用于和齒輪(3)的外齒配合從而卡住齒輪(3)的卡塊(4),所述卡塊(4)和盲孔(1.2)之間設有一彈簧(6),所述彈簧(6)的一端與盲孔(1.2)的底部相抵,彈簧(6)的另一端與卡塊(4)相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賢成,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小星星車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