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公開涉及控制車輛的轉向盤的轉向操作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可變齒輪比轉向系統(tǒng)(VGRS系統(tǒng))改變轉向盤的轉向角與受動輪胎(steered tire wheel)的舵角(即偏轉角)之間的比率。例如,JP2000-344120A中公開的車輛轉向控制系統(tǒng)包括驅動電操作的致動器以改變作為轉向角與偏轉角之間的比率的傳遞比的可變傳遞比機構,并操作該可變傳遞比機構以對車輛的行進速度低的低速區(qū)域設置聞的傳遞比。當轉向盤由于車輛的駕駛者的轉向操作而沿一個方向持續(xù)旋轉時,車輛轉向控制系統(tǒng)使得轉動受動輪的齒條(rack)的端部碰撞到例如容納齒條的齒條殼體的內(nèi)壁。這不僅 使得齒條的長度方向的運動停止,而且使得受動輪(steered wheel)的旋轉停止。車輛轉向控制系統(tǒng)被設置成使得在車輛速度低的低速區(qū)域中使用高傳遞比。因此,例如,當駕駛者特別是在低速區(qū)域中執(zhí)行突然轉向操作時,當齒條碰撞齒條殼體時齒條的移動速度高。由于碰撞的能量與速度的平方成比例,因此估計可能由于齒條與齒條殼體之間的碰撞而產(chǎn)生高的碰撞扭矩。在一些情況下,碰撞扭矩的峰值可能大于正常轉向扭矩的十倍。因此,當齒條碰撞到齒條殼體時,可變傳遞比機構中包括的齒輪可能受到過度沖擊的損壞。為了避免對齒輪的損壞,必須考慮到齒條與齒條殼體之間的碰撞扭矩而設置用于齒輪的安全系數(shù)。當為齒輪設置了高安全系數(shù)時,可變傳遞比機構和轉向控制系統(tǒng)的物理尺寸會增大。近年來,連同VGRS系統(tǒng)一起使用利用電氣操作的致動器來生成扭矩的電動轉向系統(tǒng),作為用于對車輛的轉向操作提供輔助的機構,即轉向力輔助機構。當電動轉向系統(tǒng)輔助轉向力而VGRS裝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車輛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所述車輛具有耦合到所述車輛的轉向盤(2)的輸入軸(3)、相對于所述輸入軸能夠旋轉地布置的輸出軸(4)、當輸出軸旋轉時沿著長度方向往復運動的齒條(6)、當所述齒條往復運動時轉動的受動輪(7)以及所述齒條被往復運動地容納在其中的齒條殼體(8),所述轉向控制系統(tǒng)包括:可變傳遞比機構(20),包括將所述輸入軸的旋轉傳送給所述輸出軸的第一齒輪機構(21)以及驅動所述第一齒輪機構的第一致動器(22),所述可變傳遞比機構提供可變傳遞比,所述可變傳遞比是表示偏轉角的所述輸出軸的旋轉角與表示所述轉向盤的轉向角的所述輸入軸的旋轉角之間的比率;轉向角檢測裝置(31),所述轉向角檢測裝置(31)檢測所述轉向角;基本傳遞比計算部分(40),所述基本傳遞比計算部分(40)根據(jù)所述轉向角檢測裝置所檢測的轉向角來計算基本傳遞比;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所述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通過根據(jù)所述齒條的位置校正所述基本傳遞比來計算校正傳遞比;傳遞比確定部分(40),所述傳遞比確定部分(40)根據(jù)所述齒條的位置確定所述基本傳遞比或所述校正傳遞比作為傳遞比;以及第一驅動控制部分(40),所述第 ...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22 JP 2011-1381651.一種用于車輛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所述車輛具有耦合到所述車輛的轉向盤(2)的輸入軸(3)、相對于所述輸入軸能夠旋轉地布置的輸出軸(4)、當輸出軸旋轉時沿著長度方向往復運動的齒條(6)、當所述齒條往復運動時轉動的受動輪(7)以及所述齒條被往復運動地各納在其中的齒條殼體(8),所述轉向控制系統(tǒng)包括 可變傳遞比機構(20),包括將所述輸入軸的旋轉傳送給所述輸出軸的第一齒輪機構(21)以及驅動所述第一齒輪機構的第一致動器(22),所述可變傳遞比機構提供可變傳遞比,所述可變傳遞比是表示偏轉角的所述輸出軸的旋轉角與表示所述轉向盤的轉向角的所述輸入軸的旋轉角之間的比率; 轉向角檢測裝置(31 ),所述轉向角檢測裝置(31)檢測所述轉向角; 基本傳遞比計算部分(40),所述基本傳遞比計算部分(40)根據(jù)所述轉向角檢測裝置所檢測的轉向角來計算基本傳遞比; 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所述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通過根據(jù)所述齒條的位置校正所述基本傳遞比來計算校正傳遞比; 傳遞比確定部分(40),所述傳遞比確定部分(40)根據(jù)所述齒條的位置確定所述基本傳遞比或所述校正傳遞比作為傳遞比;以及 第一驅動控制部分(40),所述第一驅動控制部分(40)根據(jù)所述傳遞比確定部分所確定的所述傳遞比來控制所述第一致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通過進行校正以使得當所述齒條從接近于可移動范圍的第一端的預定的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端或從接近于所述可移動范圍的與所述第一端相対的第二端的預定的第二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端時所述基本傳遞比的值降低,來計算所述校正傳遞比,以及 所述傳遞比確定部分(40)在所述齒條處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時確定所述基本傳遞比作為所述傳遞比,并在所述齒條處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端之間或處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二端之間時確定所述校正傳遞比作為所述傳遞比。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 速度檢測裝置(32 ),所述速度檢測裝置(32 )檢測所述車輛的速度; 其中所述基本傳遞比計算部分(40 )執(zhí)行計算,使得所計算的所述基本傳遞比的值隨著所述速度檢測部分所檢測的所述車輛的速度的值的減小而增大,井隨著所述速度檢測部分所檢測的所述車輛的速度的值的增大而減小。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 齒條位置估計部分(40),所述齒條位置估計部分(40)根據(jù)所述偏轉角來估計所述齒條的位置; 其中所述校正傳遞比計算部分(40)根據(jù)所述齒條位置估計部分所估計的所述齒條的位置來校正所述基本傳遞比;以及 其中所述傳遞比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川瀨悠,堀政史,向井靖彥,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電裝,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