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的菲咯啉衍生物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而且,本專利技術還涉及利用此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發光元件、發光器件及電子設備。更詳細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優良的電子傳輸性且不容易產生晶化,結果可以使元件持久耐用,因此適用于發光元件的新的菲咯啉衍生物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并且還涉及利用此的電子傳輸性材料、發光元件、發光器件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近年來,對于利用發光有機化合物的稱作電致發光元件的發光元件的研究開發成為一個熱點。該發光元件也稱作有機EL元件,其基本結構如下在一對電極之間夾有包含發光有機化合物的層。通過將電壓施加到該元件中,電子及空穴分別從一對電極注入到包含發光有機化合物的層中,以使得電流流過。然后,通過這些載流子(電子及空穴)的重新結合,發光有機化合物產生激發態。發光是當該激發態回到基態時發生的。作為其具體的結構,典型的是附圖說明圖12及圖13所示的結構。圖12所示的結構如下在金屬電極I即陰極和透明電極2即陽極之間層疊有熒光體薄膜(發光層)3及空穴傳輸層4,這種兩層結構。此外,圖13所示的結構如下在金屬電極I和透明電極2之間層疊有電子傳輸層5、發光層3及空穴傳輸層4,這種三層結構。在此,空穴傳輸層4具有兩種功能,即,使空穴容易從陽極注入的功能和阻擋電子的功能。電子傳輸層5具有使電子容易從陰極注入的功能。在利用了該發光有機化合物的發光元件中,玻璃襯底6設置在透明電極2的與空穴傳輸層4相反一側,由從金屬電極I注入的電子和從透明電極2注入的空穴的重新結合而產生激子,該激子在輻射去活化的過程中發射光,該光通過透明電極2及玻璃襯底6發射到外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菲咯啉衍生物,其表示為結構式(24)至(29)中的任一種,FDA00002157127500011.jpg,FDA00002157127500021.jpg
【技術特征摘要】
2005.08.11 JP 2005-2333821.一種菲咯啉衍生物,其表示為結構式(24)至(29)中的任一種,2.一種包括含有根據權利要求I的所述菲咯啉衍生物的層的發光元件。3.一種包括含有發光性物質及根據權利要求I的所述菲咯啉衍生物的發光層的發光元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光元件,其中所述發光性物質為磷光發光性物質。5.—種包括含有根據權利要求I的所述菲咯啉衍生物的電子傳輸層的發光兀件。6.一種包括含有根據權利要求I的所述菲咯啉衍生物的阻擋層的發光元件。7.一種包括根據權利要求2的所述發光兀件的發光器件。8.一種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野村亮二,井上英子,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