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所述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包括三級主泵、第一冷凝器以及與三級主泵和第一冷凝器連接的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所述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為啟動級回路、輔助抽氣回路和主抽氣回路,其中,所述主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一輔助泵、第二冷凝器、第二輔助泵和排放級冷凝器構成,所述輔助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三輔助泵、第三冷凝器和第四輔助泵構成,所述啟動級回路由啟動級蒸汽泵構成。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能夠節省投資,徹底消除抽氣回路蒸汽切斷閥帶來的故障隱患,使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系統長期可靠運行,實現了真空密閉管路系統的免維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鋼鐵冶金
,具體地講,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
技術介紹
對于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通常設置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以提高在預抽氣階段的抽氣能力,迅速將密閉管路里的廢氣排除。圖I示出了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有閥控制回路的示意圖。 參照圖1,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為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具體地講,在圖I中,B1、B2、B3為三級主泵;E4a-E4b、E5a-E5b為兩路并聯輔助泵;Ec為啟動級蒸汽泵;VE4b、VE5b、VEc為控制回路中的蒸汽切斷閥;C1、C2為冷凝器;AC為排放級冷凝器。如圖I所示,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包括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a回路,由E4a和E5a構成;b回路,由VE4b、E4b、VE5b和E5b構成;Ec回路,由VEc和Ec構成。具體地講,a回路為常開式,在整個抽氣過程中均處于開啟狀態,不需要閥門控制;b回路泵只在預抽氣階段工作,當主泵B3開啟時,整個b回路便關閉;Ec回路為啟動級回路,只在系統啟動時運行,當E4b開啟時關閉。在傳統技術中,b回路的啟閉通常的做法是在回路中安裝真空逆止閥以實現自動啟閉,由于逆止閥的故障率太高,后來發展為氣動蝶閥控制,以有效地降低故障率,但是采用氣動蝶閥控制的b回路仍然無法根除故障的發生。此外,在如圖I所示的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中,由于蒸汽切斷閥VE4b、VE5b、VEc的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故障率表現較高,存在閥芯關閉不嚴、關閉開啟動作反應滯后等情況。另外,當Ec回路和b回路中的蒸汽泵停止工作時,容易造成真空泄漏;然而,由于控制回路屬于較龐大的密閉系統,蒸汽切斷閥檢漏難度較大,所以容易造成整個系統工作的異常。因此,亟需對現有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的至少一個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無需具有閥門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所述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包括三級主泵、第一冷凝器以及與三級主泵和第一冷凝器連接的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所述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為啟動級回路、輔助抽氣回路和主抽氣回路,其中,所述主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一輔助泵、第二冷凝器、第二輔助泵和排放級冷凝器構成,所述輔助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三輔助泵、第三冷凝器和第四輔助泵構成,所述啟動級回路由啟動級蒸汽泵構成。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還可以包括連接到所述啟動級回路的第一水冷排放分離器和連接到所述預抽氣回路的第二水冷排放分離器。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水冷排放分離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排放分離器可以連接到熱井水封池并位于熱井水封池中的水的液面以下。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能夠節省投資,徹底消除蒸汽切斷閥帶來的故障隱患,使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系統長期可靠運行,實現了真空密閉管路系統的免維護。附圖說明 包括附圖來提供進一步的理解,并且附圖并入在本說明書中并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示例性實施例,并且與描述一起用來解釋專利技術構思的原理。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有閥控制回路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中,由于蒸汽切斷閥VE4b、VE5b、VEc的存在,使得故障率較高,容易造成真空泄漏。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不利用閥門進行抽氣控制的回路。具體地講,根據本專利技術,將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中的閥門徹底取消,通過真空的原理,依靠水在負壓狀態下實現自密封,因此,閥門故障頻發的問題將得到革命性的解決,整個VD真空泵系統的運行可靠性也將得到質的提高。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來更充分地描述本專利技術,附圖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在整個說明書中,使用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將結合附圖來詳細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圖2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的示意圖。圖2示出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是對如圖I所示的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有閥控制回路的改進。參照圖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包括三個主泵、三個冷凝器、四個輔助泵、一個排放級冷凝器和兩個水冷排放分離器。因此,與圖I所示的根據傳統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不同的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中的冷凝器為三個,并且該無閥控制回路還包括兩個水冷排放分離器。具體地講,如圖2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包括均與三級主泵BI、B2和B3以及第一冷凝器Cl連接的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即主抽氣回路(a回路)、輔助抽氣回路(b回路)和啟動級回路(Ec回路),其中,a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一輔助泵E4a、第二冷凝器C2、第二輔助泵E5a和排放級冷凝器AC構成,a回路為常開式,在整個抽氣過程中一直處于開啟狀態;b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三輔助泵E4b、第三冷凝器C3和第四輔助泵E5b構成,b回路只在預抽階段工作,當主泵B3開啟時,b回路便處于關閉狀態停止工作;Ec回路由啟動級蒸汽泵Ec構成,并且為啟動級回路,只在系統啟動時Ec回路運行,待系統正常運行后Ec回路隨之關閉。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啟動級回路(Ec回路)和輔助抽氣回路(b回路)還分別連接到水冷排放分離器PX1和PX2。參照圖2,第一水冷排放分離器PX1連接到啟動級回路,使得在啟動回路中產生的被抽氣體經由第一水冷排放分離器PX1直接排到熱水井中;第二水冷排放分離器PX2連接到輔助抽氣回路,使得在輔助抽氣回路中產生的被抽氣體經由第二水冷排放分離器PX2直接排到熱水井中。由于水冷排放分離器直接浸入水封池液面以下,能夠迅速將抽出的高溫蒸汽冷凝為液態水,將被抽出的不溶于水的氣體快速分離,同時由于分離器的屏蔽作用,即使b路和Ec回路工作時高速氣流激發出較強的水流沖擊也不會破壞真空的自密封。參照圖2,水冷排放分離器PX1和PX2浸入在水封池液面以下一個合適的深度(例如,預定的深度),以充分地發揮其自密封作用。水封池液面是指熱井水封池中水的液面。 這里,熱井水封池(未示出)是熱井裝置中的一個組成部件,具體地講,熱井裝置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所知的熱井裝置,包含熱井水封池、熱井泵、熱井風機等組成部件。熱井水封池為真空泵冷凝器提供水封并且接收真空泵冷凝器排出的冷卻水。因此,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無需通過閥門進行控制。與圖I示出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有閥控制回路相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控制回路省去了圖I中的蒸汽切斷閥VE4b、VE5b、VEc,將原冷凝器C2分解成兩個較小的冷凝器C2、C3,將b回路及Ec回路獨立出來,并將其產生的被抽氣體經過水冷排放分離器PX1和PX2直接排到熱水井中,當Ec回路和b回路的泵停止工作時,由于系統已經形成一定真空度,依靠負壓下壓升的水柱便可實現可靠的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蒸汽VD真空精煉爐的無閥控制回路包括三級主泵、第一冷凝器以及與三級主泵和第一冷凝器連接的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所述三個并聯的蒸汽泵支路為啟動級回路、輔助抽氣回路和主抽氣回路,其中,所述主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一輔助泵、第二冷凝器、第二輔助泵和排放級冷凝器構成,所述輔助抽氣回路由順序設置的第三輔助泵、第三冷凝器和第四輔助泵構成,所述啟動級回路由啟動級蒸汽泵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務純,朱寶晶,張武,王寶,
申請(專利權)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