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關一種水壺架結構,包括主體,其內側壁設置有第一連接部;二環抱件,分別從主體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以及彈性件,具有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藉由彈性件的設置,以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容器如(水壺及寶特瓶等)設置,避免搖晃或掉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于ー種自行車裝置的應用領域,特別是指ー種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容器(水壺及寶特瓶)設置的水壺架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自行車大多配置有水壺架,藉此讓使用者能在騎乘過程中能適時補充水分,而一般水壺架的結構,大多具有ー組接于自行車車體的支撐座,該支撐座并由兩側向前延伸有相對夾持臂,而于支撐座與夾持臂之間形成有一供水壺放置的夾持空間,以達成放置及固定水壺的目的。然而,単一尺寸的水壺架只能提供某一固定尺寸的水壺置放,并無法適用于其他尺寸的水壺,導致使用上的不方便,若是硬要放入較小尺寸水壺的話,容易在自行車騎乘時產生搖晃或是掉落。·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ー種可適用于裝置不同尺寸的容器(如水壺及寶特瓶等)以增加適用性的水壺架結構。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水壺架結構,包括一主體,其一內側壁設置有一第一連接部;ニ環抱件,分別從該主體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以及一弾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與該第一連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其中,該第一連接部為ニ凸柱,各該凸柱遠離該主體的一端形成ー頭部,該第二連接部為相對應該等凸柱所分別設置的一穿孔,該穿孔具有一圓形部及ー長條部,該圓形部的直徑略大于該頭部的直徑,該長條部的寬度小于該圓形部的直徑。其中,該彈性件呈V字型,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該第二連接部設置在該第二段。其中,該彈性件的該第一段遠離與該第二段連接處的一端,設置有ー抵撐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結構,當合乎水壺架結構尺寸的容器(如水壺)置入吋,恰可以主體及ニ環抱件將水壺緊緊地固定。而當小于水壺架結構尺寸的容器(如礦泉水瓶)放入到主體與ニ環抱件之間時,藉由環抱件與弾性件彈性的作用以將較小尺寸的容器(如礦泉水瓶)進行固定,避免搖晃或掉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的部分剖示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裝設有如水壺的容器后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裝設有如水壺的容器后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裝設有如礦泉水瓶的容器后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水壺架結構裝設有如礦泉水瓶的容器后的部分剖視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水壺架結構;2主體;21第一連接部;211頭部;212柱部;3環抱件;4環抱件;5彈性件;51第二連接部;511圓形部;512長條部;52第一段;53第二段;54抵撐件;6容器。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考圖I至圖7,本技術的水壺架結構I包括一主體2、ニ環抱件3、4以及一弾性件5。·主體2大致呈長型,主體2的一內側壁設置有一第一連接部21。ニ環抱件3、4分別從主體2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藉由主體2及ニ環抱件3、4所形成的架體結構,以提供一水壺容器6容置(如圖5所示)。彈性件5具有一第二連接部51,第二連接部51與第一連接部21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其中,弾性件5可呈V字型,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一段52及一第二段53,第二連接部51設置在第二段53 ;而彈性件5的第一段52遠離與第二段53的連接處的一端,可設置有一抵撐件54,用以與水壺容器6接觸,抵撐件54可與第一段52可拆卸地連接或者是一體成型,但并不以此為限。以本實施例而言,第一連接部21可為ニ凸柱,各凸柱遠離主體2的一端形成ー頭部211,第二連接部51可為相對應各凸柱所分別設置的一穿孔,穿孔具有一圓形部511及一長條部512,圓形部511的直徑略大于頭部211的直徑,長條部512的寬度小于圓形部511的直徑。因此,弾性件5可藉由將各穿孔(第二連接部51)的圓形部511供相對應之凸柱(第一連接部21)的頭部211穿經,再以各穿孔(第二連接部51)的長條部512卡抵在凸柱(第一連接部21)的一柱部212以進行可拆卸地固定。當合乎水壺架結構I尺寸的容器6 (如水壺)置入吋,恰可以主體2及ニ環抱件3、4將容器6 (如水壺)緊緊地固定(如圖4及圖5所示)。而當小于水壺架結構I尺寸的容器6 (如礦泉水瓶)放入到主體2與ニ環抱件3、4之間時,藉由環抱件3、4與弾性件5彈性的作用以將較小尺寸的容器6 (如礦泉水瓶)進行固定,避免搖晃或掉落。以上所述實施例的掲示僅用以說明本技術,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仍應隸屬本技術的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水壺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體,其一內側壁設置有一第一連接部; ニ環抱件,分別從該主體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以及 一弾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與該第一連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壺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連接部為ニ凸柱,各該凸柱遠離該主體的一端形成ー頭部,該第二連接部為相對應該等凸柱所分別設置的一穿孔,該穿孔具有一圓形部及ー長條部,該圓形部的直徑略大于該頭部的直徑,該長條部的寬度小于該圓形部的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壺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彈性件呈V字型,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該第二連接部設置在該第二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壺架結構,其特征在干,該彈性件的該第一段遠離與該第ニ段連接處的一端,設置有ー抵撐件。專利摘要本技術有關一種水壺架結構,包括主體,其內側壁設置有第一連接部;二環抱件,分別從主體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以及彈性件,具有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藉由彈性件的設置,以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容器如(水壺及寶特瓶等)設置,避免搖晃或掉落。文檔編號B62J11/00GK202624471SQ20122015728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專利技術者蔡賜芳 申請人: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壺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體,其一內側壁設置有一第一連接部;二環抱件,分別從該主體的兩側延伸而呈環抱狀;以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與該第一連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賜芳,
申請(專利權)人: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