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固定底座的床身,還包括受床身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床身固定住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第四電機、第一數控裝置、第二數控裝置,第一電機驅動連接第一工作臺的,第二電機驅動連接第二工作臺的,第一工作臺上設置第一刀具,第二工作臺上設置第二刀具,第三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第四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第一刀具配合加工第一工件,第二刀具配合加工第二工件,第一數控裝置控制連接第一電機、第三電機,第二數控裝置控制連接第二電機、第四電機。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實施,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投入,減少占地面積,還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節省人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軸數控車床。
技術介紹
在機械加工行業,車床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機械設備之一,然而,現有的機械設備主要包括底座、支撐工作臺的床身、以及工作臺、驅動工作臺的第一電機固定在底座上,工作臺上設置刀具,第二電機同樣固定在底座上,第二電機帶動托板,托板用于夾持工件,底座不僅占地面積較大,而且制造底座和車床消耗的材料較多,造成成本費用偏高,且車床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工件,使得車床的工作效率偏低,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雙軸數控車床,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投入,減少占地面積,還可以提高加工效率,節省人力。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固定所述底座的床身,還包括受所述床身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所述床身固定住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第四電機、第一數控裝置、第二數控裝置,所述第一電機驅動連接所述第一工作臺的,所述第二電機驅動連接所述第二工作臺的,所述第一工作臺上設置第一刀具,所述第二工作臺上設置第二刀具,所述第三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所述第四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一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第二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數控裝置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第三電機,所述第二數控裝置控制連接所述第二電機、所述第四電機。由所述第一電機帶動的第一轉軸的軸線與由所述第二電機帶動的第二轉軸的軸線重合。由所述第三電機帶動的第三轉軸的軸線與由所述第四電機帶動的第四轉軸的軸線平行。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專利技術具備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將兩臺車床才能擁有的功能整合到一臺車床上,使兩臺車床共用一個底座以及床身,不僅節約成本投入,而且減少占地面積,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加工方式,同時加工兩個零件,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同時,采用第一數控裝置和第二數控裝置,可以進一步增加加工效率,以及節省人力。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底座;2、床身;31、第一電機;311、第一轉軸;32、第二電機;321、第二轉軸;41、第三電機;411、第三轉軸;42、第四電機;421、第四轉軸;51、第一工作臺;52、第二工作臺;61、第一數控裝置;62、第二數控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實施例I提出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I、固定底座I的床身2,還包括受床身2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51和第二工作臺52,床身2固定住第一電機31、第二電機32、第三電機41、第四電機42、第一數控裝置61、第二數控裝置62,第一電機31驅動連接第一工作臺51的,第二電機32驅動連接第二工作臺52的,第一工作臺51上設置第一刀具,第二工作臺52上設置第二刀具,第三電機41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第四電機42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第一刀具配合加工第一工件,第二刀具配合加工第二工件,第一數控裝置61控制連接第一電機31、第三電機41,第二數控裝置62控制連接第二電機32、第四電機42。由第一電機31帶動的第一轉軸311的軸線與由第二電機32帶動的第二轉軸321的軸線重合。由第三電機41帶動的第三轉軸411的軸線與由第四電機42帶動的 第四轉軸421的軸線平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第一工件夾持到第一托板上,第一數控裝置61控制第一電機31驅動第一工作臺51到達預定位置,然后,第一數控裝置61控制第三電機41帶動第一托板轉動,夾持在第一托板上的第一工件在轉動中被靜止的固定在第一工作臺51上的第一刀具加工成型,與此同時,將第二工件夾持到第二托板上,第二數控裝置62控制第二電機32驅動第二工作臺52到達預定位置,然后由第二數控裝置62控制第四電機42帶動第二托板轉動,夾持在第二托板上的第二工件在轉動中被靜止的固定在第二工作臺52上的第二刀具加工成型。實施例I將兩臺車床才能擁有的功能整合到一臺車床上,使兩臺車床共用一個底座以及床身,不僅節約成本投入,而且減少占地面積,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加工方式,同時加工兩個零件,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同時,通過采用第一數控裝置61和第二數控裝置62來控制加工距離,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I)、固定所述底座(I)的床身(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受所述床身(2)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51)和第二工作臺(52),所述床身(2)固定住第一電機(31)、第二電機(32)、第三電機(41)、第四電機(42)、第一數控裝置(61)、第二數控裝置(62),所述第一電機(31)驅動連接所述第一工作臺(51)的,所述第二電機(32)驅動連接所述第二工作臺(52)的,所述第一工作臺(51)上設置第一刀具,所述第二工作臺(52)上設置第二刀具,所述第三電機(41)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所述第四電機(42)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一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第二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數控裝置(61)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電機(31)、所述第三電機(41),所述第二數控裝置(62 )控制連接所述第二電機(32 )、所述第四電機(4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軸數控車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電機(31)帶動的第一轉軸(311)的軸線與由所述第二電機(32)帶動的第二轉軸(321)的軸線重合。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軸數控車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三電機(41)帶動的第三轉軸(411)的軸線與由所述第四電機(42)帶動的第四轉軸(421)的軸線平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固定底座的床身,還包括受床身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床身固定住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第四電機、第一數控裝置、第二數控裝置,第一電機驅動連接第一工作臺的,第二電機驅動連接第二工作臺的,第一工作臺上設置第一刀具,第二工作臺上設置第二刀具,第三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第四電機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第一刀具配合加工第一工件,第二刀具配合加工第二工件,第一數控裝置控制連接第一電機、第三電機,第二數控裝置控制連接第二電機、第四電機。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投入,減少占地面積,還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節省人力。文檔編號B23B9/00GK102794463SQ20121025648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專利技術者山奎生 申請人:安徽奇峰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軸數控車床,包括底座(1)、固定所述底座(1)的床身(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受所述床身(2)支撐并滑動連接第一工作臺(51)和第二工作臺(52),所述床身(2)固定住第一電機(31)、第二電機(32)、第三電機(41)、第四電機(42)、第一數控裝置(61)、第二數控裝置(62),所述第一電機(31)驅動連接所述第一工作臺(51)的,所述第二電機(32)驅動連接所述第二工作臺(52)的,所述第一工作臺(51)上設置第一刀具,所述第二工作臺(52)上設置第二刀具,所述第三電機(41)驅動連接夾持第一工件的第一托板,所述第四電機(42)驅動連接夾持第二工件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一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第二刀具配合加工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數控裝置(61)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電機(31)、所述第三電機(41),所述第二數控裝置(62)控制連接所述第二電機(32)、所述第四電機(4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山奎生,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奇峰機械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